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海峰
[摘 要]知識分子是一個歷史的文化的范疇,作為一個社會階層,對人類歷史做出了自己的貢獻。馬克思恩格斯對知識分子進行了唯物主義的闡述與分析,在肯定知識分子歷史作用的同時,也對知識分子自身的不足做了科學的分析與評價,并對知識分子的培養與教育提出了極富智慧的思考。本文就從知識分子的歷史屬性與階級屬性及其轉變,知識分子自身不足以及如何克服等方面進行分析。
[關鍵詞]馬克思;恩格斯;知識分子
[中圖分類號]A811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9 — 2234(2014)04 — 0010 — 02
馬克思主義唯物史觀認為知識分子是社會發展到一定階段的產物,知識分子是社會分工的產物即體力勞動和腦力勞動的分工。知識分子的基本特征是“腦力勞動者”,他們在人類歷史發展過程中發揮了不可磨滅的歷史功績。馬克思、恩格斯可算是典型代表,他們創立了科學社會主義學說,揭示了資本主義社會發生、發展以至最終滅亡的客觀規律,號召無產階級充當資本主義的掘墓人,敲響舊制度的喪鐘。作為無產階級革命導師的馬克思恩格斯,起初并非來自無產階級,而是知識分子,知識分子是社會的自我批判力量和大眾的代言人。馬克思恩格斯沒有囿于對知識分子概念的簡單詮釋,而是用辨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的觀點對知識分子進行了歷史的、客觀的評價。
一、知識分子的歷史性屬性和階級屬性
“全部人類歷史的第一個前提無疑是有生命的個體的存在”。①有生命的個體不是一般意義的生命個體,而是“一些現實的個人”。這些現實的個人又是處在一定的社會關系之中,隨著現實生產力和生產關系的發展,人類社會內部出現了分工,知識分子作為腦力勞動的代表正式出現在人類歷史中,承擔了歷史賦予的責任。知識分子階層不是從來就有的,是在生產力逐漸發展的歷史過程中產生的,是歷史發展的產物。在《德意志意識形態》中,馬克思說過:“分工也以精神勞動和物質勞動的分工形式在統治階級中間表現出來,因此在這個階級內部,一部分人是作為該階級的思想家出現的,他們是這一階級的積極的、有概括能力的玄想家,他們把編造這一階級關于自身的幻想當作自己主要的謀生之道,而另一些人對于這些思想和幻想則采取比較消極的態度,并且準備接受這些思想和幻想,因為在實際中他們是這個階級的積極成員,很少有時間來編造關于自身的幻想和思想。”②分工的發展導致了腦力勞動與體力勞動出現分化,而腦力勞動者又被視為知識分子的代表。分工的出現并導致階級分化后,生產資料的占有權僅僅屬于資產階級,他們在掌控生產資料的同時,也控制了屬于自己階層的知識分子,同時要求這些知識分子站在他們的立場為其服務,使得知識分子具有了資產階級的屬性。這正是統治階級的思想在每一時代都是站統治地位的思想。資產階級占有統治地位的物質力量,同時也占統治地位的精神力量。“資本主義生產方式的特點,恰恰在于它把各種不同的勞動,因而也把腦力勞動和體力勞動,或者說,把以腦力勞動為主或者以體力勞動為主的各種勞動分離開來,分配給不同的人”。③因此在分工出現后,知識分子自然也就具有資產階級的階級屬性了。
二、資產階級知識分子向無產階級轉變的階級屬性
知識分子作為一個特殊的階層,起初是分屬于資產階級、無產階級、小資產階級和農民階級。由于資產階級占有物質生產資料,資產階級的知識分子也就必然會竭力為其服務。隨著資產階級內部矛盾的激化和無產階級力量的逐步發展壯大,再加上無產階級革命運動的發展,導致了資產階級內部發生分化,一部分資產階級知識分子向著無產階級方面轉化和靠攏就成為必然。雖說知識分子是有階級屬性的,然而他們的階級屬性并不是說永遠保持不變,而隨著生產力的進一步發展,經濟地位、世界觀的變化,也發生改變的。經濟地位的不穩定是他們發生變化的根源所在。隨著知識分子階層知識的不斷更新,資產階級與無產階級之間斗爭以及對知識分子的爭奪日趨激烈,這樣的話資產階級知識分子向無產階級立場的轉變也就變得越來越明顯了。“最后,在階級斗爭接近決戰的時期,統治階級內部的、整個舊社會內部的瓦解過程,就達到非常激烈、非常尖銳的程度,甚至使得統治階級中的一小部分人脫離統治階級而歸附于革命的階級,即掌握著未來的階級。所以,正象過去貴族中有一部分人轉到資產階級方面一樣,現在資產階級中也有一部分人,特別是已經提高到從理論上認識整個歷史運動這一水平的一部分資產階級思想家,轉到無產階級方面來了”。①
