楊波
摘 要:素質教育的第一要義是“面向全體學生”,要想方設法提高全體學生的素質,后進生的轉化是班主任工作的重點和難點。轉化后進生的工作是一項艱巨的工程,它的成敗不僅取決于班主任的事業(yè)心和責任感,還取決于班主任的教育技巧。
關鍵詞:素質教育;學生轉化;教育技巧
后進生為數(shù)不多,但幾乎每個班都有。對于這些學生,有的教師持消極態(tài)度,認為“孺子不可教也”。通常將他們置于班級最后邊的角落里,任其“自生自滅”。其實,這種做法無形中縱容了他們,而且會讓他們在班級里的負面影響越來越大,甚至把整個班級搞得亂七八糟。反之,教師如果能認真分析后進生的心理,“對癥下藥”,那么,后進生也不是“不可教”的。筆者在多年的教學工作中總結了一些后進生轉化的辦法和大家分享。
一、小心呵護后進生
蘇霍姆林斯基曾經有個十分精彩的比喻,要像對待荷葉上的露珠一樣,小心翼翼地保護學生幼小的心靈。學生的創(chuàng)造心靈就如同露珠,需要教師和家長的倍加呵護。這種保護就是一種教育。人性中最寶貴的是受到別人的尊重和賞識,而有的教師對后進生隨意地批評、侮辱,甚至體罰、變相體罰,嚴重地挫傷了學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教育效果很不理想。所以,保護學生的自尊心,保護學生的主體地位,讓他們體驗人生的價值,才是真正的教育、成功的教育。如:一位教師在執(zhí)教六年級數(shù)學教研課時,要求學生用右手表示判斷題的正確,用左手表示錯誤。突然,一位女同學(課后了解是一名后進生)站起來說:“老師,我不知道哪只是左手,哪只是右手。”語音剛畢,全班同學大笑。但是,老師一剎那的驚訝之后便很冷靜地制止了全班學生的笑聲,對提問的學生說:“請王×同學看好,這是左手,這是右手。”教師先后伸出左手和右手后又說:“同學們,這其實并不可笑,我們每個人都可能發(fā)生這種情況。據(jù)說大科學家愛因斯坦有一次竟忘記了自己的姓名。”此時,我們不禁為這位教師的教育機智暗暗喝彩。可更為精彩的是這位老師話鋒一轉:“老師很佩服王×同學,哪只是左手,哪只是右手的問題都敢
提。敢于質疑問難是一種很好的習慣,也是非常好的學習品質。我相信有這種習慣的王×同學一定能把數(shù)學學得更好!”這就是保護的藝術,此時,我們不得不為這位教師的教育智慧所嘆服。
二、特殊照顧后進生
后進生產生的原因多種多樣,既有家庭影響,又有智力和非智力的因素影響,但還有更重要的一點,就是學生在小學到初中學習中,暫時沒有好的成績,因而受到少數(shù)授課教師的歧視,他們厭其師,厭其學,逐漸變?yōu)椤半p差生”。對于這些“特別的學生”,教師要傾注“特別的愛”,給予特殊的關心和照顧,用一顆熾熱的愛心敲開他們的心扉,喚起他們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從而揚起前進的風帆,例如:針對一些智力差、反應慢、成績不佳的“笨學生”,有位教師是這樣燃起學生自信的火花的。為了使學生相信自己也是聰明的,而聰明來源于勤奮,教師特意在班上搞了一個師生公認的“笨學生”和一個大家認為最聰明的學生的背誦比賽。教師提前一天布置那個“笨”學生背一段文章,鼓勵他回家多下點工夫。第二天比賽前,這位教師才把要背的課文交給那個聰明的學生。比賽結果可想而知。同學們從這個小小的比賽中悟出了一個道理:“勤奮等于聰明”。一次小小的比賽,使“笨”學生露出了笑臉,由此可見,學生的“笨”與“不笨”在一定程度上取決于教師的“特別照顧”,恰當?shù)墓膭睢⒁龑В瑫箤W生變得越來越聰明。
|編輯 代敏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