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瑞蘭
摘 要:教學中給學生時間與空間,把機會放手給學生,從生活到課堂,培養學生自主探索、動手操作、合作學習的意識與能力,讓主體占領主陣地,體驗成功的樂趣。
關鍵詞:主體 時空 機會 成功
中圖分類號:G63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9795(2014)04(c)-0029-01
《數學課程標準》明確指出:教學活動是師生積極參與、交往互動、共同發展的過程。有效的教學活動是學生學與教師教的統一,學生是學習的主體,教師是學習的組織者、引導者與合作者。既然學生是學習的主體,而數學學習的主陣地是課堂,那么,我們就應該把課堂這個主陣地交給學生,讓學生這個學習主體占領課堂這個主陣地。下面就以《小數的初步認識》為例,談談如何在課堂教學中凸顯學生的主體地位,讓學生占領“課堂”這個學習主陣地。
1 給空間—— 讓學生自主調查、預習
學生是學習的主人,一切教學活動都應為學生的發展服務。給學生廣闊的空間,放手讓學生在課前進行自主調查、預習,不僅可以讓學生在課前做好思想上和知識上的準備,還可以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最重要的是,當孩子們收集掌握了課前預習中所收獲的“糧食彈藥”后,當他們來到課堂這個“戰場陣地”時,才能淋淋盡至、自主自如地占領這個主陣地,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
例如在《小數的初步認識》課前,可安排以下預習提綱:
(1)調查幾種商品的價格,照樣子填在表格中,并試著讀一讀(見表1)。
(2)你還在哪里見到過這樣的數?搜集3個帶有這樣數的實物標簽。
(3)在同學或家長的幫助下,測量自己的身高,并記錄下來。
(4)認真閱讀課本88頁,你讀懂了什么?
通過以上預習提綱,讓學生課前到商場、家里等生活周邊調查尋找小數,給學生一個廣闊的調查、預習空間,讓他們自主去了解生活中有關小數的知識,使學生真正體驗到數學來源于生活,生活中處處有數學,從而激發學習小數知識的熱情,為新課做了充分的感性與理性的準備。上課時學生們就可以自信滿滿地爭相發表自己的見解,爭相展示自己的調查成果,儼然一個個小主人在說:我的地盤,我做主!
2 給時間—— 讓學生自主探究、合作
有效的數學學習活動不能單純地依賴模仿與記憶,動手實踐、自主探究、合作交流是學生學習數學的重要方式。教師在課堂中應給學生充分的時間,引導他們主動探索與合作,讓他們在自主探索中學會觀察、猜想、推理、歸納,發現知識的內在規律,提高課堂的實效性。
在《小數的初步認識》例1教學時,可安排這樣的教學環節。
2.1 情境談話、猜測,引出知識矛盾沖突
(1)師:一只小長頸鹿的身高是2米6厘米。管理員想把它的身高用小數的方式記錄下來,你能幫他想想,2米6厘米應該記成幾點幾米嗎?
(2)學生猜測:生1∶2.6米;生2:2.06米; 生3:2.60米。
2.2 帶著問題進行自主合作探究:
(1)帶著問題,明確任務:到底誰的答案正確呢?請大家帶著這個問題進行小組合作學習。
(2)出示提綱,引領探究。
認真閱讀課本89頁,先自主探究,再小組合作討論:
①把1米平均分成10分,每份是( )分米。
1分米是—米,用小數表示是( )米。
3分米是—米,用小數表示是( )米。
②把1米平均分成100分,每份是( )厘米。
1厘米是—米,用小數表示是( )米。
18厘米是—米,用小數表示是( )米。
③小鹿的身高:2米6厘米 =( )米。
學習的效果與學生的心理狀態是密切相關的,讓學生帶著感興趣的疑問進行自主探究、合作討論,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就能充分地得到發揮。在這種積極的狀態下,再把課堂的時間讓給學生,讓學生用充足的時間進行自主學習,讓他們在探究、合作、討論中逐步感受和體驗數學知識的形成過程。探究后再通過小組匯報、生生互動、師生互動,順利地解決本節課的疑難問題。像這樣放心地把課堂這個主陣地交給學生這個學習主體,既充分體現了學生的主體地位,又提高了學習的實效性。
3 給機會—— 讓學生自主展示、交流
展示交流有利于培養學生良好的思維習慣和積極的個性心理品質。在課堂教學中應給學生充分的交流機會,讓學生去展示自我。通過展示與交流,使學生的思維相互碰撞,思路清晰,培養學生的多種能力,增強自信。
在《小數的初步認識》一課中,可從多層面多角度給學生提供展示、交流的機會。
3.1 根據不同的教學內容給學生展示的機會
(1)學習小數的讀法時:展示自己課前調查的商品價格表。
(2)認識生活中的小數時:展示自己搜集的帶有小數的實物標簽。
(3)學習小數的寫法時:展示自己寫的小數。
(4)學習改寫用小數作單位時:展示小組合作完成的學習卡片。
3.2 利用不同的教學時段給學生交流的機會
(1)學習小數的讀寫法時:和同桌交流自己寫的小數。
(2)認識生活中的小數時:和同學交流實物標簽上的小數。
(3)4人小組合作學習時:和同學交流自己的思路與方法。
(4)新知識學習完后:交流這節課的收獲與疑問。
整節課通過多層次多形式的展示與交流,放手把課堂這個主陣地交給學生,讓學生自己去體驗,自己去解決,讓每個學生都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
總之,在教學中,要充分給學生時間和空間,把機會放手給學生。讓學生自主聯系生活、獨立思考、自主探索與合作,讓多種感官參與學習,才能真正做到“讓主體站領主陣地”,從而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豐富他們的感性認識,培養他們的創新精神,使他們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真正收獲學習的成效。
參考文獻
[1] 教育部.數學課程標準[M].北京:北京教育出版社,2012.
[2] 胡巧云.如何在課堂教學中培養學生自主探索能力[J].教育教學論壇,2011 (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