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摘要】
文字是人類文明的重要標志,文字的產生和演變見證并記錄了世界文明的發展歷程,研究古文字對人類了解其歷史足跡具有重要意義,而古文字在從古到今的發展歷程中存在著多種形體的演變,研究形體特點對于古文字考釋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因此本文在介紹了古文字考釋與形體特點的基礎上,從三個方面對形體特點在古文字考釋中的重要性進行了詳細分析。
【關鍵詞】
古文字;形體特點;考釋;重要性
1 古文字考釋與形體特點
1.1 古文字考釋
通俗來講,古文字考釋就是識字,而構成一個字的三要素為形、音、義,因此,古文字考釋也應該從這三要素入手,通過不斷積累有用信息,逐漸認識需要考釋之字的字形、字音與字義。關于字形線索,可以從古文字資料中,或者是字書中相同或相近的字和偏旁中尋找,也可以根據古文字形體變化規律來研究;關于字音線索,可以通過形聲字聲符、表意字上用于追加或改造而形成的注音符號來探究,也可通過古書、古文字資料中的通假性質的異文來研究;關于字義的線索,可以借助表意字的構造進行分析,也可以通過辭例的比較、相關文獻及古文字資料進行比較對照研究。
1.2 形體特點
關于文字形體特點,主要包含字形與字體特點兩方面的內容,本文在研究中側重于字形特點。簡單來講,古文字形體特點主要是指古文字在形體變化過程中表現出來的特點,主要涉及兩方面內容,一是具體古文字形體變化采用的方式,也就是說通過增省變化,或者是筆畫變化的方式變化古文字形體;二是具體古文字形體變化的程度,也就是說在形體方面輕微或者是劇烈的變化。形體特點與形體演變規律不同,后者主要是研究形體變化的規律性上的差異,而前者是以具體文字為出發點,主要研究古文字形體變化及其變化程度。
2 形體特點對古文字考釋的重要性
2.1 重要性分析
筆者結合自身學習經驗,將形體特點在古文字考釋中的作用總結為如下四點:
第一,通過古文字的形體特點,可以為我們研究同一個字的不同形體搭建一座橋梁,并以此為依據來研究異寫字與區別字字形相同或相近的不同的字,從而為幫助我們研究具體的古文字考釋。
總體來講,古文字在形體上的變化時循序漸進的,是可以追尋其變化蹤跡的。在歷史考證的基礎上就不難將大多數的古漢字變化情況進行描述,但是,在古文字漸變的過程中也會有突變的情況,或者是在長期的漸變積累下導致突變,那么此時若在研究中無法找到其演變的中間環節,就不容易將形體不同的同一個字聯系在一起。另外,古文字是通過各種不同的方式進行演變的,若一個字在演變的過程中只采用了不多于兩種的演變方式,那么就不難認識這個字,但是若這個字在演變過程中是通過多種不同的方式分別或者是同時進行演變的,那么這個字不同寫法的形體差別就會比較大,這時就很難將其與其他的字聯系在一起,進而很難認識這個字。古文字的形體變化是非常復雜的,一個字從古到今由于受到各種形體變化方式的作用會形成各種不同的形體,但是人們至今保留下來的也不過只有一兩種,而很多人就習慣性的認為這就是古漢字演變的整個過程,忽視了除了這一兩種形體之外的其他形體變化,這也為古文字的考釋增加了難度。因此,研究者在熟悉古文字形體特點的基礎上,擺脫思維定式的影響,合理運用形體特點為古文字考釋提供線索。
第二,古文字考釋最根本的方法就是歷史比較法,而形體特點能夠有效的推動歷史比較法的深入發展。在古文字考釋過程中采取歷史比較法,實際上就是在古文字形體變化規律的基礎上來認識差別較大的異寫字之間的不同形體,因此古文字形體特點在考釋過程中占據重要地位。
通過對古文字形體特點的熟練掌握,可以讓人們更加深入的認識古文字的形體變化過程,在不斷的研究與總結中還可以發現古文字形體變化的新特點與變化規律,歷史比較法在古文字考釋中是一個功能強大的工具,讓我們能夠合理的認識字形差距較大的異寫字之間的形體變化。
第三,通過對形體特點的研究,可以更好的樹立科學的古文字形體觀與古文字考考釋觀。在古文字考釋過程中,通常會利用字形與辭例,二者同為古文字考釋在不同角度的依據,多數情況下是一致的,但是不排除二者之間也存在矛盾的一面,如某個字從字形上來看是甲字,而從辭例上來看又是乙字,那么此時究竟是以形體為主,還是以辭例為主就成了研究者開始爭論的話題。在早期堅持采用以形體為主進行考釋的研究中,通常會將這個字釋為甲字,從而否定從辭例上將其釋為乙字的看法,而很少有人將其先釋為乙字,再來解釋為什么她會與甲字很相近,這種觀念是不完全正確的。從辭例的角度進行古文字考釋,實際上就是通過文義推勘法和文獻對照法等方法來研究古文字,并在考釋過程中起著重要作用。在文義推勘與辭例進行比較分析的基礎上,能夠幫助我們認識形體差別較大的異寫字,同時還能夠幫助我們認清盡管是形體相近或相同卻并不是同一個字,而這種難以通過直觀方式來認識的古文字是很難讓人們接受的,有時加之文字資料的缺乏或者是不夠精密,還很可能造成判斷錯誤,但是不能因為這種失誤,就否定以辭例為主進行研究,這是一種片面的唯心主義觀,從文義推勘法與辭例的角度來判斷字形上存在較大差異的兩個字為同一個字是一回事,而對他們的形體演變過程進行解釋又是一回事,不能因為后者影響前者的判斷,因此,研究者應多加重視文字的形體特點,從而更好的解決形體差別較大的異寫字之間的演變,以此為依據便可以合理的認為形體差別較大的兩個字或者幾個字為同一個字。如此看來,在熟練掌握古文字形體特點的基礎上,運用文義推勘法與辭例來考釋古文字具有重要作用。通過形體與辭例兩個角度進行古文字考釋并不存在沖突,二者應當是相互融合的,應當樹立正確的樹立科學的古文字形體觀與古文字考考釋觀。
2.2 研究中的注意事項
筆者認為在認識到通過形體特點對古文字考釋進行研究的重要性的基礎上,還應注意以下三點:
第一,在確認某個字的形體特點時,需要具備文義、字音或者是異文等關鍵性證據,謹記不能無憑無據隨意推測;
第二,古文字的形體演變是十分復雜的,因此不能孤立的看問題,要科學、合理的進行聯系;
第三,努力尋找相關形體的字形演變關系,不得單純運用通假等方式簡單推測。
3 結論
總之,古文字形體變化是非常復雜的,而形體特點又對古文字考釋具有重要作用,因此,研究者在考釋古文字的過程中,應當將形體特點作為首要考慮因素,并全面、完整的認識古文字形體的演變,切忌運用慣性思維簡單的推測研究。
【參考文獻】
[1]陳世輝、湯餘惠:《古文字概要》,福建人民出版社,2011-04。
[2]洪賜.《古文字考釋通假關係研宄》,福建人民出版社,2008-09
[3]黃德 .《古文字考釋方法綜論》,《文物研究》第六輯,黃山帥社,1990-10
[4]高明.《中古文字通論》,北京大 出版社,1996-06
【作者簡介】
李曉珊,女,1974年,山東省臨沂市,講師,漢語言文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