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威
【文章摘要】
在我國經濟發展和現代化建設的過程中,會計制度為企業的規范,市場經濟的穩定作出了巨大貢獻,無論是事企業單位還是政府部門,都要將會計制度作為工作的重點。隨著我國經濟機制改革的不斷深化和“十二五”的落實,新的經濟形式對會計的發展提出了新的要求,會計改革面臨著新的挑戰。為了與國家經濟健康穩定可持續發展的總戰略相適應,在未來的會計改革中,也要就將“穩重求進”作為基本方向。會計制度的改革是一項綜合性的工程,要求全面考慮,統籌兼顧,在良好的環境中實現目標,本文就2013年我國會計改革面臨的新挑戰進行了分析,同時對未來會計發展展望提出了一些建議。
【關鍵詞】
經濟制度;會計準則;改革;展望
1 前言
隨著我國經濟體制的改革,特別是與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相適應的現代企業制度的建立,由原來的計劃執行主體變成了自主經營,自負盈虧的市場競爭主體。為適應企業獨立參與市場競爭的需要,國家賦予了企業充分的經營及理財自主權,使企業能根據市場情況自行決定供產銷的規模,結構和方向,自主籌資和投資,并在遵循國家有關法規的前提下,自行制定企業的收益分配方案。宏觀經濟環境的這種變化,必然要求對企業會計作相應的改革,改革的主要目的在于,適應企業參與市場競爭,提高經濟效益的需要,實現會計從核算型向管理型過渡,適應維護企業各利益主體經濟利益的需要,強化會計的監督職能。這些改革目的充分表明了會計與環境的關系,即環境變化要求進行會計改革,而改革后的會計必須適應新的經濟環境。會計改革目標的確立,必須從企業會計目標,會計改革目標與會計目標是相互關聯的兩個不同層次,其中,會計目標是終極目標,而會計改革目標則是終極目標的從屬目標,必須體現終極目標的要求。
2 我國會計改革過程中遇到的新挑戰
就目前國內外的情況來看,總的經濟形式呈現出不確定性,這是會計改革過程中遇到的最大挑戰,首先是國外經濟環境極為復雜和不穩定,歐債危機和美國次債危機給金融市場帶來的沖擊余波未平,使得在世界中具有影響力的經濟主體在宏觀政策的制定上總是搖擺不定,這就使得我國的對外政策也具有不確定性,進而給會計改革帶來了迷惑和阻礙;另一方面,由于石油、天然氣等資源價格的變化較為頻繁,使得國內企業的管理存在這不確定性,加大了會計工作的難度。其次,我國經濟受到國際環境的影響,特別是金融和匯率的影響,使得企業的面臨較大的財務風險,資金融通的成本也不斷增加,對外貿易遇到阻礙,這些都是會計改革勘待解決的問題。再次,我國財會制度的輻射范圍還不夠廣,中小企業的會計準則還不夠規范和完善,也是未來改革的重點。
3 未來會計改革發展展望
(一)對于會計準則要不斷的完善和落實
要不斷對新的會計政策進行優化和完善,使其指導和監管作用更加明顯,在對一些大型的上市企業的考察中可以看出,新會計準則的實施提高了企業發展的穩定性和可持續性,增強了企業的風險防范和規避能力,產生了巨大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在下一個改革階段,國家要對新會計準則的內容進一步的完善,一方面要對于一些空白領域作出規定,另一方面要提高會計準則在中小企業中的作用,對中小企業的財務和會計行為進行重點的規范。
(二)增強我國會計制度在國際上的參與度,使其成為維護我國經濟權益的重要手段
上文中提到,國際的經濟形式變化給我國會計發展帶來了挑戰,所以在未來的會計改革過程中,要加強同國際的聯系,在準則的制定上,要通國際基本準則相適應,避免在趨同性上發生矛盾和沖突。同時,要加強在會計理論上的研究,擴大研究成果,使準則的制定更加的科學,在國際上的影響更高,進而充分維護國家的利益。
(三)加強企業的內部控制
