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新芳
摘 要:隨著教育的不斷發展,小學中年級數學教學模式不斷改革。傳統的教學模式過于生硬,學生在學習的時候遇到了很大的困難。探究性教學主張教師和學生在建立良好關系的前提下,進行探究性學習,獲取數學知識。探究性教學強調學生思維能力的培養,對中年級學生的數學素質有積極的作用。
關鍵詞:小學中年級;探究性教學;應用
小學中年級數學在整個數學體系中占據著重要的地位,不僅關系到學生學習數學的基礎,還對學生以后的學習有很大的影響。積極開展探究性教學模式,能夠有效地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幫助學生掌握創新的思維方法。探究性教學在小學中年級教學中得到廣泛應用,會對學生學習數學的能力有較大的提高。
一、探究性教學的要求
小學中年級學生在學習數學的時候,不是掌握數學學習最好的方式,而是明白數學到底是什么。清楚地認識到數學學習的本質,才能夠采用正確的方法進行數學的學習。數學講述的知識在永遠創新,不是絕對的真理。數學在發展過程中,不斷接受人們新的發現、新的思想、新的理念,是一個不斷糾正的過程。認識到數學本質之后,學生在學習的時候,就會加強探究性學習,將學到的知識通過觀察、猜想、推理、歸納之后,進行重新的認識。探究性教學避免了傳統的死記硬背,主張小學中年級學生在思考和批判的基礎上進行探究性學習。
二、小學中年級數學探究性教學的應用
(1)教師提出問題,激發學生思考。小學中年級數學教師在課堂開始一兩分鐘的課題引入非常關鍵,它直接影響著教師是否能吸引學生的注意力。課堂的開始若是效果好,學生能夠自覺地進入探究性教學,若是引入不好,學生的積極性受到了打擊,就很難再提起興趣。教師采用多種方法提升問題引入的質量,非常重要。例如在三年級數學上冊“四邊形”的課堂教學時,教師首先在黑板上畫出一個長方形、一個正方形、一個梯形、一個不規則的四邊形,接著詢問學生這些圖形的特點。學生的好奇心很容易被調動起來,經過思考之后,紛紛說出自己的想法。然后教師在圖形邊數上加以引導,最終得出四邊形的概念。通過這種提問和觀察的引導,學生在思考中就能夠掌握四邊形的基本概念和含義,降低了四邊形的理解難度。
(2)創設合理情境,引導學生探究。小學中年級學生因為年齡較小,定力比較差,很難做到從一而終地全神貫注地聽講。教師要通過適當的方法,提升中年級學生學習的興趣。探究性教學強調學生自主發現問題,這就要求教師要創設一定的情境,引導學生發現問題、解決問題。學生在合適的情境中能夠自覺地進入角色,很容易地發現其中的疑點,并且進行探究學習。教師在創設情境的時候,要注意問題的難度和深度。創設情境的主要方法是語言創設情境和環境創設。語言創設情境主要是教師口述故事發生的背景和環境,讓學生隨著教師的描述進行想象。環境創設情境在教學中通常使用的是多媒體等先進的教學設備,通過多媒體的動態效果,營造氛圍,提升學生的注意力和探究能力。
(3)教師適當指導,開展合作探究。教師在探究性學習中發揮著非常重要的作用,教師的引導和指導直接關系到探究性教學的質量。小學中年級學生能力有限,很難獨立完成任務,因此合作探究就成為探究性教學的重要手段。首先教師要按照每個學生的個性和特點進行分組。每個組中應該具備各個學習階段的學生:有思維活躍的學生,也有思維遲鈍的學生;有善于發言的學生,也有不愛發言的學生。將這些學生分在一個小組,能夠互相影響,共同合作探究。然后教師提出問題,指導每個組進行探究性學習。當小組成員產生不同的想法時,教師要及時糾正,在保證不影響學生積極性的基礎上進行恰當的點撥,做到引而不發,讓學生攻克難題。同時,教師要注重學生合作能力的培養,幫助每個學生都能夠在小組中發表意見。在小組探究之后,教師要總結本次小組探究的過程和結果,不斷地改善小組探究的形式和方法,完善探究形式,豐富學生的創新思維。
(4)點評探究結果,提升探究動力。學生在探究性學習之后,教師還要對學生的探究成果進行合理的點評和肯定。學生由于成長環境、個體差異、行為習慣的不同,思考問題的方式不同,在探究中的表現也會存在很大的差異。教師引導學生探究性學習之后,對學生在探究中的表現要給予肯定,幫助學生繼續進行探究性學習。教師的點評要中肯,既要總結學生探究的成果,也要委婉地指出學生探究中的不足,幫助學生建立探究性學習的興趣,同時改正探究的問題,提升探究的素質。有的學生思維很發散,探究成果偏差大,教師要保持耐心,仔細聆聽學生的想法,然后對該學生的發散特點給出點評,肯定學生的努力成果。
(5)布置課后練習,運用綜合知識。探究性教學是一項思維發散的教學,學生在進行探究之后,能夠對問題的本質有較深入的理解,培養了較好的創新思維。在課堂探究性學習之后,教師要給學生布置相應的練習,鞏固學生的記憶,將數學知識充分理解。課后練習要能夠配合探究性教學的特點,不能是單純的練習題。首先讓學生回顧探究性教學的過程,掌握探究性教學的基本方法,然后完成課后練習題,并設置一些開放性的題目讓學生自由發揮,以掌握探究性教學的本質。
綜上所述,探究性教學打破了傳統教學的模式,將學生放在了學習的主體地位,強調學生的思考,激發了學生的主觀能動性。探究性要求教師善于引入探究課題,能夠第一時間調動學生探究的積極性;創設恰當的情境,營造合適的氛圍,激發學生探究的興趣;進行小組探究學習,提高學生的小組合作能力,培養學生自主探究的技能,在合作中掌握數學本質。同時,探究性教學強調教師和學生共同努力,一起進行探究性學習,不斷完善探究性教學的方法,以提高學生的數學水平。
參考文獻:
[1]彭亮華.小學數學探究性學習五步教學法[J].師道,2011(11).
[2]耿美玲.淺談新課改下小學數學探究性教學的有效策略[J].讀與
寫,2013(8).
[3]許兆兵.淺談小學數學探究性教學的開展[J].讀與寫,2011(7).
(江蘇省泰州市姜堰區實驗小學康華校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