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瑞琴
摘 要:情報在各個方面都具有十分重要的價值。情報在軍事上具有無可估量的重要作用,它不僅直接影響某一戰役、戰斗的勝負,甚至決定個國家與一個民族的存亡;在商業中,情報直接影響經營績效與企業在市場競爭中的地位與命運;在科學研究中,情報價值更多體現出知識性特點,科研人員通過利用原有的知識有效地拓展自己知識范圍,完善知識結構從而在了解和掌握已有科研成果的基礎上,獲得攻克難關所需的知識。只有有效地利用情報信息,才能實現突破與創新。
關鍵詞:情報價值信息價值
[中圖分類號]:G350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2-2139(2014)-17--02
所謂情報,就是情況之報導。情況是指一切有用的信息。報導是通過某種途徑傳遞給特定的需求者。情況與報導缺一不可。情報是在特定時間,特定狀態下,對特定的人提供的有用的知識。所謂情報價值,是指“情報滿足用戶需求和工作任務中解決問題的程度。” 具體說來,情報價值又表現為兩點:一是用戶原來不知道的情報或知識,通過情報活動知道了;二是用戶已經知道一些情況,但不知細節,通過情報活動使他更快地了解情況,增長知識。即,“以一定的手段,為達到滿足特定用戶特定需求的效果而發揮的情報的效用。”人們一般把情報分為軍事情報、經濟情報、科學情報、技術情報等。
一、軍事情報的價值——情報在軍事上具有無可估量的重要作用
軍事情報不僅直接影響某一戰役、戰斗的勝負,甚至會影響到一個民族,一個國家或某個洲的存亡。對情報的較早解釋出現于軍事領域,“敵情之報告”,是一類秘密搜集競爭對手動態信息的活動。譬如紅軍長征中軍事情報的重要作用:在長征中,中央軍委二局是專門負責軍事情報工作的。紅軍的兩萬五千里長征,可謂是在夾縫中生存,每一步都步履維艱,與敵人進行無數次周旋,最終到達井岡山勝利會師。其中情報的收集工作對取得長征的勝利功不可沒。
就拿遵義戰役而言,紅軍通過破譯剿匪軍的《作戰方略》,毛澤總利用掌握的情報,進行全局分析,在扎西會議上決定,二渡赤水打亂敵人的陣腳,古語曰“實則虛之,虛則實之”,二渡赤水就是的剿匪軍亂作。當地四次渡過赤水時候,紅軍本打算渡烏江進逼貴陽,但是中央軍委二局獲得了敵軍的情報,得知周渾元和吳奇偉兩個縱隊的主力,正向烏江邊急進。此時
軍委二局局長曾希圣當制定了研究對策:“將掌握到的敵人的電報密碼和電文格式上大做文章,假借正在貴陽的蔣介石的名義,向兩路國民黨軍發電報,讓他們偏離現在的行軍路線。”并且,愚蠢的國民黨真的就執行了這個假命令,也使得紅軍能夠及時的跳出包圍圈,保存了戰斗的力量。這也正體現了“知己知彼,百戰不殆”的含義。
戰場就是一場生死較量是殘酷無情的,“勝者為王,敗者為寇”,誰第一時間掌握戰機,就能生存,慢一步就會被消滅掉。毛澤東也給予了中央軍委二局很高的評價“沒有中央軍委二局及時珍貴的情報信息,長征之路是異常的兇險的,有他們的存在,我們的心理也有了勝利的希望有了指明燈”。正是有了可靠的情報中央紅軍在長征中取得了一個又一個的勝利。
二、商業情報的價值——情報在商業經營與競爭中具有至關重要作用
(一)商業情報的重要作用。商場如戰場,窺探商業情報是令人難以啟齒的也嗤之以鼻的不光彩行為,但是比爾·蓋茨卻也感嘆是迫不得已而為之。他認為,要想在激烈的市場競爭和總求得生存,就離不開情報的收集,了解了競爭對手的商業機密,才能更好地被自己所利用,尋找新的商機,鯉魚不敗之地。
例如:美國《商業周刊》曾報道過,每年都會有很昂貴的費用用來支付收集對手的情報,美國90%的企業也會上演現實版的“潛伏”,派遣專人作間諜工作。
一般而言,這些間諜中很多人是大學生,在大學有進修過相關課程,并且畢業之后可以不費吹灰之力的潛入到競爭對手的內部,以收集商業機密為職責。
(二)商業情報的形式。在現實的商業世界中,情報服務機構確實有一定的市場,情報戰也是無處不在。按照常規的諜戰思路,商業情報的獲取無非有幾種方式:要么派商業間諜潛入對方公司,要么雇傭盜賊撬開對方保險柜偷出來,再者就是收買其公司的員工進行獲取。也有用傳播假情報來獲取商機的。
(三)商業情報狀況
