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麗霞 張俊峰
【摘要】孩子的成長過程是漫長而復雜的,需要社會、學校、家長多方面的配合。教師經常與家長溝通,定期了解孩子在家里的狀況,會更有利于對孩子進行教育?;诖耍倚T诒A魝鹘y(tǒng)形式——家訪的基礎上,融家校溝通于課程開發(fā)、主題活動過程中,走出了一條學校、家庭、社會三位一體的合作育人體系。
【關鍵詞】小學生成長 家校共育 和諧發(fā)展
【中圖分類號】G62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4)03-0193-02
一、實施的背景及目的
孩子的成長過程是漫長而復雜的,需要社會、學校、家長多方面的配合。教師經常與家長溝通,定期了解孩子在家里的狀況,會更有利于對孩子進行教育。我校雖然是一所城市中心小學,但學生家長的整體素質層次參差不齊:有機關干部、企業(yè)老板、工廠工人、小商小販、外出打工者……他們對孩子的教育方式各不相同,與老師的溝通方式也五花八門,造成了學生整體素質方面存在差距。
基于此,從2011年3月開始,我校以12項育人為本制度為契機,在保留傳統(tǒng)形式——家訪的基礎上,建構了家校溝通新機制,走出了一條學校、家庭、社會三位一體的合作育人體系,融家校溝通于課程開發(fā)、主題活動過程中,創(chuàng)造了有利于學生健康成長和全面發(fā)展的良好環(huán)境,譜寫了一曲“家校共育、和諧發(fā)展”的動人樂章。
二、基本做法
(一)構建了“三位一體”家校育人體系。
1.落實規(guī)章制度。制定了具體可行的校長——分管處室——相關責任人的垂直管理網絡,完善和建立家校溝通制度、明確了不同崗位的教師家校溝通的職責、制訂了教師與家長溝通情況考核辦法,加強了學校與家庭的聯(lián)系網絡,使工作有章可循,有的放矢。
2.落實評價機制。探索和完善“教師與家長經常溝通制度”的考核評價機制,制定考核方案。每學期通過發(fā)放調查問卷、召開專題家長委員會會議、家長學校開課等方式,對制度的開展情況進行調研,依據家長參與班級、學校管理情況,定期開展“優(yōu)秀家長評選”、“家長、學生心目中的師德優(yōu)秀教師”評選活動。同時還開展“家長學?!眱?yōu)質課、“我的家庭故事”優(yōu)秀征文、“優(yōu)秀親子交流卡”等評選活動,助推此項制度健康有序的進行。
3.落實工作團隊。成立了校長總負責的領導小組,踐行統(tǒng)籌規(guī)劃、協(xié)調實踐、調度資源的責任,保證此項制度的持續(xù)發(fā)展和深入買施。
(二)創(chuàng)建了家長委員會運作模式。
1.尊重家長。全體家長自愿報名,公開競聘,讓熱心、有才能的有識之士加入到學校大家庭,為學校的發(fā)展建言獻策。
2.招賢納士。改建后的三級家委會不選擇家長的工作和職位,只要是對學校工作持有一腔熱情的有識之士,公開競聘成功后,都能成為我校家委會的一員。
3.自主管理。各班家委會自主運作,由家委會主任組織本班委員和家長代表定期召開會議,自主管理班級各項事務。
(三)開發(fā)了“三位一體”教育課程。
為增強學校、家庭、社會“三位一體”互動共建的實效性,學校開發(fā)了“‘我是德育工作者”課程,整合每位教職員工、家長、社區(qū)的有利教育資源,多渠道實施教育。
1.立足課堂播智慧。一建“親子課堂”。學校采取多種形式進行家長學校授課,依托“親子課堂”,教師、家長互相交流育人心得和困惑,共享資源,取長補短,提高素養(yǎng),和諧發(fā)展。二建“專家講堂”。學校先后多次邀請心理學專家、中國科學院教授、著名兒童作家、知名節(jié)目主持人等到?,F場為家長傳授育子經驗,還邀請家教有方的學生家長介紹家庭教育經驗,形成“教師引領、家長參與、社會支持、共同成長”的良好育人氛圍。
2.主題活動促發(fā)展。學校充分利用豐富的節(jié)日資源,組織開展系列活動并歡迎家長參與其中。如“書香家庭”的評選、定期召開不同范圍的家長委員會會議、“重大節(jié)日、傳統(tǒng)紀念日”活動的開展、教學開放日、走進社會大課堂等活動,邀請家長走進校內校外活動中來,既增進了家長與學校的聯(lián)系,又為增進教師和家長的了解搭建了平臺。
3.溝通途徑見真情。一是深入家庭實地家訪。學校推出了“百名教師訪千家”的活動,鼓勵教師克服種種困難,走入特別需要進行面對面交流的學生家庭當中,了解學生的家庭成長環(huán)境、親身感受學生的成長氛圍,面對面的跟家長、學生交流,鼓勵學生積極進取。二是全體教職員工與學生結對子面對面溝通。本著“學校育人、德育為先”的原則,組織包括校級領導在內的全校所有的任課教師都積極投入到育人工作當中來。每名教師和15-20學生結對子,持續(xù)地對結對子學生進行面對面思想、習慣、學習等方面的交流、關注、教育,加強與結對子學生家長的溝通,效果顯著。三是利用網絡資源溝通。除一般的登門家訪和電話家訪外,我們建立“家長飛信群”、“班級QQ群”等及時反饋學生表現,發(fā)布溫馨提示,交流育人心得。實行校長對家長接待日,促進心與心的交流,
三、效果
深入實施“教師與家長經常溝通制度”以來,學校通過構建三位一體的育人網絡,促進學校、家庭、社會三方互動,提高了家長的整體素質和學生的素質,教師的家教經驗逐漸豐富,學校的辦學質量得到了社會、家長的廣泛認同和贊許。學校先后被評為市德育工作先進單位,區(qū)德育工作先進單位,區(qū)家庭教育先進單位。調查問卷結果顯示,98%的學生對于在校的學習生活很適應,能快樂的面對學習、生活;家長們因為受到學校的培訓、參加各個層次的家校交流活動,與孩子之間的溝通也順暢多了,教育孩子過程中的疑惑少了,與學校之間的交流更和諧了。總之,在實施此次育人制度的過程中,學校工作有了較大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