邢燕
作為一名小學英語教師,我在平時的教學中深刻體會到了課堂教學對于孩子的重要性,新課程實施已有一段時間了,在新課標下小學英語教學究竟以怎樣的模式出現,不可能千篇一律。根據新課標的教學實施建議,同時根據自己多年的教學實踐,我認為應當創設以活動為主的任務型教學模式。這種模式以激發和培養學生的英語學習興趣為主,重點是訓練孩子們綜合語言的運用能力和與他人交際的能力。其主要的形式就是將教學內容四化,即情景化,圖像化,活動化,交際化。創設不同層次、不同性質、不同形式的活動,師生共同參與,交流合作,感受英語帶給大家的快樂。由于小學生的年齡較小,在實施任務型教學的過程中,老師會要求學生盡量多參與課堂教學活動,鼓勵學生大膽開口說,特別是剛接觸英語的小學生,這樣學生就會不可避免地犯或多或少的錯誤,這時,作為老師,如果一味地責怪學生,會大大挫傷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使他們失去學習英語的興趣,這就要求我們老師要正確對待孩子的錯誤,因為有時學生的這些錯誤也同樣是“美麗”的。
一天下午,我上五(4)班的英語課,上課鈴剛響,我在辦公室就聽到了優美動聽的歌聲,我急忙走進教室一看,原來,五(4)的學生正在放聲高唱Are you happy,這是牛津英語5A第二模塊第二單元的一首歌曲,也是我們剛學的,他們邊跳邊唱,興高采烈。此時,我心里非常高興,因為我覺得學生對我們這門英語課還是非常感興趣的,我于是開始進行本節課的教學,這一節課是復習課,于是我采用任務型教學方式,我想讓他們把本單元所學的食物和句型結合起來表演在餐廳點菜的對話,誰知我剛講完要求和規則,還沒來得及示范,學生便迫不及待地議論起來,討論著如何表演對話。被突然打斷教學的我顯然有些始料未及,但是看到學生如此高漲的學習熱情,我沒有忍心去打斷他們,幾分鐘后,教室里安靜了下來,四個組同學正靜靜地等候在座位上準備表演,而原來情緒激動的學生們,此時正急切地等待著表演的來臨,從他們的眼神中,我似乎看到了他們對成功的期盼。我于是把要求又重復了一遍并進行了簡單的示范,各小組同學便開始了表演。前幾個小組的表演結束后,學生們有的在鼓掌,有的在輕聲議論,正當他們準備為即將到來的勝利祝賀時,意想不到的事情出現了,最后一個小組里的一名參加表演的學生因為沒有及時復習,不熟悉對話的內容,因此沒有完成對話表演,再加上有些緊張,這名學生呆呆地站在那里,不知所措,小組里的同學們頓時出現了悄悄的不滿聲,他們小臉蛋上沮喪的神情,眼神里滿是失望和抱怨,教室里一下安靜了下來,我看著同學們,心里想應該好好利用這次機會,幫助他們找出錯誤,所以我并沒有責備他們,反而感到高興,我笑嘻嘻地說:“瞧!這場表演搞砸了。怎么回事呢?老師想讓你們自己尋找原因,請你們在組內自己找找原因,再試一試。”本以為,學生由于剛才的緊張,一定不會很投入地去操練,沒想到,為了彌補自己的過失,他們是如此的認真,及時復習單詞,鞏固句型。不一會兒的時間,他們告訴我:“只要先復習好人物角色,食物單詞,然后通過句型的操練,熟悉對話中用到的句型就能表演好。”于是我請這個組的同學又表演了一遍,而且這一次的效果非常好,同學們的臉上都露出了滿意的笑容,我此時也開心地笑了。因為我覺得我的這種做法是對的,如果我看到他們犯錯誤就批評他們,可能不會達到這樣的效果。
沒有靜下心來聽清老師的介紹,沒有明白對話表演的要領,沒有牢牢掌握句型的結構,就盲目地進行操練,這本身是一個錯誤。而我們教育工作者總有一個根深蒂固的觀念,認為教育的目的之一是為了讓學生在日后的學習、生活和工作中少犯錯誤或者是不犯錯誤。由此看來,“錯誤”成了我們教育的“敵人”。對此,我也一直堅信不疑。不過,經過執教五年級的這節In the restaurant課以后,我的觀點發生了改變,不要拒絕學生犯錯誤,有時學生能從錯誤中總結經驗,這對他們來說是很好的機會,人不可能一輩子不犯錯誤,犯錯誤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不能從錯誤中總結,如果能正確對待自己的錯誤,這對自己是很好的鍛煉機會,因此這時的錯誤也會變得非常“美麗”。
從此,我在教學中不僅允許學生犯錯誤,還要善于傾聽學生的錯誤,關注學生的內心世界。英語是一門語言學科,而語言學習就必須要求學生“開口”。為了鼓勵學生大膽“開口”,當學生出現錯誤時,我并不急于打斷他,而是通過傾聽學生的發言,發現學生知識和能力方面的不足,從而做出恰當的評價。這樣不僅有利于幫助學生自己認識錯誤,糾正錯誤,還不會傷害學生的自尊心和學習英語的自信心。我覺得傾聽學生的錯誤實際上是一種無聲的評價,是對學生課堂表現的支持和鼓勵。
在學生學習成長的過程中,肯定會犯這樣或那樣的錯誤,其中包含的學生的交流意識和合作實踐能力確確實實也因為這些錯誤而得到了提高,這就需要教師善于在學生平時的錯誤中捕捉、挖掘、積累和培養。讓我們正確對待學生的錯誤,讓學生在錯誤中不斷磨煉,從而更快地成長,體會學習英語的樂趣。
|編輯 李建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