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劬
【摘要】隨著我國社會經(jīng)濟的不斷發(fā)展,我國教育事業(yè)也在發(fā)展和進步,隨著課改的不斷深入,教材也在進行更新?lián)Q代,而這也給教師的教學工作帶來了很大的挑戰(zhàn)。針對于此種情況,教師需要科學的把握新舊教材的差異,在課堂上進行有效教學,確保學生的學習質量和學習效果。因此,本文主要針對于關注新舊教材差異,抓住課堂教學改期進行了相關方面的分析和研究,希望通過本文的探討,能夠進一步做好教學工作,促進學生的良好發(fā)展。
【關鍵詞】新舊教材;差異;課堂教學
前言
實際上,新舊教材的差異是非常明顯的,在教學中,如果教師不正視新舊教材的差異,依然根據(jù)舊教材的要求進行教學,將會影響到學生的學習效果。因此,教師對新舊教材的分析非常重要,通過分析新舊教材的差異,并且制定相應的教學計劃,對學生開展教學活動,有助于進一步提高教學的質量。
1 新舊教材差異分析
1.1 教材內容的差異
舊教材的主要內容是以最基礎的知識為主,缺乏有效的教學輔助內容,尤其是在教學方法上的有效性更是缺乏,只能采用傳統(tǒng)解決問題的方式對學生展開教學,這種死板的解決問題方法勢必會對學生的學習效果造成極大的影響[1]。而新教材中不僅具備舊教材上的內容,更豐富了教學輔助的內容,例如,圖畫、策略等,同時更加注重解決問題的方法,例如,逆向解決問題法等,不僅更容易讓學生理解解決問題的全過程,更能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對提高教學效率有著極大的作用。
1.2 教學目標的差異
舊教材的教學目標主要是從教材的角度出發(fā),通過提出問題、解決問題等形式來開發(fā)學生的應用意識,學會與人合作,對問題進行科學的評價,對自身學習成效進行反思等等,從總體上來說,這種教學目標對學生的成長有著一定的意義,但是,與新教材相比還存在很多的不足之處[2]。新教材的教學目標主要是通過教師的引導,讓學生從生活中發(fā)現(xiàn)知識,并培養(yǎng)學生如何將學習到的知識運用到生活中,學生通過不斷的去嘗試以及與人合作交流來解決問題,徹底對問題的關鍵點進行領悟,并要求學生對解決問題整個過程進行反思,從而有效的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確保學生對知識的充分理解和運用。
1.3 教學形式的差異
舊教材的教學形式主要本著嚴肅、單一的原則進行教育,雖然教材內容是豐富多彩的,但是,在這種嚴肅以及單一的教學形式影響下,教材內容也會變得枯燥無趣,課堂氣氛沉重,對學生的學習興趣以及學習的積極性也造成一定的影響,不利于學生的學習[3]。而在新教材下,教學形式不再是單純講授知識,而是應用更多的形式來豐富課堂氛圍,讓學生在歡快的情緒下來學習知識,例如,利用情緒教學的形式,先進多媒體教學的形式等,不僅能夠為學生創(chuàng)造學習知識的情境,更能通過圖文并茂、音頻、視頻等形式來激發(fā)學生的好奇心,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主動去學習,這樣不僅有利于提高課堂教學效率,對學生未來的學習和發(fā)展也有著極大的作用。
2 如何抓住課堂教學改期
2.1 豐富教學內容
在教學不斷改革之下,對教學內容的改革也應不斷的進行創(chuàng)新,尤其是教學內容上,要準確的抓住改期的契機,同時要跟上時代的發(fā)展潮流,不斷的豐富教學內容。首先,要考慮的是學生對教材內容的理解,舊教材的內容之所以學生理解難,其主要原因就是內容過于單一,有種讓學生死記硬背的感覺,教學內容改期首先要從這方面入手,將舊教材難以理解的內容,用圖文的形式體現(xiàn)在教材上,試想全是文字的教材和圖文并茂的教材哪個能更吸引學生的注意力,能夠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才能培養(yǎng)學生主動學習的能力,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其次,要抓住不同時期不同年齡段學生的心理特點,根據(jù)不同階段學生心理特點完善教材內容,從這方面入手主要是抓住學生的心理發(fā)展,對學生的教學也是從心理教育展開教學,對學生未來的學習和發(fā)展有著一定的作用。
2.2 抓住教學目標
課堂教學改期不僅要注重知識的教育,更要注重對學生成長性的教學,加強對學生各方面素質的培養(yǎng),這樣才能充分展現(xiàn)出新教材的教學目標。首先,要重視學生綜合素質的培養(yǎng),如,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好奇心的培養(yǎng)等,通過采取有效的策略提高學生的綜合能力[4]。其次,新教材的教學目標與舊教材教學目標相比,新教材教學目標要求教師更加注重對學生學習興趣的培養(yǎng),注重學生的主動學習,實現(xiàn)學生的快樂學習等等。因此,教師需要抓住新教材的教學目標開展教學活動,實現(xiàn)對學生的有效教學。
2.3 創(chuàng)新教學形式
在如今教學課改的新時期,教師還需要依據(jù)新教材的教學內容,進行教學形式的創(chuàng)新,例如,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進行教學,活躍課堂教學氛圍。教師還可以帶領學生走出校園,在社會中、自然中學習知識,有助于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此外,教師還可以通過采取合作學習和探究學習等方式開展教學活動,進一步創(chuàng)新教學形式,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熱情,促進學生學習上的進步。
結束語
本文主要針對于關注新舊教材差異,抓住課堂教學改期進行了相關方面的分析和研究,通過本文的探討,我們了解到,在新舊教材更換的轉折時期,教師不僅要做好舊教材的銜接工作,還需要充分的把握新教材的教學內容、教學目標及教學形式,確保對新教材的充分理解,進而實現(xiàn)良好的教學效果。
參考文獻:
[1]周平.對新舊教材“光的傳播”一節(jié)的比較[J].物理教學探討.2011(09)
[2]李瓊嬋,盛兵,王川,伏興,王拂陽,李樹偉.合理使用新舊教材[J].廣東教育.2012(23)
[3]許桂榮.新舊教材滲透、交叉內容的處理方法研究[J].中學政治教學參考.2013(24)
[4]辛均啟.聶明珍,張文華,彭麗娟.使用新教材應注意的幾個關系[J].中學物理(初中版).201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