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明昱
摘 要:教師應該引導學生關注現(xiàn)實,熱愛生活,表達真情實感。教師可以引導學生注重觀察,積累身邊的人、事、景來寫真實的文章。
關鍵詞:習作;觀察;積累;我手寫我心;真實生活;真實情感
《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指出:“作文應該引導學生關注現(xiàn)實,熱愛生活,表達真情實感。”葉圣陶指出:“作文首先要求說實話。其次才看寫得好不好。”習作是表情達意的需要,所表達的應該是學生的真情實感,真實,乃作文的生命之基。
小學作文就是讓孩子用自己的聲音說自己的話,用文字的方式表現(xiàn)自己的童真童彩、童心童聲。倘若我們能引導學生多觀察發(fā)生在身邊的人、事、景,這也就保證了作文的真實性。例如,寫天氣變化的、寫活動、寫感受、寫事情等。要指導學生通過多種途徑,做生活的有心人,思考自己的所見所聞、所作所為,然后,“我手寫我心”“我手寫我口”,放手描摹自己的真實生活、真實情感,達到再現(xiàn)生活、再現(xiàn)情感之目的。
教學生學會觀察是學生寫好作文的基礎,因此要引導學生在觀察中思考,在觀察中想象,在觀察中表述,把現(xiàn)場觀察與想象、思維、語言活動結合起來。例如,我們可以引導學生關注自然寫真景。美妙的大自然,五彩繽紛,美不勝收。它既像一幅連綿不斷的畫卷,又如一個千奇百怪的萬花筒。例如,我班學生吳xx在《風真大》一文中寫到“墻角的紙、土、沙、都卷了進來。電線嗚嗚直響,人們都瞇著眼睛,手也擋在了眼睛前面,害怕沙子或者土都飛進眼睛里,人們要往前走,狂風又把人往后吹,人們瞇著眼睛往下看生怕摔著,風刮來的土又飛進了小朋友的眼睛里,小朋友走得歪歪扭扭的,好像剛剛喝醉了一樣。”這是學生觀察、感受的真實體驗,把這種體驗真實地表達出來,這就是習作。
習作源于生活,源于感動。豐富多彩的生活為作文提供了“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材料。例如,在丁xx《媽媽的愛》中寫道“我不情愿地喝下了藥。接著,媽媽為我蓋上被子去熬粥了。(下轉第154頁)(上接第153頁)粥熬好了媽媽端過來,輕輕地吹了一會兒,小心翼翼地送到我嘴邊,一口一口耐心地喂我。”這是學生體驗后所寫的真實情感。
還可以引導學生關注自己,寫真心。文章應該是思想感情的自然體現(xiàn),是心里泉水的自然流淌。學生是有血有肉、有情有義的個體生命,自有各自不同的喜怒哀樂。周xx在習作《可怕的第一次》中寫道“晚上,我走進這間陌生的房間,東張西望,好像屋里藏著無數(shù)雙眼睛在看著我,我害怕極了。在這黑洞洞的房間里,不知會有什么怪東西,電視里的鬼屋不就是這樣的嗎?”王xx在《比賽》一文中寫道“盡管是第二次參加比賽了,但我還是不由自主地緊張起來,內心忐忑不安,像懷揣著一只小兔子‘怦怦亂跳。”這些都是學生自己內心的真實告白。
有計劃地開展學生喜聞樂見的活動,為學生提供寫作素材。例如,馬xx的習作《陽光伙伴》中寫道“雖然比賽中我們沒有取得勝利,但我們知道了團結友愛的重要性。滴水不成河,獨木不成林,團結的力量是最偉大的。只有團結,我們才能干好每一件事,只有團結,我們才能取得最終勝利!”劉xx在《風箏營救隊》中寫道“說干就干,我們滿廣場跑著,尋找落難的風箏。不一會兒,我們就解救下三四個風箏,看著一只只風箏被我們救起,我心里像喝了蜜一樣甜滋滋的。”
引導學生平時注重觀察和積累,寫作時有了素材,這樣寫起來地就會有話可說,讓學生感受到習作就是寫自己所見、所聞、所想、所思、所感。讓每一個孩子都擁有真實的寫作。
編輯 李建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