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斌斌 南力非
【文章摘要】
近年來,中國經濟快速增長,作為先行產業的電力工業得到了前所未有的迅猛發展,全社會的用電負荷顯現出了高速增長的勢頭,電力已經成為國民經濟建設和人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能源,電能在國民經濟生活中的地位越來越重要。電力企業只有保證電網運行的可靠性與經濟性,才能提高電力企業的整體實力,才能滿足人民的用電需求。因此,如何合理編制運行方式,提高電網的經濟性與可靠性是電力部門面臨的重點問題。
【關鍵詞】
電網;運行方式;經濟
1 當前電網運行中存在的問題
1.1 氣候等環境因素的影響
如果遇到大風、雷雨、暴雪等天氣,容易導致線路跳閘、木體受損、接地故障等,這些都會影響線路的正常運行。另外,地形變化、交通碰撞、偷盜電力設施等也對電網安全運行造成威脅。
1.2 運行管理方面的因素影響
1.2.1電氣誤操作
電氣誤操作即電力系統電氣誤操作,一旦發生誤操作,將會導致人身觸電事故和電氣設備的損壞,將會威脅生命安全和造成財產損失。
1.2.2防誤裝置管理不到位
沒有健全的防誤裝置的運行規則,即便有,在實際操作中也不會認真執行。
1.2.3運行管理不到位
一是巡視不到位,巡視人員技能不高,缺乏責任心。二是消缺不及時,消缺管理流程不清晰,無法認真落實責任考核制度。
1.3 電網的內在因素
電網在實際運行中,會出現各種各樣的事故,而由于設備故障而導致的電網事故超過了一半。設備陳舊、性能落后、長期滿負荷運行等因素都給電網的安全運行帶來不良影響。
2 如何解決電網運行中存在的問題
雖然電網運行中存在各種由不同原因導致的問題,但是最關鍵的問題是要合理編制
運行方式,提高電網的經濟可靠性。
2.1 針對氣候等環境因素所引發的事故采取的預防措施
可以針對電網所處的地理環境,建立行之有效的預防手段和措施。
2.2 運行管理方面采取的措施
可以加強對作業人員的培訓,積極推廣和應用計算機及信息技術。
2.3 合理編制運行方式,提高電網的經濟可靠性
2.3.1合理編制運行方式
數據準確、內容全面、分析透徹、操作性強是運行方式的基本要求,要做到合理編制運行方式要掌握好以下幾點:首先,各地區所報送的原始資料必須準確,其中包括新設備投產計劃、各電廠報送的發電檢修計劃、各地區調度所報送的地區電力與電量預計、省局計劃處制定的電力生產計劃等,只有這些資料準確無誤,編制的依據才可行,年度運行方式的準確性和可操作性才高。
其次,我們要盡早地開展相關的工作,必須在年前就把有關的工作內容傳達給各級工作人員,這樣才能保證下一年度的工作順利進行,保證年后人民的用電。從四月份開始,電網工作人員就要開始收集下一年的電網新設備投產資料,在收集完資料后,需要制定完整的、可行的、穩定的計算大綱,制定完計算大綱就要開始進行相關的穩定計算工作。這樣提早做好準備工作,才能保證電網的安全運行。在開始計算工作的同時,電網工作人員需要在七月份左右全面展開運行方式的編制工作,十月份就需要完成運行方式編制工作的初稿,完成初稿后需要遞交到調度局修改、討論,將初稿修改后還需要再遞交到省局讓領導進一步討論、修改。只有在制定編制工作時就做到精益求精,才能保證編制工作的穩定進行。十月下旬需要完成運行方式編制工作的定稿,十一月上旬必須完成印刷工作。這樣電網工作人員才能保證向網局及時提交印刷好的準確穩定的下一年度的運行方式。
再次,電網工作人員應該盡可能保證運行方式的可操作性,必須制定可行有效的運行方式和運行規定。在運行規定中,應該對有關無功電壓、安全穩定、經濟運行等方面做出明確規定,這樣才能保證工作人員在工作中有工作根據。制定運行方式時,必須把發電設備的大修計劃寫入其中,只有發電設備安全穩定,電力才能保證安全。制定的運行方式和運行規定不但要能夠在工作中順利執行,還要具有一定的嚴肅性和可操作性,不能只是一紙空文,更不能只是擺設,工作人員必須嚴格按照電網運行規定進行相關操作,保證電力的安全穩定。
最后,在運行中必須全面分析運行方式在電網運行和建設中的作用。要做到全面分析電網的狀況,找準電網運行和建設中存在的問題,針對可能存在或者已經存在的問題提出保證電網安全和經濟運行的有效措施。更重要的是,要提出對保證電網安全穩定運行的可行建議與意見,這樣才能防患于未然。
2.3.2提高電網經濟可靠運行
首先,選用發供電設備時,要選用技術先進,便于維護的設備,只有保證電網運行中基本硬件的可靠安全,才能保證設備運行的可靠性。減少故障發生的幾率也是極為重要的,這就需要電網工作人員在設備運行過程中注意對設備的維護工作,所以需要加強對操作人員的培訓工作,防止工作人員操作不當引起故障。
其次,在電能輸送的過程中,對輸電系統的結構要盡可能優化,保證接線合理性。通過提高輸送電能的效率來促進電網運行的經濟性,可以優化輸電線路從而使功率損耗盡可能減小,使輸送效率盡可能提高。
再次,在電網運行之前就應該做好運行計劃的制定工作,全力以赴保證電網安全穩定運行,結合電網的運行情況,制定并貫徹切實可行的計劃,對電網的容量做具體詳細的了解,根據實際電網容量做出充足的準備,滿足電網運行的可靠性與經濟性。
最后,要合理配置繼電保護裝置,要保證高低壓用電設備的熔絲保護和保護整定值完好配合。當電氣設備發生故障時,可以用保護裝置迅速切斷故障,使事故影響盡可能減小。
3 電網運行方式對供電可靠性、經濟性的影響
提高電網運行的經濟性,實現對電網的經濟運行評估,不僅是電網運行實際生產的需要,也是目前國家電網建設智能電網的需要。電力系統的運行是電網運行方式中的重要環節,在電力系統的運行方式中,不同的工作區域負責不同的工作內容,其中任何一個工作區域的工作質量都會影響到整個電網的運行質量。所以,只有的電網運行方式合理,供電的可靠性和經濟性才有保障。合理的運行方式,可以降低電路的損耗,降低設備故障所引發的損失。所以,根據實際的電網運行情況制定出合理可行的運行方式,才能滿足電網的可靠性和安全性,為我國的經濟建設創造良好的環境。
4 結論
我國經濟快速發展對電能的需求不斷提升,提高了電能運行的可靠性才能保證經濟建設的穩定運行。為了保證電網運行的可靠性與經濟性,電網工作人員必須認識和了解電網的全年整體情況,使從事電網工作的人員對電網全年的運行情況胸中有數。要明確各單位為保證全網安全、經濟運行所必須完成的電網工作任務。
【參考文獻】
[1]康紅艷,葉偉.合理編制運行方式 提高電網經濟可靠運行[J].科技創新與應用.2013-12-18
[2]杜貴和,王正鳳.電網經濟運行評估與優化[C].第六屆電力工業節能減排學術研討會論文集.2011-06-28
[3] 覃蕓,張思寒.電網經濟運行分析及措施[J].黑龍江電力.2009-1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