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丹丹
摘 要:地理課堂教學過程是引導學生從事地理學習活動、形成學習思維能力的過程,培養學生地理思維能力是每個地理老師最重要的教學目標。
關鍵詞:地理課堂;思維能力;教學目標
初中生往往是初次系統地接觸地理,能不能有效培養地理思維能力是學好地理的關鍵。地理思維能力的培養,也是提高地理素質教育的靈魂。只有以地理學科教學為載體,充分調動學生自身的內在學習動因,才能實現學生思維能力的培養這個亙古不變的終極目標。目前,教育大力倡導的是使學生學會學習,就是這種目標的具體化。培養地理的思維能力既依賴于一定地理知識的掌握,又需要空間想象力。在地理教學中,教師應多方面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既要重視豐富學生感知,擴大知識領域,奠定思維活動的基礎;又要精心設計問題,激發學生思維,從而調動起儲存的多樣信息,使學生在掌握思維方法后建立一定的思維體系,并通過問題的解答、辯論,促進其思維能力并開發其思維潛能。通過多方面的訓練,使學生學會思考,喜歡思考,養成良好的思維習慣。
一、豐富地理形象,培養學生的地理形象思維
在地理教學中,教師提供給學生的地理形象內容從形式上可以分為三類:一是通過實物、模型、幻燈照片、聲像資料等表現具體可觀的地理形象;二是通過教師生動豐富的語言,描繪出具體的地理情境;三是通過簡潔的線條符號和地理示意圖形附加少量的說明文字表達一定的地理知識內容的形象化圖示。它們都為教學中構成地理形象思維提供了豐富的材料。
思維常以豐富的表象作為活動基礎,特別是形象思維更是如此。因此教師應重視豐富學生的感知,擴大知識面,見多方能識廣,在對知識不斷進行綜合、分析、聯系、比較、歸納、概括的過程中,思維就不斷活躍發展,可見思維離不開一定的知識。培養地理思維,讓學生了解地理學科的基礎知識及掌握知識的方法,提供更多的知識信息及獨立獲取知識的途徑,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興趣及學習習慣,這些都有助于豐富知識和擴大思維活動。
二、創設新穎情境,培養學生學習地理的興趣
郭沫若說:“興趣出勤奮,興趣出天才。”興趣是學習的摯友,是學習的一種原動力。因此在地理教學中,要提高教學質量,激發學生學習地理的興趣,無疑會收到良好的效果。
1.巧引歌曲
如:學習“印度”時,給學生放一個印度的舞曲可以看到印度人的服飾,可以提問印度的氣候應該是怎樣的,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調動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2.巧用詩詞
把古詩中與地理知識結合緊密的詩句巧妙引用到課堂中,使人耳目一新引人入勝。例如,講我國的地勢地形時用“一江春水向東流”,就能知道中國大江大河大多由西向東流。
3.巧插趣味故事
在初中地理課堂中可以用趣味性較強的地理故事,來增強初中學生學習地理的興趣。如:在講“澳大利亞”一節時,講了有關澳大利亞動物的一些小故事、小笑話,讓學生在趣味中去探索澳大利亞地理位置的特殊性。
三、精心設計問題,培養學生的創造性思維能力
在教學中,為培養學生的創造性思維,教師可以特意對一些問題進行設計,以定向培養和訓練學生創造性思維中某一方面的能力。
1.通過引導學生轉變看問題的角度,培養創造性思維的靈活性
中學生對問題的思考往往會犯單向性思維的錯誤,這種情況下,教師引導他們轉換思考問題的角度是至關重要的。把審視問題的角度進行變換而使問題變得明了,極易鍛煉學生創造性思維的靈活性,使學生能綜合對待問題。
2.通過引導學生多角度思考同一問題,培養學生創造性思維的廣闊性
同樣一個問題,可以讓學生從不同角度來思考,如:知道地球會自轉后,可以問問如果地球不自轉會怎么樣,學生會思考,那自轉產生的晝夜交替現象就不會出現了。
3.通過激發學生的想象力,培養學生創造性思維的獨特性
對于學生在課堂中的一些突發奇想,作為教師首先應從保護的角度表示理解,充分呵護這種具有創造性的思維,以培養學生思維的獨特性。如:告訴學生地球與其他大多數宇宙行星一樣都是球體,有些學生會提問為什么呢,這就是一種思維的發散。
4.鼓勵學生提問,剖析思維過程,養成良好的思維習慣
思維能力的培養和教學中的啟發誘導有密切關系,有時提出問題讓學生做出迅速回答,鼓勵學生的直覺思維,引出新穎富有創造性的概念,潛移默化地提高地理的思維能力。
新的地理教學課標也在淡化地理中死記硬背的內容,注重培養學生的地理思維。在地理課堂教學中,通過形象的地理教學與發散性的地理相結合,傳達地理思想,培養學生學習地理的興趣和初步的分析理解能力,最終使學生從“認識地理”到“學會地理”,走向“會學地理”的終極目標
參考文獻:
[1]霍益萍.研究性學習的特點和課程定位.課程·教材·教法, 2000.
[2]徐立松,孟勝修,王燕津.中學地理教學方式改革的探索與實踐.北京教育:普教版,2007(6).
[3]張振國.連榮地新形勢下中學地理教學現狀及對策.福建教育學院學報,2009(3).
編輯 孫玲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