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莉敏
摘 要:隨著我國教育改革的深化,中等職業(yè)教育由封閉性、標準化教育逐漸向開放性、個性化教育方向發(fā)展,而學分制教學正是在此背景下應運而生。學分制是一種以學分為計算單位衡量學生完成學習情況的教學管理制度。其基本特征是:學習內容的選擇性,學習時限的靈活性,課程考查的變通性和培養(yǎng)過程的指導性。通過學分制的實施有利于挖掘及開發(fā)學生的學習主動性和創(chuàng)造性,符合因材施教的教育思路,促使其專業(yè)技能的提高,最終培養(yǎng)出符合社會所需要的復合型人才。因此,中職校學分制的實施是現(xiàn)代中職教育的必然趨勢之一,但在實施過程中也還存在一些問題。本文就關鍵問題進行了簡單分析并提出了具體措施,同時對措施帶來的效應做了簡要概括。
關鍵詞:學分制 重修 學分的獲取 畢業(yè)實習
中圖分類號:G718.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9795(2014)04(c)-0000-00
在教育變革的過程中,新的教育觀念的產生,新的教學形式的出現(xiàn),新的教育技術的運用,必然需要新的教育管理制度,而中職校學分制的實施即為新教育管理制度的偉大嘗試。近幾年來,中職校已基本實施了學分制教學,經過不斷的探索、研究、試驗、總結,學分制在中職教育過程中取得了良好效果,使得學分制教育理念在廣大中職學校師生思想中逐步形成,從而在不斷的完善和改進中。學分制教學管理制度將日益完善,同時在發(fā)展過程中也出現(xiàn)了如下問題。
1 學分制實施中出現(xiàn)的問題
在教學過程中發(fā)現(xiàn)部分學生厭學情緒嚴重,而管理厭學學生大致會遇到如下四種情況。第一:學生不予理睬,繼續(xù)我行我素,這是最基本的一種情況;第二:學生和教師爭論,不僅沒有得到理想的管理效果,還影響了課堂紀律;第三:學生曰:“我不讀書和你有關嗎,我喜歡這樣,你管得著嗎?”;第四:教師對他們說:“成績不合格要補考、重修、甚至留級的”。學生答曰:“學校會有那么多人留級嗎?”總之一句話:教育無效。難道這些學生無所謂成績、無所謂文憑嗎?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他們是如何完成學業(yè)的呢?究其原因:原來他們將希望寄托在重修上。重修一般以較正常教學相對較少的課時完成該門課的學習,從而取得學分。同樣取得學分,究竟少學時學習好還是多學時學習好呢?答案是顯而易見的。學生在學習時也在考慮性價比,希望用時越少越好,達到同樣的效果,誰不希望事半功倍呢?因此受到厭學學生的“青睞”。試想如果這種現(xiàn)象得以蔓延,大家平時都不讀書,而靠重修取得相應的學分,那學校的學風會是怎樣?校風又將會是怎樣?答案是不言而喻的。因此作為學校領導必須未雨綢繆,盡早采取相應措施。
2 應對措施
如要改變以上的厭學局面,筆者認為可以從以下二方面考慮。其一:從重修成績入手。只要重修考試成績合格,均作60分處理,以區(qū)別正常考試成績。其二:從畢業(yè)實習推薦時間點入手。凡是有重修的學生畢業(yè)實習推薦時間點晚半年,關于這點在新生入學時就得事先做好宣傳工作,并寫入學校《學生學籍管理細則》中,從而在以后執(zhí)行時做到有章可循,在制度上給學生施壓,使其認真對待學習??赡苡械慕處煏模哼@樣做的話,對能力差的學生是否要求太高?其實不然,對于中職校教育而言,課程難度不很大,只要平時用心和努力,考試合格取得學分并不難。
3 上述措施可能產生的效應
