郁振華
聽,本義是用耳朵感受聲音。而傾聽不是簡單地用耳朵來聽,是需要一個人全身心地去感受對方談話過程中表達的言語信息和非言語信息。在英語學習中傾聽是一項非常重要的技能,是英語知識輸入的重要途徑。《英語新課程標準》要求小學英語教學必須遵循“聽說領先,讀寫跟上”的原則,因此較之其他學科,英語課堂中更加需要關注傾聽。筆者從以下幾個方面談談自己的想法。
一、小學英語課堂中傾聽缺失的問題
隨著課改的深入,自主、合作學習已經融入了我們的課堂,如今的課堂教學呈現了生動活潑的場面:學生敢講、敢爭、敢論。在張揚學生個性、構建民主課堂氛圍的同時,筆者也看到了一些現象:有些課堂上教師一提問,同學們小手林立,踴躍發言,氣氛活躍。當一個同學發言沒有結束,其他同學就插嘴,嘰嘰喳喳,教室里的學生變成了傍晚歸巢的鳥兒,吵吵鬧鬧。熱鬧的課堂就是高效的課堂嗎?人聲鼎沸就代表學生收獲良多嗎?其實不然,動人的音樂有激昂也有緩和,完美的課堂有高潮也有平緩,我們應讓傾聽代替吵鬧、等待代替插嘴,從而讓嘈雜的課堂變得靜悄悄。正如佐藤學先生所說:“應當追求的不是‘發言熱鬧的教室,而是‘用心傾聽的教室。”
二、解決問題的策略
(1)細化傾聽的要求。都說“細節決定成敗”,要培養學生傾聽的習慣就必須將要求落實到細節上,從小處著眼,從小處入手,細化學生傾聽的要求。首先學生要學會注視。在課堂上傾聽別人講話時,眼睛要注視講話者。因為這樣便于集中注意力,聽明白講話的內容,同時也便于互動。在現實生活中,我們發現大部分成績好的學生,都非常專注于傾聽,眼睛一刻也不離開講話者。其次學生需要邊聽邊想。英語課上學生不僅要傾聽發言者單詞的讀音是否標準,而且要能抓住重點詞匯,理解發言者所表達的意思。這就要求傾聽者要一邊聽一邊思考,思考對方的觀點是否正確,說理是否有據,表達方法是否恰當、準確,思考自己是否從中生成新觀點等。除此之外,學生還要能夠文明反饋。傾聽既然是一個互動的過程,那么傾聽完后,不論是教師還是學生都要文明地反饋自己的觀點。當別人的觀點與自己不相符時,應盡量不直接否定,以文明協商的口吻闡述自己的想法。如“I think…”“My opinion is…”同時教師也要避免“唯師獨尊”,否定一切,扼殺課堂上新觀點的生成。
(2)體驗傾聽的活動。①聽寫訓練。為了養成學生良好的傾聽習慣,筆者每天堅持進行5分鐘的聽寫訓練。訓練內容可以是:聽寫單詞,針對課文中的四會單詞進行聽寫,單詞量不要太大,每次5~10個左右,可反復進行;聽寫詞組,可以是日常習慣用語、動詞的固定搭配等。練習聽寫詞組是為更準確地表達完整的句子做好鋪墊;聽寫句子,主要是聽寫課文中的重要句型,訓練學生快速聽和快速反應,提高學生靈活運用所學語言的能力。②英文句子接龍。語文教學中學生經常喜歡玩成語接龍的小游戲,英語學習也可借鑒。如在學習I can see…這個句型時,我讓學生利用身邊的物品造句,要求是后面一個同學在說出自己的句子之前,需要將前面的同學所看到的物品復述一遍。S1:I can see a desk.S2: I can see a desk and a chair.S3:I can see a desk,a chair and a blackboard.英文句子接龍的訓練不僅提高了學生的英語表達能力,而且也關注了學生傾聽能力的培養。③聽并模仿課文錄音。在語篇教學中,教師通常會引導學生聽課文錄音,模仿并跟讀課文。有時在這個環節學生能演繹得激情飛揚,模仿得惟妙惟肖,也有時學生聲音低沉,有氣無力。怎樣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呢?筆者認為關鍵還是要針對部分重難點句子進行傾聽的指導。在聽課文錄音時,不僅要求學生聽清句子的讀音,而且要傾聽句子的語調,要能聽出說話人的心情,是興奮的、開心的,還是痛苦的、無奈的。只有反復傾聽,細細揣摩,學生才能處于說話人的情景中,讀出文本的真正含義。④看圖說話。看圖說話就是根據圖片內容,讓學生將圖片中的事物、人物以及人物語言表達出來。在看圖說話時,描述圖片的方式可以是多樣的,答案不一定是唯一的。所以,學生可以根據自己對圖片的理解和想象,在小組內進行討論交流,傾聽他人的發言,結合自己的想法,生成更豐富、更有趣的英語表達。看圖說話的練習有助于學生將所學的知識活學活用,也培養了學生傾聽和語言表達的能力。
(3)享受傾聽后的評價。在英語教學中,最常見的一種教學方式就是師生對話教學。有時學生的回答往往令教師不太滿意,這時教師要能耐心地傾聽完學生的發言,及時抓住值得肯定的地方,并提出合理的建議,給學生以客觀公正的鼓勵性評價。如當學生回答明顯有誤,教師一定要說:“Sorry,you are wrong.Can you try it again?”或有禮貌地讓他坐下,聽一聽其他人的建議:“Lets see someone else can have a better answer.”當有學生發表不同見解,發出了不和諧的音符時,教師要能洞察學生的個別差異并注意引導:“What a creative idea!Can you express in another way?”這樣,學生之間的互相交流能夠由此展開,摩擦出智慧的火花,成就課堂無法預約的精彩。當學生因為堅持正確觀點而勢單力薄、信心不足時,教師可以鼓勵他說:“Dont be nervous.Maybe your answer is right,theirs are wrong.Believe yourself!”在這樣一個輕松和諧的課堂學習氛圍中,學生才會敢于說、愿意說,教師才能傾聽到學生的心聲,了解學生與文本的差異,從而更好地點撥與引導,把對話引向深入,扎扎實實地落實每節課的教學目標,構建高效的小學英語課堂。
(江蘇省南通市經濟開發區實驗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