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紅韜 單鴻濱
引言:護理教育對學生的專業知識與動手操作能力的要求較高,在教學過程中,如何提升學生自身的護理專業知識,提高學生的實踐能力,這已經成為各醫藥學校重點解決的問題之一,而多媒體技術在教學過程中的廣泛應用,改變了傳統的教學模式,呈現學生更靈活、生動的護理過程,加深了學生對所學內容的理解,提高了課堂教學質量,因此,重視多媒體技術在課堂教學中的應用,有利于提升醫藥學校整體的教學水平。
醫藥學校教學質量的水平與教學設施的配備情況,直接影響學生的臨床護理能力,而護理教育重點培養學生的實際操作能力與臨床應變能力,利用多媒體技術輔助教學,已受到越來越多的關注。多媒體教學方式靈活,內容涵蓋量大、直觀形象、承載的信息量也大,如何利用多媒體技術的優點,改變現階段護理教學的弊端,逐步提升學生的實際操作能力,值得高校進一步嘗試。本文主要探討多媒體教學在護理教育中的應用,以促進護理教育水平逐步提高。
一、多媒體教學的優點
1、傳統教學方式以教師講解教材知識為主,在講解過程中,由于自身專業水平、教育經驗、情感傾向以及口頭表達能力等導致在傳遞知識時,會產生語言描述上的差異,長時間的知識講解,會降低學生學習的熱情,課堂氣氛容易變得枯燥乏味,而運用多媒體技術教學則改變了這一點,多媒體教學內容多以文字、圖片、視頻等為主,降低了語言表述失誤的頻率,動態的教學內容、豐富的課堂展示容易吸引學生的眼球,調動其學習的積極性,在動態的教學模式中收獲護理知識。教師在講解過程中,以多媒體技術為依據,進行拓展性教學,引導學生從所學的內容中發現問題、提出解決措施,并進行經驗總結,逐步鍛煉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以及語言組織能力,為其接下來的護理學習做好充分的準備。
2、多媒體教學便靜態教學為活潑的動態教學,其內容呈現方式多樣(圖片、文字、視頻、動畫等);同時,多媒體技術具備傳統教學方式所追求的互相交流的學習方式;另外,多媒體教學并不是對護理知識的線性羅列,其重在借助一些圖片、文字、動畫、視頻以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使其主動探究護理學習的過程,成為課堂教學的主體,而不是被動的接受知識。傳統的教學模式教師占據了課堂的主體地位,無法及時了解學生對于所講知識的敏感程度以及掌握情況,多媒體教學的表現途徑較多,其豐富的內容整合、絢麗的畫面交替等加深了學生對于護理教育的理解,提高了教學的效果,充分調動學生的感官,促進其對護理教育多方面的理解,極大的發揮了學生的潛力。利用多媒體教學活躍了課堂氣氛,在輕松的學習環境中主動探究知識,提升課堂教學效果。
二、巧用多媒體教學,化解護理重點與難點
1、隨著經濟的發展,護理專業逐漸成為社會的熱門專業之一,社會對此的需求量呈上升趨勢,高水平、高專業的護理人員在就業方面也處于優勢。傳統的護理教學模式受條件限制,多數時候是教師一人操作,同學在一旁觀看,很少有實際動手操作的機會,這種教學模式忽視了學生自身的學習能力,將學生放于同一個水平,不注重對其動手能力的鍛煉,直接影響護理教學的整體效果。另外,護理教學的內容多以模型進行示教,但靜脈輸液、體內注射等護理行為無法在真人上進行實驗,學生只能從電視上、實驗室里、醫院里等見到 這些真實行為,無法體會整個護理過程的變化。而多媒體教學能夠在此問題上提出建設性意見,采用多媒體教學,解決了實驗室的容量問題,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技術將護理教育中的重點與難點進行反復示教,學生能夠在清晰的畫面中看到每個操作步驟。例如,在講解胃管、氣管等如何插入體內,以及插入體內其是如何進行工作的,如果采用錄像進行教學,很多細節不夠直觀形象,但運用多媒體技術輔助教學可以動畫的形式巧妙的展現出來,讓學生對此形成深刻、清晰的認識。
2、傳統教學方式學生出于被動地位,教師在示范各種護理細節的時候,學生無法迅速進入護士角色,即使教師操作數遍,學生也不能完全掌握護理知識。利用多媒體技術,可以讓學生進入角色,身臨其境感受到一名護士應做的護理行為是多么高尚。運用多媒體技術教學時,教師根據學生的手勢、動作等進行合理的指導,幫助其在實踐過程中掌握護理知識。除此之外,如何與患者進行交流,了解患者的病情以及心理活動,并將此情況及時反饋給醫生,從而配合醫生讓患者快速恢復健康也是護理教育應重點講解的地方。因此,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有針對性的選擇一些與此相關的案例、視頻進行講解,讓學生主動探索如何才能做好溝通工作,做到一名護士應盡的義務。
三、客觀看待多媒體教學在護理教學中的應用
計算機作為科技的一部分,其本身就是一把雙刃劍,因此,教師應辯證看待其優點與不足,在教學過程中,要揚長避短,充分發揮其優勢,提升護理教學的質量。但我們也應了解其不足之處:教師在使用多媒體教學過程中,應發揮其輔助作用,而不是將多媒體當成電子黑板,同時,教師在課件制作過程中,遵循嚴密的邏輯體系,要注重內容的豐富性,避免整篇全是文字的出現。圖片的選擇要有針對性,能夠突出護理教育的主題;教師應當明確自身的教育責任,課件的制作要適量,質量必須過關,機能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又能達到教育的最終目標,不能為了完成任務,課件的內容繁瑣而且沒有重點,一節課之后,學生無所收獲;教師要注重與學生進行情感溝通與眼神交流,運用多媒體技術教學過程中,教師易懂鼠標、關注顯示器所呈現的內容,往往會忽視與學生之間的交流。無法第一時間了解學生對講解內容的反應,同時,教師長時間的講解知識,學生容易產生聽覺疲勞,會降低學習的興趣,對此,教師要合理把握多媒體技術在課堂教學中的應用,注重學生的主體地位,及時掌握學生的動態信息,提升課堂教學質量。
總之,運用多媒體技術輔助護理教學是對傳統教學方式的創新,為進一步優化此種教學方法,教師要與時俱進,提升自身的專業知識,掌握新時期護理教育的重點與難點,重視培養學生的實際動手操作能力以及臨床實踐能力,同時,要綜合使用傳統教學與多媒體輔助教學,制定精美的課件,內容豐富,重點突出,從而發揮多媒體的優勢,調動學生護理教育學習的熱情,提高高校護理教育的質量。
參考文獻
[1]車志英,李素香,張良芝,王國斌,謝文英,脈診多媒體教學課件的制作及應用體會[J],中國中醫藥現代遠程教育,2008(09).
[2]魏芳,多媒體課件在“細胞膜的亞顯微結構和功能”教學中的應用[J],安徽衛生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09(01).
(作者單位:沈陽市中醫藥學校)
作者簡介
董紅韜(1972.7—),女,沈陽市中醫藥學校護理實驗教師,主要研究方向:護理實驗室教學與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