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璇
[摘 要]打擊恐怖融資對反恐怖主義的斗爭具有重要意義。本文通過從恐怖主義、恐怖組織、恐怖融資了解后更深刻認識到打擊恐怖融資的重要性,并進一步對恐怖融資資金的來源、運作方式做了多方面的分析。
[關鍵詞]恐怖主義;恐怖主義融資;資金;特征
[中圖分類號]F831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9 — 2234(2014)04 — 0058 — 02
在全球經濟以高速飛快發展,科技信息日新月異,世界政治局面復雜多變的當今社會,對整個國際社會而言,恐怖主義已經嚴重地影響了世界的和平與安定,阻礙了全球經濟文化等各方面的正常發展。我們發現,要有效地對恐怖主義犯罪進行強有力的打擊,就要徹底弄清恐怖主義融資并且從它的特征著手研究最有用的打擊它的對策。
一、恐怖融資的基本概念
(一)恐怖主義、恐怖組織的概念
“恐怖主義”的概念最早出現于1798年法國大革命時期,在聯合國第38屆大會上,第130號決議對恐怖主義做出了明確的定義①。決議指出,國際恐怖主義是一種非正義的行為,而這種行為已經威脅到或剝奪了無辜者的生命安全或者危害了他們其他的基本自由。
筆者認為,要比較準確地定義恐怖主義應當包含四個要素,即恐怖主義的主體、方法、目標和目的。因此,筆者將恐怖主義的定義歸納為:恐怖主義主要是指一些組織有計劃有預謀地,以普通平民或民用設施為目標,使用殘忍的手法或實施暴力對其造成威脅或傷害,用來達到讓人們恐懼或其他特殊的目的。
同時,結合目前中國刑法學界已有的研究成果,筆者認為恐怖組織的定義中不應當包含犯罪的動機要素和恐怖犯罪的最終目的,因為如果必須包含動機和最終目的的話,那么在實踐過程中常常會因為這兩個條件的確實而造成對恐怖行為的放縱。而事實上,恐怖組織的定義中恐怖組織對實施恐怖犯罪的預謀和意圖的長時間持續性是更加重要和必不可缺的。據此,恐怖組織應該定義為:三人或三人以上的行為人,為了能夠長時間地實施恐怖活動犯罪,而集結而成的一種犯罪組織。②
(二)恐怖融資的概念
根據《聯合國制止向恐怖主義提供資助的國際公約》對恐怖主義融資的規定,恐怖主義毋庸置疑是一種犯罪行為,并且該行為觸犯了國際法,任何國家都不能置身事外,任何國家都應該為了預防和懲治恐怖主義犯罪做出艱苦卓絕的努力。
恐怖主義融資指的是,提供資金給有預謀實施恐怖主義活動的組織或個人,或者幫助或協助恐怖組織或個人進行募集資金、管理資金、轉移資金等活動的行為,該行為無疑是一種犯罪行為。從定義中不難看出,對于恐怖主義融資的表現形式有很多種,不僅僅表現為對恐怖組織進行實質性的資金支持,還可以表現為恐怖組織提供幫助,當然,這些幫助主要是和資金有關。
(三)打擊恐怖融資對反恐的意義
胡錦濤同志曾經在上海合作組織塔什干峰會上指出了打擊恐怖主義融資的重要性。恐怖主義融資是恐怖組織的資金來源,是恐怖組織得以產生、發展和壯大的基本條件,如果沒有資金的保障恐怖組織是不可能生存和發展下去的,只有反恐怖主義融資取得成功,反恐怖主義才可能從根本上取得成功。③
打擊恐怖主義融資對于打擊恐怖主義活動、維護國家安全、社會穩定,保護公民的人身、財產安全,無疑有著十分重大的意義。恐怖主義之所以能夠長期存在并且越來越猖狂,其中很重要的原因就是他們有充足的、源源不斷的經濟來源,而恐怖組織所掌握的資金規模的大小則直接決定了它的猖狂程度。因此,為了取得反恐斗爭的勝利,必須要從源頭上切斷恐怖組織的資金來源。只有采取有力的反恐怖主義融資的措施,通過消滅其經濟基礎來使其喪失存在和繼續行動的基礎,我們才能真正有效地戰勝恐怖主義。
