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敬華
摘 要:自閉癥兒童教育屬于特殊教育的范疇。自閉癥兒童要想在自我照顧和個人生存能力有所變化,必須通過特殊的教育方式和積極的訓練手段,才能有效培養和改善自閉癥學生的認知水平和生存技能。
關鍵詞:自閉癥行為表現 教育訓練目標原則 教育訓練方法
中圖分類號:G610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9795(2014)04(c)-0143-01
自閉癥兒童教育屬于特殊教育范疇。特殊教育不僅是發展缺陷補償訓練,還要使學生學會獨立、自主支配與控制自身的權利成為可能,從而獲得一生中可持續的發展。筆者認為,提高自閉癥兒童自我照顧和個人生存能力,必須通過特殊的教育方式和積極的訓練手段,才能有效培養和改善自閉癥學生的認知水平和生存技能。
1 自閉癥兒童的行為表現
(1)交往障礙。缺乏交往和缺乏感情交流是自閉癥兒童的具體表現。有些較為聰明的自閉癥兒童有建立情感的意識,但因其它因素影響而受到限制,不能正確理解對方的感情反應和對別人的關心。同時,對方非語言性表達,比如微笑和打手勢也都不能正確理解,這些缺陷甚至會持續終生。
(2)語言障礙。大部分自閉癥兒童言語刻板、說話重復,缺乏一問一答式的交往性交流,象你、我這樣的稱謂也經常被錯用,并經常會按照腦子里形成固有的思維和想法反復向別人提出問題。有時言語速度、節奏和聲調、重音也都非常平淡和生硬,缺乏情感表達。
(3)知覺障礙。在對外界刺激缺乏反應或反應過強。如在課堂上對老師問話置之不理,生活中父母對他的吩咐沒有反應,在課堂上經常有摩擦、拍打、搖晃、擺動身體或轉動頭部等過度的動作,有時甚至會作出意想不到的動作或姿態,希望引起對他的關注。
(4)興趣狹窄。自閉癥兒童只對某些東西感興趣,對喜歡的東西不離手,如果將其拿開或換掉,他們就會有強烈的反應,甚至出現嚴重的焦慮情緒。
2 自閉癥兒童教育訓練的目標和原則
自閉癥兒童教育訓練的目標是:一是通過對其中樞神經系統基本障礙的解讀、代償,改善自閉癥兒童的認知機能,促進發育。二是促進孩子個別適應行為領域的發育,改善自閉癥兒童的癥狀。三是預防自閉癥兒童的行為異常和偏差。
對自閉癥兒童教育訓練的原則是:一是培養生活自理能力。針對自閉癥兒童的不同情況,從最簡單的上廁所開始,逐步到穿脫衣服訓練、飲食習慣訓練、物品歸位訓練、打掃衛生訓練等。二是加強語言交流訓練。不僅要強調孩子是不是能夠聽從指令,更重要的是觀察他們有沒有認知能力,能不能夠對語言理解。如果能理解,看能不能夠聽從指令進行必要的語言表達。三是加強簡單規則訓練。規則對常人來說再簡單不過,但對自閉癥兒童來說卻是難上加難。所以,必須從了解簡單的禁止指令開始訓練,使之知道與他人做游戲時輪流、順序、等候和分享,從而形成遵守規則的本能意識和慣性思維。
3 自閉癥兒童教育訓練的具體方法
(1)萌芽反應訓練。部分自閉癥兒童對學習內容能在某種程度上大致理解,但不能全部完成,這種現象在醫學治療中被稱為“萌芽反應”。為此,我們可以根據他們對問題的理解程度,判斷他們的基本認知水平,預測他們今后的發展方向。自閉癥兒童最大特點就是缺乏一貫性,昨天能完成的,今天不一定能完成。因此,教育中先要了解哪些內容對他們“不行”,哪些“不理解”。對“不行”的就不要浪費時間了。這里的“不行”是指行為層面的,而“不理解”所導致的“不愿做”是一種心理認知障礙。所以,在平時的教育訓練中,對有“萌芽反應”的,多鼓勵,多表揚,常此以往,就有可能達到預期目標。
(2)注意力訓練。自閉癥兒童的注意力比較差,需要反復培養。一是“唱”。自閉癥兒童普遍喜歡兒歌,我們可以借助歌曲來進行教學活動,使他們掌握和理解歌曲的內容。二是“逗”。以往教學以指令或通過聲音來引起他們的注意,忽視了以身體接觸,如擁抱等“逗”這種形式。雖然有的兒童會害怕,有的會喜歡,但不管是害怕還是喜歡,都會引起他們的注意。三是“藏”。大部分自閉癥兒童都有喜歡的東西,這時候就可以在“藏”的過程中進行教學。但是,這個“藏”是不離開兒童視線范圍內的“藏”。四是“搶”。你拿一架他們喜歡的小飛機,一邊教他們教“飛機”這個名詞,一邊將飛機交給他們,當他們全身心關注它時,你再把“飛機”搶回來,再次強調“飛機”這個名詞,這樣反復強化他們的注意力。
(3)基本能力訓練。對自閉癥兒童共性的基本生活能力訓練大體有五個方面:一是語言能力。如簡單的對話和傳達表情。二是戶外活動。如何看紅綠燈過馬路、超市買東西等,這些行為是在生活中所必需的,因而要反復訓練。三是自助能力。要讓自閉癥兒童知道很多事情要自己完成,懂得應當承擔的責任和義務。四是認知能力。如分辨事物顏色、大小、序列以及知道錢的多少等。五是生活能力。包括學會吃飯、穿衣服、上廁所等。
(4)學習和交流訓練。對自閉癥兒童與正常人之間的語言訓練,不是讓自閉癥兒童去學習正常人的交流方式,而是正常人要去理解自閉癥兒童發出的信號,并積極與他們溝通。一是要求他人幫助時,不必要求自閉癥兒童表達的語法和詞匯正確,但要使他們的語氣、眼神、表情和動作關乎對方。二是想獲得想得到的信息時,不用在乎時間的長短,必須強化他們有認知周圍環境和周圍事物的意識。三是與人接觸時,不必要求他們的聲調和韻律,但必須強化他們在別人眼里的狀態。事實證明,要求自閉癥兒童掌握這些基本人際交流能力是非常困難的,無論采用哪種方式,最終結果都要放在相互理解的程度上。
(5)統分結合訓練。一是集體活動。要想使自閉癥兒童相處融洽,就要營造一個互動合作的氛圍。在活動時,可以讓他們依次按指定方向及圈數作環繞行走,邊走邊數圈數,經過長期引導訓練,他們就會慢慢適應這種有序的活動,逐漸養成有序和合作的習慣。二是分組訓練。偏于“靜”的學生,由靜態訓練逐步向動態方面訓練,可以進行跳床,跳床等訓練;偏于“動”的學生,反之操作,可以進行立定投籃、趴地推球、觸覺等訓練。這些“動、靜”游戲,有助于自閉癥兒童空間距離感及判斷力的發展。三是動靜結合。動靜結合訓練可分成若干個小動作來進行分組教學。由單個動作到多個動作、靜態訓練到動態訓練、小組合到大組合,使自閉癥兒童的認知能力、模仿能力和生活自理等能力有所提高。
參考文獻
[1] 趙娟.重度自閉癥兒童康復訓練的個案研究[J].基礎教育參考,2013(19):58-62.
[2] 董俊秀.淺談自閉癥兒童教育[J].新作文(教育教學研究),2011(9):1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