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竑
摘 要:本文研究學習型小組的科學性構建、制度建立和過程管理、關鍵人物的培訓和科學評價激勵機制,確定如何長效激發學習型小組的積極性,培養學生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促使學生的綜合素養得以形成與發展。
關鍵詞:長效激發 學習型小組 科學性構建 科學評價激勵機制
中圖分類號:G63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9795(2014)04(c)-0005-01
“教育,教育,就是教學生會自育;教學,教學,就是教學生會自學。”這是教育家何炳章的核心教育理念之一,這一理念揭示了教育教學工作的本質。也正是我校針對高中學生互動漸進教學模式的價值取向[1]。
隨著互動漸進教學模式的課堂改革全面推進,要將傳統課堂中教師的講堂轉變為學生自主學習的學堂,將學生的被動角色轉變為主動角色,從而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合作能力,自主學習能力,語言表達能力,使學生的綜合素質得以提升,學習型小組的建立和蓬勃發展是新課堂實現的基礎。隨著學習型小組的建立,班級里的桌子圍起來了,課堂動起來了,擺在每個班主任面前的問題也凸現出來了,如何長效激發學習型小組的積極性,使學習型小組能長期成為五環節的課堂的有效保障呢?
下面我們主要從學習型小組的科學構建、制度建立和過程管理、關鍵人物的培訓、科學評價激勵機制四個方面研究如何長效激發學習型小組的積極性[2]。
1 學習型小組的科學性構建是長效發展的基礎
學習型小組的價值取向是:通過學生個體的自主參與、自主體驗、自主學習和小組的互幫互助互管,提升個體和小組的做人素質、學習品質、學業能力和學業成績。要達到學習型小組的職能,科學性的構建學習型小組是根本。在建立學習型小組時,要嚴格遵循組內異質異層,組間同質同層的原則。具體做法是:若要將全班分成9組,先由老師按照學生的知識水平(成績),將1~9名的同學自動成為1~9組的第一名成員,然后第10名進入第9組,依次排列。這樣就形成了實力幾乎相等,競爭非常公平的9個小組。班主任再根據小組成員的領導能力、男女比例、性格心理等因素進行適當的調整,讓每個小組形成“組內異質、組間同質”的合作團隊。在此基礎上,組內選出一名綜合素質較高,組織能力較強的學生為學習型小組的常務組長,即團隊的全權負責人,此外,組內在每周還要設定一名輪值組長和一名輪值發言人,由組內成員輪流擔任,讓小組內人人都有事做,使每個學生都覺得自己是小組的主人,提高他們的積極性和認同感。
2 學習型小組的制度建立與過程管理是長效發展的保障
學習型小組建立起來以后,需要有更深入的后續工作來加強學習型小組的管理,為學習型小組的長效發展提供保障。要加強過程管理必需要有明確的制度規范。學習型小組通過組內商議要制定出自己的組名組規,組名要小組成員認可,積極向上,體現團隊精神;組規要體現組內互幫互教互管、組員的義務與責任、他律與自律、獎勵與懲罰等;在小組制定組規組約的過程中,鑒于學生可能出現缺乏科學性和可操作性的現象(如懲罰方式不妥,要求過于苛刻等),班主任要給與一定的指導,以確保制定組規組約的長效性和可行性;同時,在制定好了組規組約的基礎上,利用主題班會的時間,專門開展組規組約的匯報交流,使組間相互學習借鑒,進一步完善本組的組規組約,促使每組的制度制定更加完善。明確的組規組約是實現學生自主管理,提升學生合作能力,促進小組和諧共進的保證。此外,班級的班規制定上也要明確提出對學習型小組進行規范約束的共同性條款,且在條款中要體現對學習型小組的整體性評價。
3 學習型小組中關鍵人物的培訓是長效發展的關鍵
一個學習型小組能否有效開展工作,組內幾個關鍵人物(常務組長、輪值組長、輪值發言人)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因此,必須有針對性地對他們進行培訓,其中常務組長是小組的核心人物,需要進行慎重的選擇和認真的培養;而輪值組長和輪值發言人可以在每周輪換前進行有針對性的培訓。在培訓中,首先應明確每一個職務的職責所在,明確提出每一個職務在小組中的作用,比如:常務組長負責組織組員制定出組規組約,監督并落實組規組約,負責組內成員的分工,監督輪值組長和輪值發言人的工作狀況,安排組內后進生幫扶工作等;其次,應指導常務組長、輪值組長、輪值發言人的工作方式,教會學生能有效開展工作,同時能協調好組員間的關系,形成一種和諧向上的組內氛圍;此外,要定期開展優秀組長,優秀發言人的評選和經驗交流活動,在組間形成一種相互學習與良性競爭氛圍,促進良好的組風、班風、學風的形成。
4 學習型小組的科學評價激勵機制是激發小組積極性的催化劑
科學有效的評價辦法與長期的激勵機制是促進學習型小組不斷發展進步的良方,是激發組員積極參與的催化劑。在班級考核的實際操作中,本班采用學生自評與各科任老師評價相結合,具體實施辦法如下:制定一個教師評價表,科任老師根據本周各組的綜合表現(學習、紀律、發言、討論等)情況打分,最后得出總分。每周周日晚上讓學習小組互評(每小組評除每周周日晚上讓學習小組互評(每小組評除本小組以外的其它小組的綜合表現并排定名次,按第一名8分,第二名7分等依次遞減,最后得出總分。然后綜合老師和學生的分數得出最終得分,并排定本周名次。對前三名的小組給與一定的獎勵(如文具、操行分等)并評定星級小組;而對于后三名則給與適當的懲罰(打掃衛生、操行分等)并給與黃牌警告。若累計三張黃牌則亮紅牌,此時對該小組的懲罰將會更加嚴厲,并且班主任也要及時地對該組全體成員進行批評教育并加強對該組各成員的自責培訓,幫助其找到癥結所在,督促落后小組的整改。
5 結語
科學地構建學習型小組,以規范的制度加強過程管理,耐心培養組內核心人物,以科學的評價激勵機制為后盾,能長效激發學習型小組的積極性,使學習型小組的職能得到發揮,讓學生在小組中培養出互助合作,團結進取的團隊精神,是培養學生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的有效途徑。
長效激發學習型小組的積極性,架設學生與學生互動的平臺,形成人人參與、真誠溝通的學習氛圍,同學之間相互補充,相互啟發,共同探究,讓“學習型小組”伴隨著學生的快樂成長,讓學生在和諧溫馨的學習氛圍中,學得積極,學得主動,學得快樂,從而促使學生的綜合素養得以形成與發展。
總之,長效激發學習型小組的積極性能夠培養學生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促使學生的綜合素養得以形成與發展。
參考文獻
[1] 成都七中本部培訓資料:關于互動漸進教學模式;學習型小組實施方案[Z].
[2] 王增昌,韓吉東.構建自主互助學習型課堂[J].中國教育報,200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