二、我國恐怖融資的特征
就當前現狀而言,國際恐怖主義犯罪有著目的越來越復雜,組織越來越多樣化,犯罪活動具有策略性等特點。隨著國際社會的多樣化的發展,當今國際恐怖主義犯罪的目的除了為政治以外,以經濟、宗教、民族等目的而實施恐怖主義犯罪已經變得越來越普遍;恐怖主義組織的多樣化則主要表現為其組織的扁平化網絡結構,目前,以“基地”組織為核心的國際恐怖組織網絡分散在全球60多個國家,其中中東、拉美、中亞、南亞、東南亞等為主要的組織據點,這就導致了松散的、平鋪狀的國際犯罪網絡的形成①;恐怖組織在實施恐怖主義活動的策劃和實施過程中,為了應對全球范圍對恐怖主義犯罪的聯合打擊,國際恐怖主義犯罪已經進行并完成了策略上的調整,比犯罪行為更加迅捷、主體成分更加復雜、犯罪的手段和方式更加多樣等,這就導致了各國政府對恐怖主義的打擊難度不斷增加。
相比較于國際恐怖組織,我國的恐怖組織雖然大體上為之類似,但是因為我國歷史環境、文化背景、民族宗教等等原因,我國的恐怖組織又有很多不用于國際恐怖組織的“中國特色”的特征。
(一)我國恐怖組織的特點
1.主體的多元性
當前,我國恐怖主義的主體十分多元化,既有國家、集團,又有個人。例如:2008年以來對我國安全構成突出威脅的達賴分裂集團中的“藏青會”,就是典型的以集團為主體的恐怖組織;而國內的一些極端分子實施的恐怖活動,則大多以個人為犯罪主體,并沒有固定的組織或者其他合伙犯罪的人員共同參與。
2.原因的復雜性
我國恐怖主義形成的原因十分復雜,國際政治、民族矛盾、宗教矛盾等因素都對我國恐怖主義的形成產生著重要的影響。特別是在區域經濟發展方面,我國的總體格局是東強西弱,西部地區因受制于各方面的因素而導致其發展水平與東部沿海地區的差距十分明顯,這造成了一部分人的不滿情緒。而我國的貧富差距擴大也造成了分配格局的失衡,一些弱勢群體無法充分享受到社會保障,很容易產生對社會的排斥心理和對國家、政府的不滿。
3.背景的國際性
無論是因為我國特殊的歷史環境,還是因為我國復雜的文化背景,我國的恐怖組織大多存在國際化的背景,有的有國際勢力的支持,有的直接由國際勢力組成。比如達賴集團,無論是它的形成還是在實施恐怖活動的過程中,都存在國際勢力的干預。這些國際影響力不僅源于英美等國家想要霸占西藏地區的野心,而且與西方想要讓我國的內部問題變得國際化的企圖是分不開的。
4.傷害對象的廣泛性和任意性
恐怖組織打擊、傷害的對象主要是平民和民用設施。他們往往使用十分殘暴的手段襲擊和傷害平民,不論是青壯年還是老弱病殘都是攻擊的對象,他們也恣意沖擊政府機關,這使得在廣大人民群眾中造成惡劣影響,形成了很大的恐怖氣氛。比如,發生在新疆烏魯木齊的“7·5事件”就給社會造成了巨大損失,死亡的人員中的絕大部分人是無辜群眾,事件造成一千多人受傷,店鋪、汽車被砸燒,眾多市政公共設施被損毀。
(二)我國恐怖融資的資金來源
和國際上恐怖組織進行融資的資金來源相同的是,我國的恐怖主義融資也分為手段合法和手段非法這兩種。此兩種來源各有利弊,通過合法手段雖然更具隱蔽性,但獲利較慢;而通過非法手段能快速地獲得較高的收益,但相應的被查獲的風險更大。
1.手段合法的資金來源
我國的恐怖融資的資金除了與國際上一樣部分來源于個人合法財產、合法經營和慈善機構外,還有以下幾種主要來源:
宗教或個人捐贈。宗教為我國的部分恐怖組織提供了主要的思想武器和活動資金,恐怖分子常常打著宗教的旗號宣揚極端思想,并且往往利用宗教活動和社會公益事業來為恐怖組織籌集資金。很多的宗教慈善機構都對恐怖主義行動進行了資助,有的是直接的,有的是間接的,有的捐贈是因為社會團體或個人對恐怖組織的支持,有的則是來自于社會團體或個人的同情。