第一:學校的學風會得到改善。如果上述二項措施得以實施,首先是對要學習和愛學習學生進行全面肯定,從而進一步提高他們的學習積極性。讓愛學習的學生在學習過程中起到模范帶頭作用,讓學生明白有付出才有回報的道理,由此對學生的人生觀、價值觀以及未來的工作和學習產生積極效應;其次對厭學學生會產生較大的觸動,讓他們切身感知到重修將會給畢業(yè)實習帶來不便,從而不依賴于重修,甚至遠離重修,使得厭學學生將“不得不”努力學習,然后慢慢適應學習,甚至愛上學習。因此,學風將日益改善。這好比一根無形的指揮棒,牽引著學生的精力,使他們在課余時間、在教室里、在圖書館里、在寢室里好好學習,提高學習成績。而不是像現(xiàn)在,明明學生非常厭學,卻還讓老師苦苦逼迫著學習。如果學校的學風得到明顯改善,那么教師考慮的及格率問題也將迎刃而解。
第二:學校的校風會得到改善。學校的學風好了,學生們不僅在課堂上認真學習,而且在課余時間努力復習,將主要精力都投入到學習中,那課余時間的各種是是非非必將減少,學校的校風也將越來越好。如此控制重修成績、推遲重修學生畢業(yè)實習的時間,可以說從根本上、源頭上改善了學校的學風和校風。那比學校制定更多的規(guī)章制度、學生行為規(guī)范條例更有戰(zhàn)略性和實用性,比起學校組織更多的學生活動而言將事半功倍。
第三:學校的教學質量得到提高。學生的學習包括“教”和“學”二個方面。教師固然要教得好,但學生至少得愿意學,這二方面是缺一不可的。如果按上述方法控制重修成績,以及按上述方法推遲畢業(yè)實習時間,那重修的學生必將減少,大家都在正常教學時間內完成學業(yè),考試合格,取得學分。學生學習成績的含金量也將提高,參加市級比賽、國家級比賽的能力也會相應提高,學校的教學質量必將逐步提升。由此而來,為學校在各類評估中增加了致勝的籌碼。
學校教學質量提高后,畢業(yè)生的含金量隨之提高;學校在社會上的知名度、影響力相應提高;學校的生源也將會大大改善,等等……從而使得學校的教育教學以及各項工作都將步入一個良性循環(huán)系統(tǒng),讓學校在新的時代背景下,與時俱進、又好又快地發(fā)展。
總之,實施學分制的過程是一項復雜的系統(tǒng)工程,體現(xiàn)了以學生為本的辦學方針,是當前中職教育采取的有效舉措,有利于提高中職學生的學習成績和綜合素質,更重要的是能使學生的專業(yè)技能更專一和深入化,真正讓學生擁有“一技之長”。值得廣大中職教育工作者的重視和深入研究,并積極地進行宣傳和推廣,讓越來越多的中職學生從中受益,畢業(yè)后成為社會有用的人才。同時學分制的實施涉及到學校工作的方方面面,在實施過程中,遇到問題是必然的,因此必須正視問題,并通過分析、研究和實踐,努力去解決問題??梢灶A言的是,隨著對學分制在認識上的不斷提高、教學管理經驗的不斷積累,必將使得這一教學管理制度和學生管理模式更趨完善。
參考文獻
[1] 教職成廳[2001]3號.教育部辦公廳關于在職業(yè)學校進行學分制試點工作的意見.
[2] 教職成[2004]10號.教育部關于在職業(yè)學校逐步推行學分制的若干意見.
[3] 徐光倫.創(chuàng)建中等職業(yè)學校學分制教育管理制度[J].中國職業(yè)技術教育,2002(09).
[4] 劉宏利.中等職業(yè)學校實行學分制的研究[D].天津大學,2004.
[5] 張林衛(wèi).中等職業(yè)學校實施學分制的實踐研究[D].南京師范大學,2006.
[6] 張艷平.中等職業(yè)學校實行學分制的探討[D].東北師范大學,2004.
[7] 黃玉冬.中等職業(yè)學校實行學分制的制約因素與對策研究[J].職業(yè)教育研究,2005(04).
[8] 楊志新.關于職業(yè)學校學分制制定及實施過程中幾個問題的探討[J].中國職業(yè)技術教育,2004(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