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妍
【摘要】高職院校圖書館開展社會服務是社會發展必然趨勢。本文陳述了高職院校圖書館開展社會服務的必要性和優勢,指出了高職院校圖書館開展社會服務的三個途徑以及在社會服務中需要解決的幾個問題。
【關鍵詞】高職院校圖書館 社會服務
【中圖分類號】G25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4)11-0020-01
一、高職院校圖書館開展社會服務的必要性
大學圖書館作為高等學校的文獻信息中心,是為學校教學和科研提供服務的學術性機構,也是學校信息化和社會信息化的重要基地。因此,圖書館在為本校教學、科研、管理服務的同時,也有責任、有義務向社會讀者開放,為地方政府科學決策提供信息參考,為社會政治、經濟文化事業提供多樣化服務,即高等學校圖書館社會化服務。高職院校作為高等學校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其圖書館也有著責任和義務向全社會提供自己的資源(包括信息資源與物質資源)和服務。
二、高職院校圖書館開展社會服務的優勢
1.資源優勢。高職院校以服務區域經濟為己任,依據地區產業特點及行業人才需求設置專業,并根據本地產業優勢建設學校的重點專業。圖書館的館藏建設是以專業設置為標準,以重點專業為文獻收藏重點,由此形成了獨有的館藏優勢和館藏特色。
2.模式優勢。地方公共圖書館以文化傳播和知識普及為己任,其服務對象的廣泛性決定了館藏特點的綜合性、普及性以及對地方企業這種特定對象深度服務的不足。研究型高校圖書館科技文獻門類齊全、專業性強、從業人員學歷構成高,開展范圍廣泛的社會服務優勢明顯,但就滿足地方企業的需求而言,資源構成的針對性不強,學校同地方企業之間因缺乏密切而穩固的長期合作關系,服務也常常不能到位。然而,校企合作、工學結合人才培養模式是高職教育區別于其他教育類型的最鮮明的特點。這種獨特的人才培養模式以及由此帶來的校企間的“近親”關系猶如在二者之間架起一座橋梁、搭建起一個平臺,為高職院校圖書館走出校園,開展企業信息服務提供了現成的通道和捷徑。
三、高職院校圖書館開展社會服務的途徑
毋庸置疑,高職院校圖書館利用資源優勢向社會公眾辦理借書證,提供圖書、期刊借閱和上網查詢資料等服務,是向社會提供文獻信息服務最基本、最直接的方法,然而這種傳統的圖書借閱服務受很多硬件條件限制,而且會增加校園安全隱患。所以,圖書館應充分利用豐富的數字資源、先進的網絡設備和人才技術優勢,開通網上服務通道,將電子文獻資源向社會開放,既不受時空以及復本量的限制,也不必擔憂校園安全問題,在對社會服務的內容與方式上以開展遠程數字服務、館際互借與原文傳遞、信息素養講座為主,保證社會服務工作長遠健康地發展。
1.開展遠程數字服務
利用圖書館網站,為遠程讀者提供一體化服務,允許遠程讀者訪問本館的數據庫資源,并設置學院的精品課程、課件視頻、特色文化等板塊,同時在本地提供信息檢索、下載數字資源服務,為遠程讀者終身學習提供條件和幫助。
2. 館際互借與文獻傳遞服務
高職院校圖書館可以和公共圖書館、社區圖書館建立館際互借關系,采用館際互借的方式為讀者提供所需要的文獻信息資源。文獻傳遞服務是圖書館之間或圖書館與其他文獻情報機構之間,相互利用對方文獻信息資源來滿足用戶需求的一種資源共享方式,文獻傳遞的內容可以包含:為校外讀者復制及傳遞本館的原文文獻;為校內外讀者向國內其他高等院校圖書館或文獻提供機構請求提供原文文獻復制及原文傳遞服務;為校內外讀者向國外的高等院校圖書館或文獻提供機構請求提供原文文獻復制及原文傳遞服務。文獻傳遞的方式有:E-mail、郵寄、自取等。
3.開展用戶信息素養教育
為了培養社會用戶的信息意識和信息能力,幫助用戶掌握網絡環境下獲取文獻信息的方法和技巧,高職院校圖書館可定期舉辦專題講座,開展有關知識與能力的培訓,包括如何正確有效地使用圖書館資源、如何快速準確地獲取所需文獻、如何利用網絡工具檢索、查詢和下載網上信息等。對區域內中小學及企事業單位圖書管理員進行理論輔導和業務培訓。面向社會開設文獻資源檢索課,普及文獻檢索知識,幫助讀者提高檢索文獻和利用信息的技能,縮短檢索時間,提高檢索效率。通過開展社會讀者信息素養教育,擴大圖書館的社會影響力和知名度,樹立良好的社會服務形象。
四、高職院校圖書館開展社會服務需注意的問題
為了能使圖書館的社會服務工作惠及四方并且穩定、高效、持續開展下去,高職院校圖書館需要很好地解決以下幾個方面的問題:
1.觀念與服務理念的更新
在開展社會服務的探討中,首先應該對高職院校圖書館的一些老的理念進行更新,如無需糾纏于圖書館資產和資源是“誰的”。圖書館生存和發展的生命力在于“舍得”;圖書館資源要“藏與用”并重;同時,圖書館服務于社會公眾要注重“文化建設與多功能開發”;服務對象的增多與服務內容的開放,也許“麻煩”了圖書館員自己,但應注意到圖書館員的專業及熱情,卻能贏得社會更廣泛階層的認可和肯定,從而獲得更高層次的發展。
2.注重法律程序和保障機制
高職院校圖書館的社會服務并不是盲目地開展,而是必須在開展之前與過程中努力地建立合理的機制保障。如尋求地方政府、企事業主管部門的支持,獲取企業的相關信息,力爭成為行業性、區域性的科技信息中心,打破隸屬行政關系的禁錮,突破單一來源的經費人員保障機制,實現可持續發展。
3.健全管理體制與自主性
在開展社會服務的進程中,高職院校圖書館還應遵循圖書館事業發展的規律性,在將來可能頒布實施的《圖書館法》或規章范圍內,更新或健全圖書館管理體制,增強圖書館專業委員會或讀者自律委員會等機構的決策機制,使圖書館有更多的自主發展空間。
4.建立健全安全保障和應急處置機制
高職院校圖書館還應多方協同,建立應急機制,提高維護維修、查危排險、防范意外事故和治安事件的能力和處置效果。
在信息化時代的今天,高職院校圖書館在不斷升級換代,但與此同時多種多樣便捷的知識信息渠道傳遞已使高職院校圖書館讀者服務做出新的探索實踐勢在必行,固步自封將不可避免被邊緣化。因地制宜,立足于市情、校情、館情而實現對社會公眾的服務是大有可為的。
參考文獻:
[1]肖燁.高校圖書館社會服務的思考.圖書館,2011(4).
[2]劉云英.拓展高校圖書館社會服務職能的途徑探討.晉圖學刊,2011(7).
[3]唐元華.推進高校圖書館社會服務需要理順的幾種關系.湖南科技學院學報,2011(1).
[4]黃玉蘭.高職院校圖書館社會服務的創新與實踐.重慶科技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