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艷
摘 要:傳統的教育教學方式是以教師為中心,課堂上學生配合老師的一言一行,這是傳統教學方式的弊端,這種弊端直接導致課堂教學效率和教學質量低下。新課程改革后,教學目標要求學生是教育教學活動的主體,教師在教育教學活動中起主導作用。思維導圖作為一種新型組織思維的工具,充分結合全腦的概念,可以在教學活動中充分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提高高中生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以及發散思維、創造思維的培養。
關鍵詞:傳統教育教學方式;高中生物的學習;東尼·博贊
思維導圖是一種有效的思維模式,應用于記憶、學習、思考等的思維“地圖”,有利于人腦的發散思維的展開。思維導圖已經應用于全球,包括全國500強企業,其在中國應用已經有20余年的歷史。
一、思維導圖的定義以及作用
思維導圖是由世界著名英國心理學家、教育學家東尼·博贊所提出的,他被譽為英國的“記憶力之父”,因幫助過查爾斯王子提高記憶力而著名。思維導圖的作用是組織和表現知識,以一個中心向四周發散,形成一個個的分支,每一條的分支點又可以作為一個中心點,接著發散,再次形成多個次分支,以至于形成一個信息網格,從而能較為清晰地表現思維發展的全過程。
高中生物課程標準對教師生物教學產生的教學效果提出了兩個標準:一是高中生物課程的具體學習情況,二是發散思維能力以及創新思維能力的培養。高中生物教育教學模式中,教師已經深刻認識到思維能力的培養對于高中生生物學習的重要性,同時也是高中生自主學習能力培養的動力,也是學生創新思維能力培養的重要工具,生物教學活動中直接引用思維導圖這種教學方法,大大提高了高中生物教育教學的發展,把思維導圖的作用發揮到極致,思維導圖有助于培養高中生創新思維能力,有助于提高高中生物教學的教學質量。
傳統的教育教學方式是以教師為中心,課堂上學生配合老師的一言一行,這是傳統教學方式的弊端,這種弊端直接導致課堂教學效率和教學質量低下。新課程改革后,教學目標要求學生是教育教學活動的主體,教師在教育教學活動中起主導作用。思維導圖作為一種新型組織思維的工具,充分結合全腦的概念,可以在教學活動中充分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提高高中生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以及發散思維、創造思維的培養。
二、思維導圖具體應用于學生的學習生活中
(1)思維導圖應用于生物發展歷史中。高中生物的學習是比較抽象而且難以理解的,如何在高中生物教學活動中運用思維導圖,這對于教師教學活動的開展則是一項十分具有難度的挑戰。生物歷史學科的發展脈絡是非常復雜多變的,這就要求教師在教學活動中巧妙地運用思維導圖,運用思維導圖有助于高中生對于生物知識的理解。
每個理論知識的誕生并不是由某個科學家獨立創造完成的,這個理論歸納總結的前后一定有必然聯系的。生物歷史的發展具有一定的脈絡,不是簡單地信息拼湊,不成體系的、零散的內容羅列到一起。
思維導圖運用到教育教學中,教師在教學活動中可以以某一個重要的概念或是命題為中心,向四周發散,形成許多思維模式的網格狀,從而對學生的一言一行進行良好的引導、啟發,充分發揮學生在教學活動的主觀能動性,鼓勵學生自主參與,積極主動地參與到教學活動中去,在相互探討中共同進步,共同成長。
(2)思維導圖對于學生概念的理解有積極的意義。高中生物課本中有非常多的概念以及定義實驗,相對于學生來說是難以理解掌握的,給學生的學習帶來諸多不便,一旦教師在教育教學活動中運用思維導圖,以便于學生能很好地理解許多不理解的概念定義,以思維導圖為主要中心點,形成網格狀的關聯,有利于學生理解和記憶不懂的定義概念。思維導圖應用到高中生物的概念教學中,對于學生知識水平的提高有一定積極的意義。
(3)教師引導學生對于學習提出質疑。教師與學生在教學活動中積極有效地互動,有助于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對學生來說難以理解的問題,教師要積極鼓勵學生提出質疑。鍛煉學生要有質疑的意識。運用思維導圖學習高中生物課程,有利于培養學生的反思意識,有助于學生未來學習生活的有效進行。比如高中生物課程中有這樣一題,生物生長過程中需要陽光的普照,授課教師直接生硬地提問,讓學生回答,學生難以回答全面,或者說根本答不上來,不知怎么樣思考。教師在教學中運用思維導圖,引導學生思考,層層深入引導,充分提高學生思維的深度及廣度。
三、學生學會制作思維導圖并運用到學習中
教師在教育教學的過程中,適當地引入思維導圖,以至于在學生的頭腦中形成新型的教學模型,便于學生更好地接收知識。
教師在教學活動中,可以提出一個問題,讓學生積極主動思考,獨立完成思維導圖的制作。如果出現難以解決的問題,最好小組進行思維導圖的制作,小組之間團結協作,每個人對待問題都有自己不同的見解,小組之間交流溝通。
思維導圖同樣可以運用于本章節的復習和鞏固中,教師可以先讓學生根據對生物課本內容的理解先制作思維導圖,然后在課堂學習中應用,再根據老師講解的課題深入淺出地改正錯誤的內容,最終完善屬于自己的思維導圖,進而對于課本中內容達到熟知的程度。
高中生物的學習過程中,可讓學生動手制作思維導圖,充分利用思維導圖模型將生僻的知識具體化、層次化、系統化,形成對知識的深層次理解,強化高中生自主自學能力,改變以往的認知方式,提高創新能力,建立賦予創造創新的思維模式。
參考文獻:
[l]朱正威,趙占良.普通高中課程標注實驗書教師用書[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1.
[2]周荷靜.利用模型方法提高蛋白質專題的復習效率[J].生物學教學,2012(5).
[3]黃偉權.數學模型的常見類型和建構方法[J].生物學教學,2011(8).
(江蘇省石莊高級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