1、對于商業間諜并不陌生,電影或者電視劇中也是經常會涉及到,其中西方的主流媒體也做過相關的報道。歐美商業間諜為獲取商業情報不擇手段,例如xx公司的“電話門”丑聞,曾經轟動一時也引起了軒然大波,可謂是鬧得滿城風雨,路人皆知。通過美國電話電報公司的社會保險號而騙得公司董事和相關記者的電話記錄。這一行為既侵犯了隱私權也對社會造成很大的負面影響。前任董事會主席被董事會正式辭退。
2、假設我國的A企業要引起日本B企業的收音機生產線,在進行業務談判時候,起初,日本的公司態度極為的強硬,堅持用以前的價格進行交易,不讓半步。我方不同意,談判陷入了僵局。后來我方經過決策調整談判技巧,主動與日本公司頻繁來往,洽談相同內容,并且蓄意透露情報給日本公司,讓他們信以為真。經過一番的周旋,很快日本公司與我方簽訂了合同,實際上這個價格比之前的還要低26%,我方能掙得更多的利潤。從中可以看出,一件事情想不通的時候,可以換位思考,調整思路,我方運用情報傳播給日方錯誤情報,而最終獲得主動權,贏得勝利。這也正是“山重水復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在1996年,《經濟間諜法》在美國頒布,規定不法手段獲得經濟情報的屬于違法行為,涉案人員會被判刑或罰款。然而,現實生活中次法律如同虛設,司法部門對商業間諜是睜一只眼閉一只眼的態度,盡管有不正當的事件發生,很多公司會采用私了方式加以解決,也就助長一些公司的囂張氣焰,商業間諜也隨處可見。
現實中,全球很多的知名企業為了自身的利益,防止競爭對手安插間諜,而在公司規定中明確了職員的商業行為與職業道德,比如,應聘者離開前一個公司之后,去應聘信公司一段時間內不可以泄露其公司的機密,但是全球的間諜活動依舊非常的頻繁。
三、科研情報的重要價值——科學研究與前沿突破的必備條件
電視或電影中常常會看到很多以特工為題材的故事,讓人大呼過癮的同時,也為那些作情報工作的人員十分的敬佩。科研情報工作在現實生活中也非常的真實,她既是一種富有創造性的科學勞動,也屬于科學研究工作的一部分,在國家的科研創新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據相關數據統計,西方發達國家的經濟增長就是依托科技進步而創造的,經過科技人員的不斷創新,70%是吸取了前人的經驗。有了豐富的信息資源的積累,才造就了令人滿意的研究成果,有了正確的科研情報才能更好地進行科學研究,也會科研的發展與創新提供了有力保障,因此科研工作是居功至偉的。正如英國情報家布魯克斯所言,有了情報的收集,才能將原有知識結構進行整合使之變化。所謂“去取精華,棄其糟粕”,科研人員在搞自主創新的科研活動過程中,可以在借鑒前人成果的基礎上,吸收有價值的信息加以利用,可以少走許多的彎路,同時對于一個合格的科研人員來說,借鑒他人的成果與經驗,通過文獻資料的整合,層層分析與總結,才能找出最佳的科研方法,因而技術情報收集工作與科技創新是密不可分的。
在科研工作中,科研情報工作發揮資源保障、向導參謀和交流傳遞的支撐作用。一流的科學研究離不開一流的科研情報,對于科研人員來說,掌握住豐富的資料與信息,有助于他們對科學研究發展過程中的歷史、現狀、未來趨勢的發展很好的掌控;創新主體也是關鍵一環,創新也需要與時俱進有自己不同的發展階段,這就需要大量的信息資源:專利申請、競爭性分析、查新查證、學術論文、學術期開、統計資料、動態市場等等信息的收集。通俗的稅,科研情報服務就是在做一種無名英雄,它為科研及創新提供有力保障。
情報價值更多體現出知識性特點,科研人員通過利用原有的知識有效地拓展其知識范圍,完善知識結構,了解和掌握已有科研成果,在此基礎上獲得攻克難關所需的各種信息,實施充電不斷地來完善自己的研究內容與方法,也就避免了重復勞動,提高工作效率。只有有效利用情報信息,才能達到科學發展的前沿,使人的知識結構發生變化,實現突破與創新。
參考文獻:
[1] 朱慶華,倪波. 情報價值與情報增值分析[J]. 圖書情報工作. 1999(06)
[2] 莊蕾波. 淺談信息商品的價值和使用價值[J]. 情報探索. 1999(02)
[3] 李學英.情報價值述評[J]. 圖書與情報.1994年04期
[4] 楊松河.論情報價值[J].情報雜志.1991年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