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思敏
【文章摘要】
企業實施名牌經營戰略是應對國際化市場競爭的重要策略。隨著我國市場經濟的發展和改革開放的不斷深入,我國的企業面臨著激烈的競爭和挑戰。現代企業間的競爭不再是產品質量、服務、信息的競爭,而是企業之間品牌經營的競爭。本文就是針對我國供電企業在品牌經營過程中遇到的問題進行深入分析,然后給出一些相對應的對策建議。
【關鍵詞】
供電企業;品牌經營;對策建議
1 我國供電企業的品牌特點
1.1 品牌資產雄厚
品牌資產就是一種超越了生產、商品和所有有形資產之外的價值。它是奠定在品牌對消費者的基礎之上。品牌資產又指將商品或者服務貼上品牌的標簽之后,所帶來的順帶效益。目前,雖然許多供電企業沒有專門的機構對其品牌進行資產評估,但是從大多數能源客戶愿意使用電力產品的這種趨勢來看,我國供電企業的品牌價值是巨大的。
1.2 品牌認知度高
隨著改革的深入,市場經濟的發展。我國供電企業也開始加大了對自身的改變,加快了向市場經濟體制轉變的腳步,從各個方面對企業品牌重新定位和塑造。很長一段時間,供電企業通過贊助和舉辦各種活動來對企業進行業務宣傳、形象宣傳等。這種宣傳方式強化了品牌的宣傳效果,擴大了品牌的影響力,讓供電這一品牌在人們的生產生活中慢慢滲透。
1.3 品牌穩定性高
在強烈的品牌競爭中,每天都會有新品牌不斷出現的同時,也會有數不清的品牌消失不見。所以說供電企業作為我國重要的能源之一,在這種品牌競爭激烈的時代下,一直保持著強烈的發展勢頭。這正說明了隨著品牌的發展,我國供電企業產品的穩定性也越來越高了。
2 供電企業在品牌經營上面臨的問題
2.1 品牌美譽度較低
長期以來,社會輿論對壟斷企業形成了一種標簽化的認知。前些年,供電企業雖說在供電質量提高和供電服務提升上做了一些工作,但還有很大的差距。報裝難、繳費難等問題客觀存在,嚴重影響了供電品牌的號召力,降低了供電品牌的信譽度。
2.2 品牌附加值較低
一個企業的品牌附加值的高低一般都取決于產品在市場占的份額的大小。在市場經濟下,我國供電企業也開始注重品牌附加值這一塊了。盡管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加強電網建設、提升優質服務、開展行風建設、推行供電營銷等活動,但是效果還有待于進一步提高。
3 供電企業品牌策略
企業創建一個優秀的品牌是一項重大的工程,而這個優秀的品牌又是企業在競爭中的有利武器。一個優秀的品牌可以提高產品的知名度和顧客的忠誠度,增加顧客對品牌的偏愛,提升品牌信譽度,這些都證明一個企業如何去制定和實施好品牌策略,是在競爭中贏得市場的關鍵。
3.1 品牌定位策略
獨特定位是根據品牌向消費者提供的利益而定位的。而這一利益點是其它品牌無法提供或者沒有訴求過的,所以是獨一無二的。這種品牌定位是聚焦在一個點上,集中打動、感動和吸引消費者。比如手機行業,摩托羅拉向目標消費者提供的利益點是“小、薄、輕”等特點,而諾基亞則聲稱“無輻射”。供電企業在日常服務工作中,則推出了“你用電,我用心”的服務理念,在品牌建設工作上,則提出了“傳遞國網聲音,講述國網故事”的品牌工作總體要求。
3.2 品牌推廣策略
3.2.1品牌傳播
新聞宣傳作為一種主要的品牌傳播手段,是指品牌所有者通過傳播媒介,以策劃為主體,創意為中心,對目標受眾所進行的以品牌名稱、品牌標志、品牌定位、品牌個性等為主要內容的宣傳活動。對供電企業而言,新聞宣傳是提高品牌知名度、美譽度、忠誠度,塑造品牌形象和個性的強有力的工具。要圍繞中心,服務大局,在新聞策劃上用功,在傳播亮點上發力,側重宣傳供電企業的先進典型、特色服務、創新實踐、社會履責和扶貧幫困等人和事,展現企業良好的發展態勢,彰顯隊伍履責能力。
3.2.2公共關系
公共關系可為電網企業解決以下問題:一是塑造品牌知名度,巧妙創新運用新聞點,塑造組織的形象和知名度。二是樹立美譽度和信任感,幫助供電企業在公眾心目中取得心理上的認同。三是通過體驗營銷的方式,讓難以衡量的公關效果具體化,普及一種消費文化或推行一種購買思想哲學。四是提升品牌的“贏”銷力,促進品牌資產與社會責任增值。五是通過危機公關或標準營銷,化解組織和營銷壓力。供電企業作為關系國計民生的基礎性產業,更應該致力于塑造良好的公共關系。要加強社會責任日常溝通,建立常態化的政府溝通匯報機制,增進利益認同。要深化與媒體互動交流,增進價值認同。要加強與社會的履責溝通,增進情感認同。
3.2.3人際傳播
人際傳播是人與人之間直接溝通,通過企業人員各方面的職業素質,讓跟多的人去了解企業。人際傳播是實現品牌傳播的重要途徑。在品牌傳播的方式中,人際傳播是消費者最容易接受的。在供電企業里,只有在服務中心工作中彰顯品牌價值,在強化溝通互信中贏得社會認可,在深化社會責任試點中打造履責品牌,才能夠加深公眾對供電工作的理解與認同,也才能夠為企業改革發展營造良好的輿論環境。
3.3 品牌維護策略
3.3.1危機管理
在企業樹立品牌以后,品牌只有承受得起市場的考驗才算成功。這種考驗主要體現在突如其來的危機。品牌的危機有很多種,如品牌的成品和服務的質量,企業內部的管理,競爭對手的攻擊,政府的政策調整,媒體的偶然報道等等。面對這些危機,供電企業要做到有憂患意識,及時更新傳播理念,并建立危機預警機制,提升新聞應急能力,主動發聲,積極回應社會關切,把住“話語權”,打贏主動仗,不斷完善品牌維護機制,提升輿情應對能力。
3.3.2法律保護
法律保護是品牌保護策略中的一個主要手段,不論是國內還是國外法律對此都有許多明確規定。供電企業在品牌陷入危機時,有效拿起法律武器保護也是一個重要手段。
4 結論
品牌是一種實力,一種承諾,也是一種文化。在市場經濟條件下,現代企業的核心競爭力,越來越多的和品牌的競爭力聯系在一起。企業的核心競爭力就體現在品牌競爭上。一個品牌的個性、質量、附加值是企業多年的積淀、繼承和創新形成的品牌文化內涵的價值。在供電企業轉型的新形勢下,供電服務人員是企業與客戶、市場與競爭者最直接的聯系。供電企業只有不斷加強電網建設、提高供電質量、提升人員素質、提升服務水平、履行社會責任,不斷提升品牌知名度、忠誠度和美譽度,才能使供電企業在品牌經營中立于不敗之地。
【參考文獻】
[1]毛文章.中小企業品牌經營策略分析[J].中小企業管理與科技(下旬刊),2014,08:1.
[2]楊光玉,王海忠.中國企業品牌國際化升級路徑研究——從品牌機制角度探究國際化品牌長青基因[J].科技進步與對策,2014,03:98—102.
[3]張博威.我國企業品牌經營的探討[J].才智,2014,03:324.
[4]馮曉青.企業品牌戰略及其實施策略研究[J].武陵學刊,2013,05:75-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