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丹
高中語文學習是學生在大學乃至今后走上社會語文綜合能力的基礎,因此,高中語文教育工作者必須重視學生語文綜合能力的培養,為培養現代社會需要的語文綜合型人才而努力。朗讀教學是高中語文教學工作中的重要組成部分,與閱讀教學和寫作教學不同的是,朗讀教學需要學生通過發音的形式完成教學任務。高中語文著重培養學生對閱讀文章的理解感悟能力,在理解和感悟的過程中朗讀是必不可少的環節。因此,高中語文教師應該高度重視學生朗讀教學,引導學生在朗讀過程中發揮手、嘴和腦的作用,從而全面提高學生的語文綜合能力。
一、高中語文朗讀教學存在的問題
(1)忽視學生的主體性。忽視學生的主體性是當前高中語文朗讀教學存在的主要問題之一。語文朗讀教學旨在引導學生感受和理解文章內容,進而提高學生的語文綜合水平,在朗讀教學中學生應該占據主體地位。受應試教育的影響,部分高中語文教師忽視了學生主體地位的重要性,一味追求教學進度和閱讀技巧,導致學生朗讀能力偏低。
(2)朗讀時間不充足。據研究顯示晨讀有助于提高學生記憶力和理解能力,很多教師片面地認為早讀是語文朗讀的唯一時間,導致實際教學工作中學生語文朗讀時間匱乏,學生朗讀能力的提升受到嚴重阻礙。
(3)學生朗讀興趣不高。在實際教學工作中由于教師對朗讀教學的忽視導致學生朗讀興趣難以提高。從實際教學經驗中可以發現,很多學生在小學和中學階段愿意放聲朗讀,到了高中朗讀的興趣逐漸降低,朗讀教學變成了教師一個人的事。
(4)朗讀教學形式單一。朗讀教學形式單一是現代高中語文朗讀教學存在的問題之一。在實際教學工作中,部分教師對朗讀時間的安排不合理,教學工作中存在著教師不講學生就很難理解的弊端,實際朗讀教學形式單一。
二、提高高中生朗讀能力的方法
(1)課堂上重點培養學生朗讀習慣。①初讀感知。初讀感知要求教師在上新課之前,安排學生預習課文,學生通過朗讀的形式理解新課文在梳理陌生字詞的同時,還能理清文章思路。例如,在開展蘇教版高一課文《生命的禮贊》教學前,教師應該安排學生預習課文,通過朗讀的形式了解課文的基本內容,學生在掌握字詞讀音的同時,還能提高學生的語感,同時增強了學生對文章內容的理解。②泛讀感受。高中語文教師必須認識到泛讀的重要性,泛讀的前提是教師擁有扎實的閱讀功底和標準的普通話能力。在學生理解一篇課文之前,通過教師抑揚頓挫、聲情并茂地泛讀,在增強學生對文章內容理解能力的前提下,還能激發學生的朗讀興趣,學生在模仿教師的過程中朗讀能力也會隨之增強。③細讀感悟。在實際教學工作中教師可以通過學生代表朗讀的形式,激發學生的朗讀興趣。
例如,在進行詩歌《讓我們一起奔騰吧》教學之前,可以選一位優秀的學生代表聲情并茂地朗讀所學的詩歌《相信未來》,學生在感受所學詩歌朗讀技巧的同時,會樹立朗讀的自信心。這時,教師應該將機會留給想要朗讀卻又害怕朗讀的學生,鼓勵學生積極朗讀,全面提高學生的朗讀能力。另外,在實際教學工作中,教師還應該注重片段朗讀的重要性,例如,在開展《荷塘月色》教學的過程中,教師為引導學生正確理解“曲曲折折的荷塘上面,彌望的是田田的葉子……葉子底下是脈脈的流水,遮住了,不能見一些顏色;而葉子卻更見風致了。”這一段的美景時,可以安排學生以開放的形式朗讀這段內容,朗讀結束后,以學生評委的形式選出最優的朗讀者,在提高學生參與朗讀積極性的同時,從細度感悟中理解文章的內容。
(2)課外舉辦各類朗讀活動。為提高學生朗讀興趣,高中語文教師還應該積極開展課外朗讀活動。課外活動的開展不僅可以營造良好的朗讀氛圍,還能在實際活動中提高學生的朗讀能力。教師可以以班級為單位或者以年級為單位舉辦詩歌朗讀比賽或者演講比賽等。在學習高一第一專題“向青春舉杯”后,教師可以通過詩歌大賽的形式,提高學生的朗讀興趣。課外舉辦各類朗讀活動還可以改變單一的朗讀形式,給學生提供充足的朗讀時間,從而全面提高學生的朗讀能力。
(3)緊抓課文背誦篇目,以背誦促朗讀。早讀是高中生朗讀的主要時間,學生通常利用早讀的實踐完成背誦篇目的任務。教師應該高度重視背誦篇目的作用,緊抓課文背誦篇目,以背誦促朗讀。因此,高中語文教師應該嚴把背誦篇目,強化學生對背誦篇目重要性的認識,引導學生正確朗讀背誦篇目,達到熟讀成誦的目的,進而提高高中生的朗讀水平。
總之,高中語文朗讀教學在語文教學中發揮著至關重要的作用,為提高學生語文綜合能力,高中語文教師必須采取有效措施提高學生的朗讀能力。高中語文教師應該在明確當前高中語文朗讀教學中存在的問題的前提下,針對問題采取有效措施,如課堂上重點培養學生朗讀習慣,課外舉辦各類朗讀活動以及緊抓課文背誦篇目,以背誦促朗讀等,全面提高高中生的朗讀能力。
(江蘇省泰興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