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曉明
【文章摘要】
人力資源管理的主要目標是培訓、激勵、評估員工,從提高員工業務知識與技術能力方面入手,讓員工快速適應崗位工作。而針對每一名員工的責任意識、工作能力與效率則是通過體現個人責任與擔當——績效評價的方式,來得到有效的檢驗。而人力資源管理保障體系是紀律執行率與獎懲,各個部門之間、員工與員之間,在相對獨立的空間內工作過程中,如何實現起到相互促進、相互制約,是人力資源管理有重要控制策略。
【關鍵詞】
供電企業;人力資源;管理與效率;控制策略
0 引言
隨著長葛社會經濟的發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長葛電網規模的不斷擴大;長葛市供電公司的人力資源需求也不斷增加,在冊員工人數增長緩慢,在現有的人力資源條件下,與上級供電公司的業務對口、輸、變、配網運行與維護、工程建設與管理等方面。需要通過提升素質、加強管理與考核,來保障工作的成效。 但實際存在以下兩個方面的問題:
(1)生產一線的變電檢修、高壓試驗、繼電保護、變電運行和調度與通信缺員問題,滿足不了電力運行與維護、檢修與試驗工作的需求。隨著電網的建設與發展,輸電線路和變電站的增加;電力調度與通信、輸變電檢修與試驗、變電運行與維護需要補充人員。
(2)生產一線人員年齡偏大化,技術會有斷層有危機;生產一線員工多數為復轉軍人和新進大學生,大學生在一線工作二年以后,就被調配至管理崗位,而學歷低的員工,一直在一線工作,雖然這部分員工積累了一些工作經驗,但理論和接受新技術的能力方面明顯不足;還有一員工年齡偏大,已經不再適應夜間值班和高空等作業工作。
加強員工的素質建設,是提高企業實力與外部形象的有效途徑,是“三個建設”加強的繼續和深化。隨著國家電網公司的“三集五大”持續性地推進和同業對標工作的持續深化,供電企業以員工專業素質提升平臺建設為抓手,努力提高員工的技能素質和創新能力,是破解當前人力資源管理中的熱點途徑,是提高工作效率的有效途徑。
1 專業素質提升平臺建設實踐
1.1 為員工搭建業務素質提升平臺,及時為員工“充電”
員工業務素質提升平臺,是對技能型員工接受新知識、新技術和新工藝的搭建的學習平臺,針對當前長葛電網的運行模式、運行狀況、溥弱環節,以突破技能和創新能力雙提升,從目標與制度量化、組織細化、資源優化,及時為生產員工“充電”,為員工專業素質提供新型的平臺。
目標與制度量化,是建立良好的秩序的保證,是各項措施有效實施的保證。建立《創新團隊學習培訓制度》和《促進青年職工崗位成才管理辦法》,明確了具體管理與考核的辦法,規范了員工學習與培訓的工作流程;目標是圍繞年度工作任務,提出的創新型工作目標,明確以提高員工政治、文明和專業素質,改進知識結構,提高成果轉化與應用為基礎,引導員工樹立“思想爭先、工作率先、業績領先”的觀念,致力于打造“企業科學發展與員工素質提升”的聚精英、樹品牌、創效率、促發展的新型學習氛圍。
組織細化,就是在建立創新工作室領導小組的前提下,由專業技術的管理人員指導員工的學習工作,關鍵是要了解和掌握員工對當前班組工作的中,自己對所掌握的技術知識還“缺什么、學什么、怎么學”,對這些動態性的問題掌握以后,管理人員按照管理的職能、學習計劃和方案制訂出具體的學習內容,讓員工能夠感受到所學習的內容,正是工作中需要的知識,讓他們從“要我學習向我要學習”的方式上轉變;管理人員就能夠從始到終進行細化性的管理,來達到學用效果的作用。
