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媛
摘 要 隨著時代的發展和社會的進步,互聯網在人們生活中的應用變得越來越廣泛。互聯網的普及和萬維網的興起,進一步加快了軟件技術的變革,并催發了新的軟件形態——網絡化軟件。隨著其發展的進一步加快,也為軟件工程帶來了新的挑戰。本文根據大量實踐,結合實際,對網絡化軟件的復雜網絡特性進行了研究,提出了很多富有建設性意見和想法,在我國網絡化軟件的發展道路上做出了有意義的探索。
關鍵詞 網絡化軟件 復雜性 實證
中圖分類號:TP31 文獻標識碼:A
0引言
計算機和互聯網從誕生以來,應用范圍一直在迅速擴大。尤其近些年,隨著互聯網和計算機的普及,已經滲透到了我們生活的方方面面,逐漸改變并在持續改變著人們的生活方式。目前,隨著萬維網和互聯網的不斷發展,軟件的技術變革也在逐漸加快,軟件的網絡化趨勢日益明顯,隨著網絡技術的進步,網絡化應用必將會在未來軟件發展上占有重要位置。
1網絡化軟件的的發展
網絡化軟件作為互聯網環境中的復雜軟件系統的抽象,是各種不同的網絡信息、網絡服務、拓撲結構等共同構成的一種動態的面向服務的計算機典型形態之一。網絡化軟件更加突出以“用戶為中心”的服務理念,讓用戶可以獲得更好的使用體驗。
1.1網絡化軟件的主要特點
隨著網絡化的不斷普及,按需服務和以“用戶為中心”的服務理念也越來越被人們重視,整個網絡軟件的發展看,主要有以下特點:滿足個性化和多元化的客戶需求是網絡軟件開發的主要指導方向;在互聯網中通過虛擬化的服務來實現開發。從計算機的發展來看,我國現在正是朝著信息時代快速發展的階段,計算機軟件一定會在這個時期取得重要的發展。
1.2網絡軟件的發展現狀
計算機網絡的發展歷經了從傳統的計算機網絡控制到現在的計算機系統控制,隨著計算機網絡的發展,在人們工作、生活中扮演的地位也是越來越重要。目前最受到人們重視的是以網絡化、共享化和資源化為主的網絡技術,網絡化系統的開發是目前形成人網互交的重要基礎。
2網絡軟件技術的復雜性分析
網絡化軟件本身就具有復雜性的特質,這也是計算機軟件工程面臨的巨大挑戰之一。如何能夠更好的管理和控制計算機軟件的復雜性并科學的評價軟件質量,一直就是我們研究的重要方向。計算機軟件與計算機網絡的結合越來越廣泛,由于網絡的復雜性,導致整個對軟件復雜性的評估變的更加困難。
網絡軟件技術本身處在互聯網的復雜環境之下,如何有效地描述和刻畫計算機網絡的組織形式,需找尋并發現其中的規律性,是在新時期計算機網絡復雜情況下,有效認識計算機軟件的基礎。只有通過科學的方法對計算機復雜的人工系統結構特性進行認識,才能有效的控制計算機網絡化軟件系統的復雜性,進行更好的改進,以及進而創造出更復雜的計算機軟件系統。
隨著Internet和www的不斷發展,徹底改變了傳統軟件PC的形態,并且在發展的過程中逐漸的融為一體。網絡化軟件在強調“按需服務”的同時,展現出了網絡化軟件在多元素中的核心地位。廣大用戶是整個網絡系統中的能動性主體,既是系統的受益者和服務者,也是系統的制造者和個性化需求的提出者,“社會化”體現的網絡用戶在使用過程中的創新價值。
從生態視角的角度去看,網絡軟件的復雜性主要是基于不斷變化的動態網絡環境之下,整個網絡軟件的設計中,除了要考慮使用性能等必要因素外,還需要考慮文化、經濟、政策等其他因素。所以,維持網絡化軟件的健康要從內部技術因素和外界干擾兩個方面入手,是一個不斷相互適應改進的變化的過程。在不同的歷史時期,不同的外部環境會造就不同的網絡化軟件的復雜性,針對環境和需求這兩方面的不斷變化,網絡軟件在不斷的發展、優化并自身完善。
2005年以后,一些針對于復雜網絡理論的軟件結構復雜性度量方法并相繼提出,可以說是在網絡軟件復雜性研究的理論上做出的很大的進步,對傳統的研究方法做出了深化的研究。并且隨著網絡思維的系統化發展,動力學行為研究開辟了一條不同于傳統的研究路線。為網絡軟件的復雜性研究提供了更多的研究切入點和研究理論,除了對網絡軟件的復雜性結構進行了研究,還在探索并且建立網絡化軟件的行為模式、特征與結構的相互作用上,建立起了很多量化的指標研究策略。因此,建立科學合理的研究度量體系,可以更好的設計和評估網絡軟件的復雜性,從而更好的確保網絡軟件的發展。
3結論
計算機從誕生以來,計算機網絡的發展就為人類的發展帶來了革命性的變化。計算機軟件工程是計算機網絡使用的重要工具之一。從整個網絡發展來看,不僅規模巨大,而且各種元素交織在一起,錯綜復雜。隨著網絡化軟件的用戶不斷增多和應用領域的日益廣泛,使得網絡軟件面臨著越來越大的考驗。本文著重對網絡化軟件進行了研究和分析,筆者相信,在不久的將來,我國的網絡化軟件一定會取得更大的發展和進步。
參考文獻
[1] 左開中. 復雜網絡與網絡化軟件系統[J].計算機應用與軟件,2013.21(10):100-103.
[2] 汪北陽. 加權軟件網絡的建模、分析及其應用[D].武漢大學,2012.32(16):123-125.
[3] 馬于濤,何克清, 李兵,等. 網絡化軟件的復雜網絡特性實證[J].軟件學報,2010.41(13):114-116.
[4] 秦蕾. 網絡化軟件的復雜網絡特性實證[J].黑龍江科技信息,2013.15(13):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