魯會潔
【中圖分類號】G77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4)03-0019-01
老年大學是誕生于上世紀末期的新生事物。經過二十多年的發展已經初具規模并日益受到社會的關注。有人稱它為朝陽事業,是因為他剛剛誕生不久,發展迅速;有人稱它為夕陽事業,是因為它的服務對象是老年人,是夕陽群體,朝陽事業、夕陽群體,從兩個不同角度描述了老年大學。
一、老年大學誕生的時代背景與社會條件
任何一件新生事物它的誕生和出現都不是無緣無故、也不是以人的意志為轉移的。只有在一定的歷史背景下,具備了一定的社會條件才能誕生并得以生存和發展。老年大學也不例外。筆者認為,應從以下幾個方面去分析老年大學的成因:
第一、國家經濟發展、社會財富增加。
老年大學在全國范圍內普遍建立和發展,必須有一定的經濟基礎做保障。老年大學是學校,需要教室、設備和場地,也需要有管理人員和教學人員,盡管日前一些老年大學寄存于一些其他活動場所,能夠減少一些費用,但必要的、基本的條件仍需具備,必要的投入是必須的。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經濟快速發展,在全世界已成為經濟大國,財政收入也隨之大幅度增長,經濟實力大大提高從而有條件在財力、物力、人力上給予積極扶持。因此,使老年大學這一新生事物能夠創辦和發展,這是這一事物誕生、生存和發展的物質基礎。
第二、人民生活富裕、文化需求提高。
在建國初期乃至文化大革命期間,我國人民的生活水平僅限于解決溫飽問題。如何提高和改善物質生活需要,是人們最為關心的事情,也是國家和政府重點考慮的大計。時下人民的生活物質水平大幅度提高,過著衣食無憂的日子,在這種條件下人們的需求重點和需求方向也發生了變化。文化需求已經提到重要日程上來,人們開始考慮如何進一步提高自身文化素質,如何滿足自己對文化生活的需要。特別對老年人來講、他們已從繁忙的工作中解脫出來,空閑時間多了,更需要有個精神寄托。要滿足這種需求、就需要有一個載體,需要有一個場所,老年大學的創辦,是解決這個需求的最好途徑。
第三、社會老齡化的到來。
近些年來,我國人口狀態發生了重大變化。在總人口中,老齡人口比例迅速增大,老齡化社會悄然而至。我國人口基數巨大,再加上老齡化比例高,因此,老年人就成為社會中一個龐大的群體。這個龐大的群體帶來的不僅僅是養老問題,而且還有老年人精神生活問題。我們的老年工作方針是“老有所養、老有所學、老有所樂”,除了“養”之外,“學”和“樂”的問題通過什么途徑解決呢?除了時下一些老年人文化、體育活動場所之外,能全面解決這一問題的途徑就是老年大學。所以老年大學這一事物一經出現就深受老年人由衷地歡迎,成為當前的一項名副其實的朝陽事業。
綜上所述,由于國家財力增強,由于人民文化需求提高,由于老年人口劇增,所以,老年大學在我國應運而生。
二、老年大學的基本功能
我國的老年大學產業蓬勃發展。在這種情況下,就需要我們對這一事物深入研究、準確把握其性質、特點、探求其發展規律、使其健康有序地發展。筆者認為,老年大學的基本功能有兩項:一項是教育功能,一項是文化功能。我們必須圍繞這兩大功能去積極引導、逐步規范,從而促進老年大學健康發展。
第一、教育功能主要體現在知識教育上。
老年大學是學校,是實施人的終身教育的最后階段。老年人通過在校學習,獲取新的科學知識,全面提高文化素質,在智能、體能上得到進一步開發,人格上進一步完善,從而更進一步實現個人價值。從老年大學辦學方針和辦學宗旨上看,老年教育是真正意義上的素質教育。每個學員入學的目的既不是就業謀生,也不是晉升職位,只是為了獲取以前沒有機會學到的知識,充實自己,提高自己,達到與時俱進。一些老年人正是通過在老年大學的學習,潛能得到再次開發,有些甚至是大器晚成,成為書法家、國畫家、攝影家、詩人。他們退而不休、學而不止、使自己人生得到新的升華。