國際恐怖組織的資助。國際恐怖勢力、民族分裂勢力和極端宗教勢力都不同程度地與我國的恐怖組織相勾結,阿蓋達組織(又名“基地”組織)則提供資金給“東突”組織,這些資金主要用來對恐怖分子進行培訓和在新疆進行恐怖活動。公安部正式宣布并認定的恐怖組織“東突厥斯坦伊斯蘭運動”、“東突厥斯坦解放組織”等,他們的資金幾乎都主要來源于本·拉登“基地”組織的支持和資助。此外,美國國家民主基金會也是我國恐怖組織的重要資金來源。
境外反華政治力量的幫助。國際反華勢力對我國恐怖組織的發展、擴大起到了重要的作用,這些西方國家可以說對我國新疆西藏等地的恐怖活動起到了很大的推動作用。
2.手段非法的資金來源
與國際上恐怖融資類似,我國的恐怖組織獲取資金的途徑也包括走私、詐騙、盜竊、賄賂、賣淫、搶劫、非法軍火交易等犯罪。
公安部正式宣布并認定的4個恐怖組織中,除了主要資金來源于本·拉登“基地”組織外,他們還通過一些違法犯罪的方式獲得資金,比如“世界維吾爾青年代表大會”主要就是通過盜竊、搶劫等犯罪手段獲取資金。
(三)我國恐怖融資資金的運作方式
對比國際恐怖融資資金的運作方式,我國的資金運作與之大體相似,都是通過正規金融部門、現金運送、非營利組織和貿易系統等方式進行資金的運輸和轉移。但與此同時,因我國恐怖組織有數量少、資金數量不大等特點,一些規模較小的恐怖組織通常采用直航路線來運送現金。
在2012年第二屆中國反洗錢技術應用年會上,公安部的相關人員介紹,當前出現了一些恐怖分子使用我國國內的銀行卡到境外的一些敏感地區提取現金的現象,一些國際匯款渠道也慢慢被恐怖分子加以利用,呈現出了新的特征。
恐怖組織在尋求資金支持的方面,無論是在資金來源上還是對于資金的運作方式上都具有十分高的靈活性和適應性。正是因為如此,全球范圍內所有可以用來轉移資金的渠道都存在被恐怖組織利用進行融資的風險。所以,要截斷恐怖組織的資金流,有效地控制恐怖組織的活動,防止金融系統被恐怖組織利用就顯得格外重要。只有金融系統和反恐部門聯合起來加強合作,將金融情報和反恐情報聯合共同發揮效用,才能更加有效地對恐怖組織和恐怖活動進行監控和調查,最終實現反恐的目標。
〔參 考 文 獻〕
〔1〕童文俊.淺析恐怖融資的資金籌集與轉移〔J〕.金融與經濟,2011,(10).
〔2〕喬銳.恐怖融資揭秘〔J〕.國際視線,2003,(01).
〔3〕何秉松,廖斌.恐怖主義概念比較研究〔J〕.比較法研究,2003,(04).
〔4〕高銘暄,王俊平.恐怖組織的界定〔J〕.國家檢察官學院學報,2006,(04).
〔5〕牛麗.當今國際恐怖主義犯罪的特點與對策分析〔J〕.國際問題,2012,(12).
〔6〕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安部.第一批認定的“東突”恐怖組織、恐怖分子名單(2008年10月15日發布)〔EB/OL〕.2011-11-09.
〔7〕黃卓昊.恐怖主義融資犯罪和金融反恐立法研究〔M〕.華東政法大學.2008.
〔6〕劉慧明.關聯與阻斷:恐怖融資中洗錢犯罪之防控〔J〕.蘭州交通大學學報,2012,(04).
〔7〕張伶,張洋.俄羅斯反洗錢與恐怖融資戰略及啟示〔J〕.上海公安高等專科學校學報,2012,(08).
〔8〕徐方.恐怖組織網絡化趨勢下恐怖融資研究〔D〕.復旦大學碩士論文,2009.
〔9〕龐衛華.淺析西疆恐怖主義犯罪的成因及防控措施〔J〕.重慶科技學院學報,2012,(14).
〔10〕夏從亞,李娜.“疆獨”恐怖主義分子犯罪的原因探析〔J〕.中國石油大學學報,2012,(02).
〔責任編輯:陳玉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