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芳
7月2-3日,我有幸作為一名替補隊員參加了蘇州市骨干教師的培訓,一天半的時間,六個精彩的講座,收獲良多。一直以來,作文教學在我心目中都是一項較難的工作,但是,當我靜靜聆聽了管老師的講座《語言的密碼》后,我知道作文指導原來這么重要,破譯語言的密碼,可以將作文寫得生動有趣并且富有生命力。管老師的講座沒有特別深奧的理論,全部拿學生的作文語段“說事”,那些幽默鮮活的案例讓每位參加培訓的老師聽得津津有味。
一、寫作之前需要用心
為了調動不同層次學生的寫作興趣,管老師想盡辦法讓孩子們“用我手寫我心”。他更多地在關注每個學生的寫作狀態,常以一位語文老師的智慧和執著引領學生說真話,甚至可以大膽地批評老師。我知道,作文重在自我寫作的實踐,而不是教師滔滔不絕地講;作文重在自我情感的傾訴,而不是按著規矩條文去寫應試文;作文重在感受成功心境,而不是簡單的一個分數或等級。
作文教學太需要用心了!這讓我想起暑假曾幫助親戚的小孩輔導寫作文的事。為了讓他們有話可寫,我帶他們去摘葡萄、烘培蛋糕、學炒菜、玩游戲,甚至把他們扔到步行街去問陌生人借打手機等等。他們在不同的實踐活動中體驗著、享受著,真正做到了“要我寫”到“我要寫”。
我在語文課前開辟了“王老師講故事”欄目,一方面培養學生的傾聽能力,另一方面從故事中提煉小標題、續編故事、談感悟,大大增強了學生的閱讀理解能力。后來又改為“三言兩語,精彩連連”欄目,每月一個主題,通過學生不斷宣講,努力營造好的班風、學風。有“我形我塑”,推薦一條印象深刻的微博,修煉身心。有“我愛我家”,圍繞班級中存在的一個問題、一種現象發表看法。有“天天向上”,介紹一條自己最滿意的學習經驗。有“激流勇進”,贈送一句勉勵同學好好學習的名言。孩子們從一開始的忸怩做作到落落大方,從三言兩語到侃侃而談,從生搬硬套到生動感悟。看著孩子們一天天成熟起來,我很高興。有位女同學介紹學習經驗時,驕傲地亮出了她的課堂筆記,那紅筆和黑筆做的記號那么鮮明,給大家指明了如何做筆記的方向。還有學生介紹“靜、競、進、”三字學習秘訣,非常精妙,給大家的感觸很深。“心有多大,舞臺就有多大。”滿樹的花朵只源于春天的一粒種子。在這樣形式豐富的實踐活動中,學生的流動日記內容精彩紛呈,更重要的是通過正能量的傳遞,形成“你追我趕”的學習氛圍。
二、寫作之后重在講評
平常我們總聽到有的老師抱怨,批作文實在是頭疼。那么,美好的雙休日,卻總是被一疊作文本弄得心情全無。想想自己也是這般,非要等到第二天要謄作文的時候,才提前一天逼迫自己批,往往那個時候是最神速的。可是每次發下去,有多少孩子去細細看你老師批改的地方,想想這些力氣出得真是冤枉啊!與其做一些徒勞的事,不如把握好作后的講評。在批閱時,我們不妨把孩子們普遍存在的問題進行簡要摘記,那么等到評講的時候,有的
放矢。
管老師講評學生的作文,優點、缺點都是學生作文語段呈現出來的。他的評價語言,少、穩、準。句句中的,句句到位,細致入微,不虛不浮,話語堅定、干脆。對語言的那般敏銳,讓你能感覺到什么是功夫,什么是實力。沒有自己長期寫作的豐富體驗;沒有多少年的堅持和積累,絕達不到這樣的程度。
我在批閱作文的時候,很反感孩子們用網絡語言,所以,評語中肯定有“要規范自己的語言”這條建議。可是,管老師是理解他們的,肯定他們的。不是嗎?這就是語言“現代感”的特點,這就是“00后”孩子特有的語言啊!管老師在講評課上,點評學生的精彩詞句,學生作文中常見的“我”病、“我想”病、“開始”病、“然后”病……我也經常發現,卻從不對它們進行研究、歸納、總結,只是在腦子里閃過而已,與之相比我真的有些自慚形穢。
現在的教學工作承載著太多壓力:既有學校領導的殷切期
望,又有家長望子成龍的強烈愿望。聽了管老師的講座,我覺得教學工作更多了一份責任與義務——竭盡全力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作為一名語文老師,所要做的就是踏踏實實地教學生學語文,為學生的語文學習負責。
三、寫作之道貴在堅持
說實在的,管老師的一些做法其實也不是稀奇,我們在平時的日常教學中也曾經有過類似的做法,但是,最終管老師搞出名堂了,而我們卻依舊在作文教學上“無為”。究其根本,我們缺少了“執著的堅持”。
我們班上有個全校有名的孩子,我們所有任課老師對他“黔驢技窮”,在兩年的較量中,可以說和他“斗智斗勇”。一開始我還雄心壯志,特別是每天“恨得牙癢癢”時就在鍵盤上敲下感受,那時候,覺得文思涌動,暢快淋漓,甚至題目都擬好了《拿什么拯救你,我的孩子——后進生×××教育手記》,結果記了一個星期,因這樣那樣的事情耽擱了。現在孩子都畢業了,回顧轉化的歷程,真是百感交集。
“人的差異在于業余時間。”愛因斯坦的這句話我一直掛在嘴邊,那是用來教育自己的孩子。可是捫心自問,我的業余時間在干什么?我和人家的差異究竟在哪里?雖然每個人的追求目標不同,但是,如果我也能執著地將點滴的做法記錄下來,那么一定收獲頗豐。特級教師之所以成功,是因為成功背后是他們特別的付出與努力。管老師用他的實際行動證明了一線教師所做的工作雖然是瑣碎的,但是堅持是可以把簡單的事情做好,把平凡的事情做好的。
如果說,激勵是一種催人奮進的號角,范式是一方開啟思維大門的鑰匙,那么,此次講座或許將成為我們改寫作文教學傳奇的開端……
|編輯 代敏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