第二、文化功能主要表現在休閑娛樂中豐富生活方式。
老年人通過在校園學習和生活豐富了精神文化生活,滿足了退休娛樂的需求。各個老年大學在課程設置上,既考慮到科學知識教育,也考慮到文化活動的開展。一般地都開設聲樂班、器樂班、舞蹈班、京劇班,書法繪畫班等。每個學員可根據自己的興趣愛好自選課程。同時在老年大學旗下,設立了許多文藝團體。如:詩社、歌舞表演隊、小京劇團、攝影協會等等。定期組織活動,并通過演出、比賽、展覽、講演等形式,給老年人充分展示自己、愉悅身心,度過豐富多彩的晚年。
三、老年大學的社會意義
創辦老年大學是一件利國利民的事業,其重要性及意義,既要從老年群體自身來看,還要從社會廣泛意義上去分析。
第一、從老年群體自身來看,老年教育是提高老年人綜合素質的重要途徑。
大家知道,老年人來自四面八方、各行各業,他們在退休前工作性質差異很大,所受的教育程度參差不齊,在工作崗位忙又沒有更多機會再去學習,因此他們的科學知識水平和文化文明程度都有待于進一步提高。即使少數受過高等教育的人,知識也有待于不斷更新。老年大學為他們提供了一個機會,在他們脫離勞動崗位后,變成人生的最終教育,達到增長知識、豐富生活、陶冶情操、促進健康的目的。我們國家提倡提高全民綜合素質,如果老年人的綜合素質得不到提高,全民綜合素質的提高也難以實現。老年大學在提高老年人綜合素質上做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
第二、從社會角度看,老年教育能促進社會和諧穩定發展。
老年群體人數多、影響大,他們在全社會的輻射作用是不可小視的。每一個老年人都不是孤立的個人,他們與一個或幾個家庭有著密切的聯系,與各個階層的人有密切的聯系,他們對全社會特別是青少年的影響是很大的。
老年人對社會的輻射作用主要是正能量的。他們曾經經過黨的多年教育、他們對新舊社會有著親身體會、他們對政策開放前后國家發展人民生活水平有鮮明的對照,他們會把這些體會認識通過不同的形式傳遞周圍的人。他們利用晚年時光、發揮著自己的余熱,向青少年進行著愛國主義、集體主義教育。還有許多老年人利用自己的知識和專長,在社會、在群眾中無償地做著貢獻。但是,不可否認,也有一些老年人退休之后接觸正面東西少,接觸社會上一些負面東西多了。在公園廣場、在街頭巷尾,市場里有一些老年人在閑談聊天。仔細傾聽,就會發現,他們的閑談中有許多牢騷,許多怪話,散步了一些不滿情緒和消極思想。實事求是地講,他們的意見,有些是真實存在的,是社會上一些腐敗現象。他們往往把這些東西看作是社會主流而大肆渲染,越傳越夸大,越傳越離奇,讓人聽來越來越失望,越來越泄氣,造成不良影響。與這些人相反,那些熱心于學習的人,那些熱心于參加文化體育活動的人,他們根本不屑于參與這些不負責任的議論和牢騷,而是身心健康地愉快地歡度自己的晚年生活。由此可以看出,積極開展老年教育,積極組織老年人參加健康的文體活動,能使老年人的精神狀態發生很大變化,從而促進社會和諧發展、促進社會穩定。有句話說“老人安則社會安”,在一定意義上講是有道理的。
總之,老年大學事業是社會發展的產物,是社會主義性質優越性的體現。只要正確引導,精心組織。這項事業會更加健康有序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