對于企業來說,在新的會計準則要求下,其要更加重視內部審計工作。企業應當積極主動的發揮其內部對于會計工作的控制和監管職能,端正財會員工工作態度,增強其負責態度和自律能力,采用企業內部審計的方法將企業內部各級部門給串聯起來,嚴格遵守內部審計規定以及內部監督規章制度,在各個工作開張的過程當中增加各級部門的相互聯系,以便實現部門之間的相互監督,不但是要各級部門之間實現相互監督,各級部門內的各個崗位也應該要能夠相互監督。
(四)實現信息化的管理
在新時代中,會計工作對于信息化管理的依賴性更大。信息時代拓寬了管理的技術手段,比如高效的辦公軟件、電子計算機、賬目編程系統以及網絡控制等,這些是新時代的技術成果,使用到會計體系中時,使得其管理變得高效、快捷和精確,而且使得現代管理模式發生 重大的變化,對體系具有明顯的優化和改良作用。傳統的會計工作,其重心是對企業的賬務進行記錄和計算,但是在信息時代的影響下,這種重心慢慢發生了轉移,會計師在企業中發揮的作用更多的體現在對于企業資源配置的優化,企業發展的方向,企業財務的綜合管理上,如何幫組企業更加穩定健康的運轉是當下會計師的工作重心。要實現會計工作的信息化管理,必須要全面建設我國的信息化系統,對于硬件和軟件的開發生產,制度的建立和健全,專業人員的培養都要積極支持。并且通過新會計準則對信息化的透明性和合法性進行監督和引導。
(五)提高會計隊伍的綜合素質
一方面要對工作人員的業務能力進行定期的培訓和考核,鼓勵創新思維,特別是要強化其對于突發事件的處理能力,要強化管理人員的道德培養,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念,防止違法行為的發生。另一方面,要加大在該領域的教育投入,建立專門的會計教育院校,擴大優秀財會工作人員的規模。
4 結語
綜上所述,可以看出,我國未來的會計改革的基本方向是在穩健的經濟政策指導下健康發展,雖然在新的形勢下,改革可能會遭遇挑戰和阻礙,但是只要在工作中抓住主要矛盾,統籌兼顧,在堅持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基礎上,不斷創新,完善和落實準則,提高國際影響,加強企業的內部控制,提高會計工作者的素質和能力,相信在我國的會計改革會朝著更好的方向穩定發展。會計改革是一項任重而道遠的工作,需要社會各界堅持不懈,共同努力。
【參考文獻】
[1]劉仲文.中國會計改革國際趨同以及新準則對凈利潤的影響趨勢——2006年企業會計準則主要改革辨析[A].廈門大學會計發展研究中心、廈門大學會計系、廈門大學財務管理與會計研究院.會計準則發展——第六屆會計與財務問題國際研討會論文集[C].廈門大學會計發展研究中心、廈門大學會計系、廈門大學財務管理與會計研究院:,2006:8.
[2]李孝林.普通高校培育學科特色的實踐——創建比較財會學科體系培養創新人才[A].中國會計學會高等工科院校分會.中國會計學會高等工科院校分會2005年學術年會暨第十二屆年會論文集[C].中國會計學會高等工科院校分會:,2005:4.
[3]陳信元,葉鵬飛,薛建峰.我國會計信息環境的初步分析[J].會計研究,2000,08:8-16.
[4]呂書明.探析財務會計的改革與創新[A].江蘇省南通市委、南通市人民政府.經濟生活——2012商會經濟研討會論文集(下)[C].江蘇省南通市委、南通市人民政府:,2012:1.
[5]喬元芳.我國會計標準改革的基本經驗和未來展望[A]..紀念會計改革與開放30年暨上海市會計學會成立30周年專輯[C].:,2009:8.
[6]王思睿.30年百舸爭流而今邁步從頭越——“湖北省會計管理工作座談會暨湖北會計改革發展30年研討會”綜述[J].財會通訊(綜合版),2008,12:1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