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艷鳳
【文章摘要】
隨著改革的不斷深入,國家號召政府與企業、政府與事業單位逐步相分離,使企業、事業適應社會的發展,并在當今的改革浪潮中充滿生機活力,在這方面“政企改革”表面的十分突出,并且促進了社會的發展。然而“政事改革”表現的十分滯后,并已阻礙了社會改革的發展與進步。那么找出原因并加以解決,使社會和諧穩定的向前發展是十分必要的。
【關鍵詞】
政事改革;問題及對策
1 當前我國“政事改革”中存在的問題
1.1 人事制度還是“終身制”
我國現在事業單位特別是全額事業單位人員的聘用、晉升還是“上派下用”終身不變制,并且幾乎是不對外招聘,全部是上級領導批準的“照顧型”子弟家屬,考試是給社會上其他人看看,面試只是走走形式而已,大家從上到下全部都是吃“皇糧”的。這樣久之就形成了外面的優秀人才進不來;里面的劣人走不出去。“以人為本”只能是一個空喊的口號。局長永遠是局長,校長永遠是校長,領導的孩子永遠在當今激烈的競爭中有令人羨慕的“鐵飯碗”是實實在在存在的。
1.2 機構設置重疊,人員嚴重超編
事業單位的機構設置相當繁瑣,如局設科、科設室、室設組、組又設編內編外人員,層層擁擠,在這擁擠的“大家庭”里,還有許多“在職不在編”的待定人員、許多關系戶進來的代理人員、無地方安排的轉業退伍軍人等等,這樣的所謂龐大機構載著如此眾多的富余人員去吃國家分給的免費大餐??梢婇L此以往人的惰性將越來越助長;人的能動性與創造性將越來越退化。結果機構設置的增加沒有給政府帶來社會效益,卻給腐敗分子帶來了溫床與機遇,給社會造成了極大的負面影響。
1.3 無競爭意識
人們都經常說在企業工作壓力太大了,讓人感覺到有窒息感,可也讓人感覺有動力、有成就感。但在事業單位就好處多,崗位多、人員多、福利多,工作沒有好與壞、工資沒有高與低、這么多的好處,這樣的避風港灣,還沒有工作壓力,更無競爭意識,那么就剩下了絞盡腦汁地去思考如何評先進、評職稱、評業績,去為晉升、晉職做準備。所以才有了一切業績都是假的,就是想晉升、晉職才是真的。這樣的管理機制如何在當今的社會中去生存與發展,怎能不讓人三思?又怎能讓老百姓理解?我想應該讓某些領導去好好地思考了。
1.4 資源不能共享
資源有人力資源和物質資源。前面的這些問題也就導致了人力資源沒有共享,因為“固定化”的制度、“封閉式”的信息也就使人的能動性與創造力相對僵硬化,抑制了人的潛在的生存力;物質資源在事業單位一般指軟硬件設施更是沒有被開放與合理利用。如設備的到處堆放與出租租借、廠房的隨意處置、自己的實物家底,自己都不知道等等。這樣就形成了在人事方面聽從政府的安排;在土地上靠政府的無償劃撥;在設備上靠政府的全額撥入等等。這樣的模式如何進行資源的良性循環與科學配置?最終給國有資產造成重大損失的例子舉不勝舉。
2 針對當前我國事業單位管理體制存在問題應采用的措施
2.1 打破人事終身制,全面啟動聘任選拔制
萬物都是運動的,人才也是在流動的,不是一層不變的。政國家應該打破那種過去一家幾代都是政府機構工作人員,真的否定了“老總英雄兒好漢”這句古語,因為古語也不都是千真萬確的。如今政府事業單位也提倡“能上能下、能出能進”的用人機制。人才的交流,人才的聘用就得到了大膽地嘗試,如有的地方大膽地提出“市長選拔制”、“校長面向全社會招聘制”的樣本,這樣的舉動得到了老百姓的認可,也得到了社會的好評,更得到了人才的欣慰和庸人的恐懼,同時也得到了中央的支持和媒體正能量的宣傳。也讓眾人看到了今日社會的和諧與明天社稷的希望。
2.2 嚴格定崗定編定員,合并重疊機構及富余人員
定崗、定員、定編管理制度已不是企業的代名詞了,如今在事業單位也得到了推廣。過去事業單位是“因人定崗”,如今是“因事定崗、因崗定編”打破傳統的“鐵飯碗”管理模式。使政府的服務由傳統的“座、待、等”形式轉化為“走出去,面向市場、面向社會”主動向老百姓去服務。并對那些因沒有聘用的人員進行妥善安排,如鼓勵他們走向基層、走向社會去開發新的工作環境,并給予這些人優惠政策,促進他們再就業的積極性和能動性。鼓勵他們為社會創造新的財富。
2.3 提高競爭意識,加大監督力度
過去無論是從崗位到分工,再到工資、效技考核都沒有一個健全的監督機制,更沒有競爭意識,這是“大鍋飯”“平均主義”管理意識的必然結果。如今從人員的聘用、使用、退出以及這些方面的監督系統逐步完善,加大這方面的透明度,杜絕先向事業單位亂塞人,然后再找借口亂減人,失去了公平競爭的真正含義,只有真正地加大競爭監督力度,才能使事業單位管理體制向好的方向發展。
2.4 提倡資源共享,促進國有資產的增效增職
就實物資產來說,國有資產配置、使用、利用效率底下這是中所目睹的,那么國有資產的管控不嚴、信息堵塞是目前造成這樣狀況的主要原因。所以加大事業單位的內部控制管理,提倡信息共享是杜絕哪些資源隨便丟棄,設備申報即買的最好辦法,并將管控責任落實到位。這樣才讓鉆政府漏洞想發家的一些人“望而卻步”。也讓國家的資產得以合理利用。
3 結語
總之,事業單位在管理體制改革中存在的問題是難免的,這就需要人們去大膽地摸索,勇于開拓,勇于創新。認真地對待改革中新事物,同時也兼顧著社會的和諧與穩定,并結合各事業單位的具體情況,使改革增加了事業單位經營活力,同時也調動了大家的主觀能動性,更促進了社會健康地向前發展。
【參考文獻】
[1]朱禾勤.強化人事改革促進隊伍建設[J].人事管理,2003.
[2]沈衛.白瑞.事業單位改革的走向分析[J].理論界,2005.
[3]楊道田.我國事業單位現在、改革目標與途徑探索[J].云南行政學院學報,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