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學沒多久,我發(fā)現(xiàn)兒子回到家老是無精打采,甚至有時連作業(yè)都不愿意做,細問之下,原來他被老師‘罷官了。”何女士告訴記者,兒子上一年級,上學期被老師任命當了班長,興奮了好一段時間,但這個學期因為班干部改選,兒子沒官當了,情緒非常低落。 于是,何女士就以和老師溝通孩子教育問題的名義,請兒子的班主任吃了頓飯,幾天后兒子還是如愿以償?shù)禺斏狭烁卑嚅L。隨后何女士又特意給班主任送了點土特產(chǎn),以示感謝。
其實,像何女士為孩子“跑官”的家長不是少數(shù)。從幼兒園、小學,到大學,均不缺乏為孩子“跑官”的家長身影。因為不少家長認為只有孩子當上“班干部”,才能引起老師的重視,同學的尊重,更有機會被評為區(qū)級、市級三好學生,便于將來升學。中國孩子“官癮”有多大?調查顯示,北京9 成小學生想當班干部。深圳有八成孩子明確表示,希望能當上班干部,哪怕是小小一名組長或科代表。班干部資源是有限的,出現(xiàn)“跑官要官”,也就不奇怪了,有些班主任為了滿足家長和學生當“官”的愿望,甚至出現(xiàn)“全民皆官”的荒誕現(xiàn)象。
摘自《南方都市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