資源優化。為了學習平臺充分發揮作用,保證員工技能和創新學習效果,資源配置:一是從軟件方面配有技術顧問型的指導人員。由變電運行與維護、變電檢修、高壓試驗、繼電保護、線路運行與檢修、計量專業、遠動通信等專業的顧問團隊。針對知識領域和工作中的技術型難題,給予及時性的輔導和指導。二是硬件方面設置專業實訓基地和開展技術比武,按照運行的原理設置運行中的常見性問題和故障,通過仿真性的演練和技術比武活動,從實戰中得到提高。
2 專業技術素質提升平臺與工作沖突問題的破解
2.1 專業理論知識與實際操作中的安全
針對員工在進行專業理論性知識的學習中,往往是注重知識性的灌輸,而忽略了安全知識的接軌,尤其是《電力安全工作規程》的具體要求如何與技術性理論知識的接軌,有很多人在學習知識過程中,對如何與安全知識并軌產生出疑問;若是進行了一個時期的專業理論知識的學習,再進行相應的安全知識學習,讓他們感受到的是技術與安全怎么是分開的。針對電氣系統、設備的結構、運行原理等技術理論知識,與安裝調試、運行維護、檢修與試驗等技術標準和安全規定結合到一起,進行全面的培訓、學習,讓員工在學習過程中,從理論知識、技術標準和安全規定能夠獲得受益,并能夠在具體工作中起到實用的價值。
2.2 工作時間與學習時間之間的關系
在對員工安排技術培訓、比武和科技創新等項目的開展時,員工學習時間增多了,而對工作的時間減少了,在某種程度上,造成班組工作人員不足,出現了工作時間與學習時間的沖突。
怎樣通過有效的方法,來消除工作時間與學習時間的沖突;是人力資源培訓學習要克服的主要問題,即要有序安排技能培訓、技術比武和創新工作,不不能夠影響班組正常生產工作,在圍繞電網工程建設、安全與生產、經營與服務等專業領域的實際工作開展的情況,充分征求班組的意見,在工作任務相對較輕的時段,將技能培訓,技術比武,管理、技術、服務創新和技術革新等活動穿插進來,以辦短期的培訓活動,達到學習工作互不影響;全面保障學習與工作兩促進的效果。
2.3 學習內容與學習的效果鞏固與持續漸進
人力資源培訓學習的工作,是進一步提升企業現有人才素質與全面推進工作效率的有效途徑,有許多員工參加了不少這樣或那樣的專業技能培訓,但學習內容、授課方式與接受情況上效果不好;有一部分參加培訓的員工,甚至出現了參加學習就不知道是學得什么?對工作能起到什么促進的作用?針對這種問題的出現,究其原因一是企業對培訓學習的重視程度與投入的師資力度還有差異性,有的只圖形式或為了完成年度的培訓任務;而有的只是單純性的晉升式學習與考試;二是有的培訓機構舉辦專業技能培訓活動,純屬營利性的目的,來參加培訓學習的人員,只要把錢交了,員工的學習成績也就是合格的;三是受各種因素的干擾,認為學習是一種形式主義,學了用途不大,導致部分員工學習的積極性不高。
針對上述的各種情況,企業培訓應當建立培訓教育成效與實際工作績效管理一體化機制,把培訓與成效、工作與應用、工效和獎勵(升職)結合起來,讓員工能夠看到學與不學、形式主義與實用主義本質上的區別;只有這樣才能夠讓培訓教育工作成為企業人力資源管理的重要支柱,有助于創造出員工樂于參加學習培訓教育的氛圍,而有利于促進企業的良性發展。
3 結束語
通過建立和完善培訓機制,以激勵方式促進員工自覺學習,是提升員工工作效率與效果的良好途徑,不僅能夠讓員工以自己的真才實干為企業的發展體現自己的助力,還是員工自我提高的機會;讓每名員工通過學習和實干成為企業需要的綜合型人才。總之,處在這個時代供電企業的人力資源管理,在不斷創新管理模式的同時,還要清醒地認識到擺在面前的困難,要全面結合企業的實際情況,優化人力資源配置提升勞動效率為企業的發展服好務,才能保障企業長久發展。
【參考文獻】
[1]石錦秀 陳加洲 馬新燕“企業人力資源效率的影響因素研究”《企業活力》2012.9
[2]劉國鋒“淺談傳統大型企業人力資源管理效率的提高”《東方企業文化》2012.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