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光霞
摘 要:讀寫結合,也可稱作“隨文練筆”,旨在通過練筆活動促進寫作方法的遷移,加深對課文內容與思想情感的了解,從而達到以讀促寫、以寫促讀的效果。這種練筆屬于專題式的單項訓練,主題鮮明,目標明確,又有文本閱讀為依托,難度較小,因而學生容易上手,練習興趣濃厚,是提升學生讀寫水平的理想途徑。結合日常的閱讀教學,談談在實踐中的粗淺體會。
關鍵詞:導寫;練寫;仿寫
一、在文章省略處導寫
文章的省略處有明顯的特征,它是以省略號為標志,明確昭告,這里有話只是未講。因而,在教學時可結合文本以及學生具體的情況在省略處安排寫的練習。如教學人教版六年級第九冊《唯一的聽眾》在第10和11段之間有一個省略號,因為謎底揭穿,真相大白,此時我抓住時機,創設情境,配上優美的音樂:又是一個早晨來臨了,陽光灑滿了林間,隨著沙沙的足音我來到了唯一的聽眾面前,我和老人之間會發生些什么呢?”孩子的思緒很順暢地被帶入了情境中,于是,文字隨源頭汩汩而流。
二、在插圖處進行練寫
插圖資源是語文教材的重要組成部分。在小語教材中有著畫龍點睛、輔助襯托等重大作用。課文中的彩圖色彩鮮艷、形象生動、引人入勝、富有啟發、意味雋永、令人感到耳目一新。在教學中運用好這些插圖,充分發揮它們對語文教學的作用,對提高寫作教學有著不可忽視的作用。例如《燕子專列》一文,我讓學生仔細觀察貝蒂救護燕子的圖畫,特別是人物的動作與表情,想象她可能會想些什么?做些什么?說些什么?將貝蒂救護燕子的情景還原出來。結果學生興趣很高,充分展示了他們獨特的閱讀感受。
三、在句式明顯處仿寫
葉圣陶說過:“文章就是例子。”課本中所選的課文,有的是名篇著作,文質兼美;有的則經過專家們的反復修改,語言文字規范,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典范性。仿寫是學生踏上創作之路的必經臺階。
句式仿寫對象多為比喻句式、擬人句式、排比句式等既具有形式感又具有表現力的典型句式。例如六年級上冊《山中訪友》第4自然段是一組排比句,運用了擬人的修辭。學生想象奇特,所寫句子奇妙:你好,茂盛的大樹,你撐開巨傘,是邀我乘涼嗎?你好,嫩綠的筍芽,你探出頭,是想看看這個美麗的世界嗎,你好,自由自在的魚兒,你跳出水面,是在歡迎我嗎?……這難道不是一首奇麗的小詩嗎?
讀寫結合的訓練類型遠遠不止這些,更多的訓練類型需要我們在課堂實踐中不斷探索。只要老師用慧眼去發現資源,用匠心去開發利用資源,引導學生踏上與作者、文本對話的“通幽曲徑”,進入語言的“藕花深處”,那么學生語文素養的提高就不再是遙遠的夢。
參考文獻:
劉華.中學語文閱讀教學研究.東北師范大學出版社,2000(7).
|編輯 溫雪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