盧軍江 趙江波
摘要:美國社區學院是美國教育系統的一個組成部分,美國社區學院的成功范例成為世界范圍內教育領域學習的榜樣。結合美國社區學院的成功經驗,以承德電大為例,對我國地方開放大學的轉型和發展,提出相應策略與建議。
關鍵詞:美國 社區學院 地方開放大學 啟示
美國社區學院在經歷了一百多年的發展后,從最初的以普通文化課程為主的單一轉學教育發展成為以職業技能教育、社區教育和普通轉學教育共同發展的全新格局,美國社區學院在發展中形成了職業技能教育先進以及為美國全體公民提供良好終身教育的鮮明特色。美國社區學院的成功,為全世界的教育界樹立了良好的典范。
開放教育是現代遠程教育的發展結果和表現形式,我國開放大學(廣播電視大學)的建設在經過30余年的積累和探索后已經進入一個全新的時期。國家開放大學在頂層設計上已經實現轉變,步入開放教育的新時代;省、市級地方開放大學建設工作正逐步推進,但當前在推進過程中仍有很多問題需要解決。
下面簡要談談美國社區學院發展對我國地方開放大學建設的幾點啟示和建議,希望對我國地方開放大學建設有所裨益。
一、國家立法和相關法律制度建設是地方開放大學建設的制度性保障
從美國社區學院的發展歷程來看,美國社區學院得以迅速發展壯大很重要的一個因素是聯邦政政府及州政府層面在立法及相關政策上的支持。比如,1907年美國加利福尼亞州立法機關通過一項法令,規定授權中學可以增設大學一、二年級課程,這就使中學具有初級學院的辦學職能,為初級學院的發展開辟了一條重要渠道;再如,1973年的石油危機(Oil Shock)在嚴重打擊美國經濟的同時,促使美國國會通過了《綜合就業與訓練法案》,該法案的目的是為失業者提供工作訓練和就業的機會,社區學院抓緊機遇,大批失業工人紛紛涌入社區學院學習,這部法案的出臺及相關內容使社區學院與社區的關系更加密切。
改革開放以來,我國教育法制化取得重大進步,但相對而言,我國現代遠程教育的發展還沒有得到切實有效的制度保障,而這不僅關系到地方開放大學管理行為的規范性,也關系到地方開放大學辦學的自主性。事實上,在省級、市級廣播電視大學的發展歷程中可以看出,他們的發展定位某種程度上一直是尷尬的,處于中心和邊緣之間徘徊,得不到應有的重視。
隨著我國學習型社會的構建以及終身教育思想在全社會范圍內的普及和認同,以開放大學為代表的為全體社會成員提供教育的機構必須有相應的立法和制度加以保障,才能有效推進我國社會經濟轉型和向前發展。最近,由河北電大起草的《河北省終身教育促進條例》已經在河北省第十二屆人大常委會上通過,并將于2014年7月1日正式實施,相信伴隨著更多相關立法和制度的出臺,我國的地方開放大學建設會有一個大的跨越。
二、課程建設是地方開放大學建設的基礎性工作和中心環節
美國作為當今世界高等教育質量最為發達的國家之一,對課程的重視一直是美國教育界的一項重要傳統。美國社區學院的課程建設能很好地為社區教育職能服務,能很好地滿足社會的發展及保障學員學習的質量。
美國社區學院在應對社會發展提出的新要求時,往往以課程改革為突破口,注重通過改革課程結構、增設新的課程來增加新的職能,課程設置最大程度上反映就業市場的需求,正如美國頂尖商界精英比爾·蓋茨所言:“Community colleges have always been driven by what is most relevant to the employment market.”(就業市場的需求推動了社區學院的發展)。美國社區學院能一直保持旺盛的生命力,就是能夠根據社會發展要求和學生需求變化,不斷調整和改革課程體系,通過改革課程的手段不斷提高社區學院的教育質量。
同樣,在地方開放大學的建設過程中,提供優質的課程資源是非常重要的。2012年7月,中國國家開放大學成立后所確定的目標和任務之一就是要建設基于網絡的核心課程以期實現教育與技術的深度融合。國家開放大學提出要在課程資源建設方面起到引領作用,才能滿足終身學習社會的需要。但高質量的課程資源建設需要資金的投入和智慧的投入,而當今中國地域發展及建設能力均不平衡的狀態下由地方開放大學完成豐富的課程資源建設是一個很大的挑戰,需要在地方開放大學建設過程中積極探索一種機制。在這種機制下,不僅教學人員和設計人員需要了解課程設計和教學過程,也要引導學生參與到課程目標設計的過程中來,也就是我們設計的開放課程強調的不僅僅是學生的“聽”,更是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參與”的過程,在這種機制下保證優質資源課程的開發和應用效果。
三、融入社區構建全民學習服務的平臺,是地方開放大學的愿景目標
1947年,美國“社區學院”的名稱正式取代“初級學院”后,社區教育職能被正式確立,并逐漸發展成為和轉學教育、職業技能教育相并列的三大職能教育之一;1956年,美國全國教育研究會編纂的教育年鑒又把提供社區服務作為美國社區學院辦學的主要目標之一。
1988年,美國社區學院未來發展委員會發布了《建設社區——新世紀的愿景》的報告,該報告在肯定社區學院對美國的經濟與公民的活力方面做出貢獻的同時,也為美國社區學院的發展和變革指明了方向。該委員會提出社區學院的奮斗目標是“建設社區”,為實現這一目標,社區學院應繼續重視服務于年長者、非傳統學生,在社區開設公民教育等相關課程,要求社區學員獲得相關的歷史、道德、政治、社會及民族宗教等觀點,社區教育的相關課程應把職業技能和通識教育融合,使公民既有技術技能,也要有責任心和道德良心。
2012年7月,中國國家開放大學成立后,即明確提出自己的目標和任務之一就是“大力開展職業培訓、社區教育、老人教育和公民教育”,而積極融入社區,為社區居民提供全方位的教育培訓,構建全面學習服務平臺正是實現這一目標的最佳途徑。
地方開放大學在推進自身辦學轉型過程中,在開展傳統在職學歷教育的同時也都紛紛將觸角延伸到各個社區,大力開展社區教育,提供社區服務。以承德電大為例,作為市級電大積極利用自身豐富的教學資源以及辦學網絡遍布承德市、縣、鄉鎮的優勢,積極謀劃爭取,在2012年8月以承德電大為依托成立承德社區教育學院,統籌安排全市156個社區的教育服務工作。通過兩年多的教育培訓和開展一系列文化活動收到良好的社會效果。2014年5月,經國家開放大學審核批準全國39家單位為首批國家開放大學社區教育實驗基地,承德電大榮列其中。這也是河北省唯一一所榮獲此殊榮的市級電大,國家級社區教育實驗基地的建立和發展必將有力推動承德開放大學的建設。
加強社區建設,促進社區發展,是我國社會發展與管理模式創新的重要特征,而建立“人人皆學、時時能學、處處可學”的學習型社會是當今社會大勢所趨。學習型社會的建立需以社區為抓手,積極融入社區,在社區構建全面學習服務的平臺,而這正是以倡導終身學習為己任的地方開放大學的責任所在,也是地方開放大學的愿景目標。
參考文獻:
[1] 李亞婉.世界開放大學的現狀分析與趨勢研究.中央廣播電視大學出版社,2011.
[2]周志群.美國社區學院課程變革與發展研究.福建教育出版社,2012.
[3]彭坤明.開放大學建設普初論.中央廣播電視大學出版社,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