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娜
《九年義務教育全日制初級中學英語教學大綱》(試用修訂版)中指出:“義務教育階段英語課程的目的是激發和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幫助學生樹立自信心,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發展自主學習的能力,形成有效的學習策略;使學生掌握一定的語言基本知識和基本技能,建立初步的語感,獲得初步運用英語的能力,為真實交際打下基礎;開發智力,培養觀察、記憶、思維、想象和創造能力;了解文化差異,培養愛國主義精神,增強世界意識;使學生初步形成健全的人格,為學生的可持續發展打下良好的基礎。”這一教學目的的說明給教師的教學指明正確的方向和指導思想,是初中英語教學活動的指向標。然而,在實際教學中,初中英語的教學過程卻脫離了這一教學目的指導,教學效果也與這一要求相差甚遠。
一、存在的問題
(1)教師的教學思想陳舊、專業素質有待提高。盡管目前國家在加大力度要提高義務教育階段教師的素質,但是,就整體狀況來說,尤其是在農村中學中,仍然存在著一部分非正規師范院校畢業的教師,甚至還有一部分教師是自學成才。這種參差不齊的專業能力,給教學能力和教學水平帶來了很大的影響。另一方面,中學教育的“填鴨式”教學法和應試性的教學思想,使得師生們在教與學的過程中麻木應付,教學成效很低。新課標中從素質教育的角度對初中英語教學作出了重新的定位,提出要在課堂中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教師起指導作用,要體現出語言教學的實際應用效果。
(2)教學內容理論化,脫離實際生活,這是當前初中英語教學的另一主要問題。當前英語教材所選的教學內容過于理論化,與實際生活仍有一定的距離,因而學生對這些知識并不感興趣,根本不用談要激發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了。
(3)學生缺乏較強的自主學習能力和學習方法。課堂教學中,教師與學生的主體地位的錯位,導致了教學過程中的被動性學習。加之教師的“填鴨式”教學方式,沒有給予學生太多的自主探索學習,因而學生也就沒有找到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
二、對策
(1)加強語法教學
針對以上所分析的初中英語語法教學存在的主要問題,不難發現,豐富英語語法教學的方法是解決當前初中英語語法教學的關鍵問題。英語語法知識本身就枯燥乏味、晦澀難懂,如果能在教學過程中運用游戲教學法,讓學生在游戲中理解知識,掌握知識,不僅能加深學生對所學知識的理解,而且能增強學生的學習興趣。初中階段的學生,無論是年齡還是心理的發展狀況都是很適合游戲法教學的。例如,在講授具體的句型結構的時候,可以把班級分成幾個小組,讓他們競賽造句。
(2)注重字母和音標教學
字母、音標是學好英語的前提,在學習過程中若是能把英語中的26個字母及英語音標與漢語拼音對比起來學習,就能讓學生輕易地掌握英語音標知識。例如,英語中的5個元音字母,其實就是漢語拼音中的5個常用單韻母。其實,漢語拼音正是在借鑒西方注音方法的基礎上形成的,英語音標的拼讀方法也類似于漢語的聲母、韻母的拼讀方法,幾乎都是元音和輔音的結合而讀成一個音節。只不過差異就在漢字是一字一個音節,而英語則會出現雙音節、三音節及其以上的單詞。教師在講解這些枯燥的語音知識時,如果能加入這些漢語知識的介紹,不僅能使學生感受到耳熟能詳,而且能激發學生的英語學習興趣。
(3)搞好詞匯教學
英漢兩種語言隸屬于兩種不同的語系,漢語是一種典型的表意文字,而英語卻是一種表音文字,兩者有著根本的區別。兩者間的構詞方法也有著很大的差異,漢語是靠詞的次序,主要是借助語法關系來構詞的,而英語是則是靠內部的語音形式,也就是內部屈折來構詞,因而英語單詞有著豐富的詞形變化。若能在詞匯學習中對比介紹這兩種構詞方法的差異,定能使學生事半功倍的掌握英語單詞的構成方法,也能幫助學生掌握正確的單詞記憶法,更加容易和深刻地記憶單詞。
(4)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發展學生的語用能力
預習習慣:預習包括詞匯學習,語句認知,語法現象的感知,翻譯句子等。通過預習,學生就能學會有目的的聽課,有助于改變過分依賴老師,獨立性差的被動局面。復習習慣:課堂末尾留一兩分鐘讓學生回味的時間,或有針對性的留一些口頭或筆頭的復習作業,以鞏固當天所學知識。閱讀習慣:糾正學生大聲閱讀(自己能聽到的標準)、指讀、回讀的習慣,這些習慣不利于提高閱讀速度,不利于培養學生用英語思維的習慣。側重培養發現具體細節,推算,推斷、推測作者意圖,找出文章主旨等能力。記筆記的習慣:是學生課堂學習的重要策略和技能。有利于鍛煉思維,提高捕捉重要信息的能力。有利于指引并穩定學生的注意力,克服大腦記憶的限制。做好隔行書寫,勤問多查,側重疑難點。錯題記錄本的習慣:便于集中質疑,是一個系統復習消化的過程。要及時整理,事后復習,不走過場。這些好的習慣會對學生終身學習發展提供幫助。
(5)充分體現學生的主體性和教師的主導性。
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充分發揮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積極因素和主動因素,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營造寬松和諧的氛圍,使學生敢于開口,樂于實踐。教師首先要用好課堂用語,盡量多說英語,盡可能用英語組織課堂教學。其次,要讓學生多聽。教師可以利用收音機、錄像機、電腦等現代化教學手段,通過聽英語歌曲、看電視電影和錄像等形式提高英語聽力。在英語聽說訓練中,不同年級的教學方法是不同的,對于低年級學生來說,教師主要指導學生進行情景對話,角色表演。
(6)仿真語境,展現口語交際的平臺。
英語對中國學生來說,有相當難度,其主要原因是缺乏良好的語言環境、缺乏英語原材料等。為了提高學生的交際能力,就要給學生提供能進行言語實踐活動的自然情景和教學情景。傳統的教學無法營造一種真實的語言環境,但多媒體能提供聲音、畫面、人物、情景、使學生置身于語言環境之中,產生一種需要運用英語的激情,學生由被動地接受信息轉化為積極參與語言交流,從而改變以教師為中心的傳統教學模式,為學生的口語交際提供了展示平臺。
總之,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可采取多種形式和手段來組織課堂教學,要做學生活動的引導者,教師的作用不是機械地教學生技巧,而要以授人以漁的思想為指導,適時有效的加以引導。要積極引導學生從事各種任務型教學活動,培養學生樂于合作探究、勤于思考的意識和習慣,盡量把學生從籠子里釋放出來,還學生天性,給學生自由,并給予一定的引導。
參考文獻:
[1]朱妍.初中英語語法教學問題及對策研究[D].東北師范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12.
[2]羅瓊.新課程改革背景下初中英語教學問題及對策研究[J].教育教學論壇,2013(36).
[3]尹航.淺談新課改下初中英語教學的問題與對策[J].吉林省教育學院學報,2013(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