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繼文
摘 要 在計算機軟件廣泛應用的當下,數據接口作為計算機軟件之間連接的紐帶,保證其合理而有效的應用是非常重要的。為此,本文就如何有效的應用計算機軟件數據接口進行詳細的分析和探究。
關鍵詞 計算機軟件 數據接口 應用
中圖分類號:TP31 文獻標識碼:A
1計算機軟件及其數據接口
計算機軟件是指計算機系統中的程序、數據及其文檔。在今天這個信息時代中,計算機軟件已經廣泛的應用在不同的領域中,并發揮著非常重要的作用。目前,計算機軟件主要分為系統軟件和應用軟件兩種。系統軟件就是各類操作系統,例如windows、硬件驅動程序、補丁程序等等。應用軟件是針對需求所開發的軟件,如管理軟件、文字處理軟件等等。
計算機軟件數據接口是軟件開發商直接向用戶或向第三方開發商提供的一系列規定的標準規范。簡單來說就是,實現數據交流的方式。它具有良好的靈活性、擴展性以及容錯性等,為有效的、快速的、合理的進行軟件數據交流創造條件。
2計算機軟件數據接口的設計原則
2.1滿足客戶需求
計算機軟件構建的最終目的是服務于客戶,滿足客戶的需求。相應的計算機軟件數據接口的設計同樣是從滿足客戶需求的角度出發進行設計的。因而在進行計算機軟件數據接口設計時首先要遵守的原則是滿足客戶需求。
2.2面向對象設計
這里所表述的面向對象是軟件接口設計時,軟件數據接口所能夠為客戶提供的服務或功能。因此,在進行計算機軟件數據接口設計時遵守面向對象設計的原則是非常必要的。因為只有遵守此原則進行計算機軟件數據接口設計,才能夠保證計算機軟件數據接口能夠合理的、有效的應用。
2.3保證數據接口的可拓展性
在電子產品日新月異的當下,設計計算機軟件數據接口不能僅僅滿足客戶需求,而是要拓展數據接口的功能,促使其具有良好的應用性,能夠靈活的應用。因此,在進行計算機軟件數據接口設計時需要遵守數據接口可拓展性原則。
3計算機軟件數據接口的應用
在電子產業興盛的今天,很多開發商致力于計算機軟件開發,謀求經濟效益。 由于不同的開發商所開發的計算機軟件不同,相應的軟件數據結構也不同,這使得不同軟件能夠聯合應用,需要通過數據接口將不同的計算軟件數據結構有效的連接,才能夠將不同的軟件聯合在一起應用。數據接口作為計算機軟件之間連接的紐帶,合理而有效的應用是非常必要的。
3.1文件交換模式
文件交換模式是實現數據交換的重要組成部分。在應用計算機軟件數據接口時一定要選擇最佳的、最適合的文件交換模式,才能夠保證數據交換快速的、完整的進行。目前,文件交換模式主要有ini文件和txt文件兩種交換模式,其中ini文件屬于windows系統的一種自行配置文件,能夠自動的進行信息配置,應用此交換模式進行數據交換是非常有效的。txt文件也屬于windows系統的一種文件,但其開發是比較復雜的,是特殊文件。它具有良好的靈活性和自由性,將其應用到數據交換中,有利于提高數據傳輸速度。
3.2應用程序接口函數模式
在應用計算機軟件數據接口時制定應用程序接口函數模式是為了將客戶或第三方廠商需要介入的數設置在數據接口中,以便數據接口能夠嚴格按照客戶或第三方廠商的需求進行服務。但是,需要注意的一點是應用程序接口函數模式所設定的客戶或第三方廠商需求數據是要絕對保密的,只有這樣,才能夠保證應用程序接口函數模式的應用效果,更加深入的服務于客戶或第三方廠商。
3.3中間數據庫模式
中間數據庫是具有一定公用性的,軟件開發商與客戶或第三方廠商在遵守相應規則的情況下,可以合理的應用中間數據庫中的數據。而要想合理、有效的實施中間數據庫,在計算機軟件數據接口中規范的應用中間數據庫模式是非常關鍵的。由于中間數據庫具有多種格式,在設置中間數據庫模式時一定要結合客戶和軟件開發商的實際需求,選擇最佳的數據庫格式,才能保證中間數據庫模式能夠靈活的服務于客戶、第三方廠商以及軟件開發商。
4結語
在蓬勃發展的今天,計算機軟件已經廣泛的應用于各個領域中,并發揮著重要的作用。這使得我國社會中出現各種不同應用性能的計算機軟件。一些客戶或廠商為了使計算機軟件能夠滿足自己的需求,會將多種計算機軟件結合在一起應用。此種情況下,計算機軟件數據接口發揮重要作用,能夠有效的將不同的計算機軟件連接,實現合理的應用。因此,保證計算機軟件能夠合理的、有效的、規范的、標準的應用是非常必要的。
參考文獻
[1] 張寧.淺談計算機軟件中數據接口的應用與設計[J].中國科技投資,2012(24).
[2] 姜旭平,姚愛群.Windows下的應用程序動態數據交換過程[A].管理科學與系統科學進展——全國青年管理科學與系統科學論文集(第4卷)[C] ,2003.
[3] 邱紅麗.計算機軟件數據接口的設計與應用[J].計算機光盤軟件與應用,2013(13).
[4] 張俊,顧亞平,查雨.超遠程數據傳輸組網技術[A].全面建設小康社會:中國科技工作者的歷史責任——中國科協2003年學術年會論文集(上)[C] ,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