社會生產力的進一步發展,社會分工的進一步加強等因素也是促使資產階級知識分子發生轉變的另外一個原因。“工業的進步把統治階級的整批成員拋到無產階級隊伍里去了,或者至少使他們的生活條件受到威脅。他們也給無產階級帶來了大量的教育因素”。②然而這個轉變是一個過程,痛苦在所難免,但總的發展趨勢是人類社會進步的方向,是向新興階級的領域流動。資產階級知識分子向無產階級的靠攏,不僅可以壯大無產階級知識分子的隊伍,還可以增強無產階級知識分子隊伍的文化素質和科學涵養。在《致奧·倍倍爾》的信中,恩格斯說:“我很高興獲悉,在有技術素養的人中間,現已對我們表現出如此的好感。……他們向我們靠攏這個事實本身,卻是事態日益成熟的標志”。③
三、知識分子自身存在不足
知識分子主要從事精神生產活動,同那些專門從事物質資料生產的工人來說,不可避免具有脫離群眾、脫離實際的幼稚病,甚至會出現自以為是、狂妄自大,這就使得一部分參加無產階級革命運動的知識分子往往對自己的才能缺乏客觀的估計。恩格斯在致弗·阿·左爾格的信中,針對一部分“文學家”的爭吵時指出:“這些自負的文學家,企圖用強力來使自己的自大狂得到滿足,竭力搞陰謀,賣弄聰明,因而給黨的領導增添許多麻煩和苦惱,也引起了比他們所應得到的大得多的憤慨”。④ “小農和那些惹人厭煩的聰明絕頂的有教養的人,將是最大的障礙,這些有教養的人對每一件事情越是不懂,就越要裝出一副無所不知的樣子”,⑤把一部分資產階級分知識分子的形象描述的栩栩如生。馬克思恩格斯深信因自己的不足而給工人帶去不好的東西就是一種“犯罪”,偏偏有一些不重視實際、對理論也是淺嘗輒止的人卻“敢作敢為”,結果誤了自己,同時也害了別人,完全不利工人階級知識分子的健康成長。
四、知識分子應該虛心向工人階級學習
知識分子怎么樣才能夠克服自身的局限性呢?這就是要求知識分子深入工人中去,克服脫離群眾、脫離實際的局限。馬克思恩格斯自然而然是這方面的最好榜樣。尤其是恩格斯,他的《英國工人階級狀況》一書,在共產主義運動史上第一次全面研究工人階級生活、工作狀況的圖書,書中詳盡真實的反映了英國工人階級的苦難和斗爭,展現了他們對美好未來的追求。恩格斯本人就是抱著主動向工人學習的目的而深入工人之中,通過親身的觀察和體驗,獲得了大量可靠詳盡的信息,在此基礎上撰寫出了寫出了這部輝宏巨著。這就充分說明了不管是工人階級還是知識分子,只有俯下身子,真正到現實中去,把理論與實踐相結合起來,才能打掉自己身上缺陷,也就是“應當參加工人階級的一切真正的普遍的運動,實事求是地考慮運動的實際出發點”而“不要硬把別人在開始時還不能正確了解,但很快就會學會的一些東西灌輸給別人”。總的說來,知識分子需要向工人學習的地方,遠比比工人應該向他們學習的地方要多得多。
在階級的社會里,知識分子的世界觀不可避免的具有階級性。資本主義社會中的知識分子大多數出身資產階級的家庭,受的是資產階級的教育,必然或多或少地受資產階級世界觀的影響,產生出各種不同的非無產階級知識分子的思想。為了使“那些出身于貴族和資產階級的有教養的人”成為真正的為絕大多數人服務的無產階級知識分子,這就需要像恩格斯說的那樣:如果這樣的知識分子參加無產階級革命運動,那么黨首先就要求他們不要把資產階級、小資產階級等等的偏見的任何殘余帶進來,而要無條件地掌握無產階級的世界觀。
〔責任編輯:譚文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