茹衛華
下面我將自己上復習課的總結與體會說出來,與大家一起交流。
一、明確復習任務
1.期末復習是系統地整理所學知識,使學生把所學過的零碎知識逐步系統化的過程
學生對數學知識的掌握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復習中的系統整理,復習是讓學生對學期內所學知識在大腦中形成一種網絡結構,形成知識框架。
2.復習是對學生掌握情況進行查漏補缺的過程
要求教師在復習中及時發現學生存在的問題,針對存在問題及時加以彌補。
3.復習是進一步培養學生能力的過程
學生的能力包括計算能力,邏輯思維能力,空間觀念、估算、解決生活實際問題的能力等。讓學生在復習中充分體現從“學會”到“會學”的轉化。
二、復習課的具體實施
1.復習課要以分層教學為基礎
我們知道班級中學生的整體水平是存在差異的,如何在復習課中很好地把“分層教學”掌握好是復習課的關鍵。對于優等生我們的知識結構系統目標要求要高,除了課本以外,要滲透課外題,做題時要求審題、靈活運用方法解題;中等生的主要目標:要在掌握知識的前提下追、趕優等生。做題時細心檢查,努力提高;學習有困難的學生的主要目標:基礎扎實,確立知識底線,從而使全班學生共同發展,各個擊破,并不斷提高。在分層導學中,確立優生主要目標:在操作過程中,要求把學生的各種反饋信息分層,并即時歸納整理,確立復習思路、復習重點,加強針對性。既重視學生的共同缺陷,又重視個體的差異特點。
2.復習課要以歸納個別題型為輔
在復習中我們會發現有許多題型是大部分學生都不能掌握的類型,也就是所謂的難點。如何把這些出錯較多的題讓學生掌握呢?我認為教師適時地為學生整理,歸納會起到很好的效果。如:五年級數學第四單元分數的混合運算中有這樣的題:8/13+3/10-8/13,學生在計算時交換位置時往往弄錯運算符號,寫成:8/13+8/13-3/10,因此我就給學生們舉了個小例子“搬家”,問學生當我們搬家時,我們會怎樣?需要帶著自己的東西離開。那么我們在做題時也一樣,也要帶著分數的運算符號移動。小小的例子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總之,數學復習課要充分體現“以學生發展為本”的教學理念,從傳統教學強調知識的傳授和關注技能的掌握,轉向側重于促進學習者的發展,更多地關注學習者的學習能力培養、習慣和態度的形成、學習者的價值觀念與情感態度在學習活動中的作用。
編輯 李建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