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曉星 李冉輝 朱翠明 李忠玉 吳移謀
【摘要】基礎醫學研究生的科研實踐工作主要在實驗室進行。加強實驗室的管理,是提高實驗室運行效率,順利取得科研成果和培養高質量研究生的重要保障。在基礎醫學實驗室管理當中,建立健全各項制度,加強研究生綜合素質的培養,提高實驗技術人員科研水平,是重要的管理措施。
【關鍵詞】基礎醫學 實驗室 研究生
【項目基金】南華大學學位與研究生教育教改研究課題(2011YJG17)。
【中圖分類號】R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4)11-0245-01
基礎醫學研究生教育是培養高級醫學科研人才的主要渠道。在培養過程中,研究生除了第一年的理論課程學習,另外至少2/3的時間是通過科研實踐來完成培養計劃。作者在近10年管理實驗室期間,實驗室培養了10多位博士研究生和80多名碩士研究生。隨著本學科管理機制的完善,目前已經形成了一套行之有效的人性化管理模式,對此提出以下幾點建議,可以供同行參考。
1.嚴格的制度是實驗室有序運行的重要保證
“沒有規矩,不成方圓”,這句古話在實驗室管理當中說明了秩序的重要性[1]。眾所周知,認可單位若缺乏明確的制度和流程,工作程序就會造成紊亂。相反,若有章可循,工作就會變得井井有條。本研究所是湖南省高校重點實驗室,是特殊病原體防控與研究生創新人才培養基地。目前我所成立了各項規章制度,如《所長職責》、《秘書職責》、《儀器設備使用制度》、《經費使用制度》、《儀器使用預約登記制度》、《低值易耗品申購制度》、《生物安全制度》、《研究生值日制度》等。這些規章制度的實行,有效強化了實驗室的管理工作。包括工作人員人手一份的《實驗室管理規范手冊》和《室常實驗技術規操作手冊》,有利于科研活動的規范化化。此外,還根據需要建立了《貴重儀器檔案》、《儀器維修記錄》、《外來實驗人員出入檔案》、《畢業研究生檔案》等。以上各類項目的存檔,可以做到有據可查,并且能對先前的工作進行總結和分析,從而及時解決各種出現的問題[2, 3]。
2.提高研究生的綜合素質是保證實驗室有效運轉的重要途徑
基礎醫學實驗室擔負著培養研究生的重任。除了給研究生提供實驗條件外,還要加強研究生的素質教育。提高研究生的素質主要包括三個方面:第一,加強思想道德教育。黨員是研究生當中思想覺悟相對較高的群體。優秀的黨員可充分發揮先鋒隊的作用。黨員們應該自覺地把個人的利益和黨的前途緊密相連,時刻要保持黨的先進性和純潔。相對于本科生而言,黨員在研究生班級中的比例相對較高,可能具有更大的號召力和感染力。從這種意義上講,加強研究生黨支部的建設,能及時貫徹和落實上級黨組織的指示精神以及日常黨務工作。其次,加強實驗技能培訓。本學科每年6月份都要舉行一次實驗前期強化培訓,主要是學習研究所的規章制度。這對于新進實驗室的同學而言,對各項制度的了解是非常重要的,否則會在今后的實驗過程中帶來不少麻煩。其實就是幾項技能培訓。對于所有儀器,都會詳細講授其原理,操作要點和維護保養等內容。同時,研究所也會開展關于論文寫作、常用分子生物學、細胞生物學等方面的知識,如綜述和科技論文寫作,PCR、細胞培養等。對于新手,我們都要求高年紀老師給予實驗帶教,直至其完全掌握為止。
3.實驗技術人員科研直接影響研究生培養
本研究所由導師、研究生和實驗專職人員組成。專職人員除了負責行政方面外,還需要全天候在實驗室中為從事科研的研究生提供技術支持。因此,對于專職人員來說,不但要具有較強的科研能力同時還要及時了解最前言的學術動態,不但要在研究生培養期間能給人家提出解決問題的方法,同時也要具備求真務實的工作態度和良好的個人素質。隨著實驗技術日新月異的不斷發展,一些操作方法不斷更新,新的實驗流程不斷涌現,因此實驗技術人員的知識水平也應該與之俱進。
4.日常事務管理和監督制度
對于日常管理,研究所分別建立了值日制度、試劑耗材管理制度以及儀器管理制度[4]。研究所每周安排2名研究生負責實驗室的衛生、安全工作,并隨時和研究所工作人員保持溝通,每晚離開實驗室前均必須向管理人員匯報當日工作后方可離開。為了提高試劑耗材的使用率,減少浪費,研究所建立了嚴格的試劑耗材管理制度。除了實驗室運轉所需要的酒精、CO2以及液氮等個人無法單獨購買的耗材外,其余均把權力下放到各導師組,即,由導師組自行購買,研究所按照每個導師組研究生數量下撥一定的費用。實踐證明,這是減少浪費,提高使用率行之有效的方法[5]。對于儀器,尤其是貴重儀器,均派了專人負責管理。嚴格實行儀器預約制度,使用完畢后由使用人進行等級,管理人員檢查,大大降低了儀器的損壞率。為了避免個別研究生的不端行為,在實驗室的關鍵地方安裝了攝像頭,這為監督研究生養成良好的習慣提供了重要依據。
總之,基礎醫學實驗室的建設與管理是一項長期、持續發展的工作。每個實驗室可能具有其相應的特殊性,因此必須制定出符合該學科特色的管理體制。在實踐過程中,可以通過摸索新的管理方法,最終形成科學化與規范化管理的良性循環模式,使之能更好地為科研與實驗教學服務。
參考文獻:
[1]賈宏遠, 李亮. 醫學實驗室規劃與建設管理的實踐[J]. 中國醫療設備, 2012,27(9):99-101.
[2]王曦暉, 方玲, 周瓊仙. 醫學實驗室標準化管理的思考與探索[J]. 檢驗醫學與臨床, 2012,09(16):2088-2089.
[3]陳云科. 臨床醫學實驗室管理淺探[J]. 當代醫學, 2009,15(19):36-37.
[4]張燕婉, 葉玨, 孟憲敏. 科學管理開放型醫學實驗室的實踐與探索[J]. 實驗技術與管理, 2011,28(4):153-155.
[5]金志剛, 張厚智, 毛源. 醫學實驗室試劑和儀器管理探討[J]. 國際檢驗醫學雜志, 2013,34(13):1772-1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