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彩芹
【摘要】目的:神經內科護理人員通過臨床觀察,對于腦卒中患者的康復護理臨床效果做出客觀合理的評價。方法:取某醫院體檢中心的神經內科腦卒中患者82例作為臨床觀察對象,并且所有研究對象都是2012年6月到2014年6月的患者。將他們隨機得平分成兩組,對其中41例患者實施康復護理,作為觀察組,而另外41例則只接受常規護理,作為對照組。對觀察組和對照組的相關指標分別進行觀察,比較。結果:經過一定時間的護理以后,其中繼發性功能障礙發生率都有所降低,但觀察組發生率(17.1%)明顯低于對照組(46.3%);另外兩項評分也均有所提高,同時,觀察組的相關評分的提高更為明顯,其有效率觀察組(97.6%)大于對照組的85.4%。護理后的作用效果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對于改善腦卒中患者的臨床癥狀,康復護理較之常規護理有更明顯的效果,可以有效促進患者神經功能,對于提高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有很大幫助,有效減少繼發性功能障礙發生的次數。
【關鍵詞】神經內科;腦卒中;康復護理
【中圖分類號】R47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671-8801(2014)10-0243-02
引言
腦卒中大部分是由于腦血液循環發生障礙引起的,是多種心腦血管疾病中的一種,其以高發病率、高致殘率、高復發率和高死亡率等特點著稱,這絕對不是危言聳聽,而是多年臨床研究得出的結論,被列為心腦血管疾病中最嚴重的行列。近年來,優生優育取得了明顯的效果,與此同時,也推進了我國人口老齡化的發展趨勢,隨年齡的增長,老年人的身體功能呈減弱的趨勢,血管動脈會越來越硬化,因而腦卒中患者中老年人占大多數。研究數據說明,康復護理不僅對改善患者的肢體功能有明顯的療效,還可以有效降低患者的發病率,由此證明,康復護理對腦卒中患者有顯著的臨床效果。為了對其臨床效果做進一步研究,以某醫院體檢中心的實驗數據作為依據,以2012年6月到2014年6月的82為患者為例,對隨機評分的兩組分別進行常規護理和康復護理,做如下說明。
1.資料和方法
1.1患者資料
選取2012年6月到2014年6月在某醫院體檢中心的82例經顱腦CT確診符合神經內科腦卒中臨床診斷標準的患者作為實驗對象,他們的年齡范圍均處于51~74歲之間,大約平均為63.9歲,上下不超過10.4歲;其中男性為51例,女性為31例。選取首次發病的患者作為本次實驗對象。這其中包含47例左側偏癱和35例的右偏癱。把患者平分為兩組,分組過程確保了其隨機性,分別作為觀察組(對此41例患者進行康復護理)和對照組(對此41例進行常規護理),兩組患者的一般資料要求有很大的相似性,可以將他們作為比較的兩組患者。
1.2護理方法
對于實施常規護理的對照組來說,醫護人員試圖建立良好的醫患關系,他們積極主動和患者溝通,以介紹的方式加強患者對醫院和其所得病的治療方案的了解,從而消除疾病帶給他們的不良影響,使患者對康復充滿信心,更好得配合醫生的治療。醫護人員會通過各種各樣的辦法來保證患者病房的整潔,保持通風良好,比如:高頻率得更換患者的床單和被褥,使患者可以通暢的呼吸,較小的間隙定期給病人翻身。
對觀察組實施的康復護理,患者同樣接受比較全面的常規護理,在此基礎上,還要對其進行功能訓練、心理康復護理、對其施加康復刺激、讓患者被動得進行運動、對其進行按摩、并進行一定的康復教育等等。其中的功能訓練包括床上訓練、行走訓練、站立訓練和必要的生活自理能力訓練等等。基于大部分患者由于對病癥的恐懼而引發的內心焦慮、抑郁等不良心理狀態,要對患者進行安慰、鼓勵和支持等的心理疏導活動,從而帶動患者接受治療的積極性。康復刺激可以是對患者實施的痛覺刺激、神經電刺激或者針灸。患者被運動需要醫護人員及患者家屬的積極配合,活動患者的四肢,其中以關節活動和肌肉活動為主。通過醫護人員的講解使患者更加了解自身的治療方案,積極配合醫生的治療。醫護人員要適度對患者的關節和肌肉進行按摩,加速患者的血液循環,有效改善供血。
1.3臨床觀察指標
主要觀察兩組患者換側上肢運動功能評分、日常生活能力評分、臨床療效、繼發性功能障礙。
2.結果
(1)護理前,患者患側上肢運動功能評分,對照組12.3±2.8,觀察組12.1±3.2,經過一定時間的護理,對照組升為35.7±12.0,觀察組為42.5±13.6,此數據充分說明經過護理,可以明顯提高患者患側上肢運動功能評分,觀察組效果明顯較對照組要高;(2)經過護理可以顯著提高患者的日常生活的能力評分,同樣是觀察組較對照組要明顯;(3)統計學分析,觀察組總有效率明顯高于對照組(97.6﹪>85.4﹪);(4)觀察組繼發性功能障礙發生率為17.1﹪,對照組為46.3﹪,觀察組明顯較低。
3.討論
生活節奏在不斷加快,給人們造成了越來越大的生活和工作壓力,也讓腦卒中疾病有了可乘之機。腦卒中患者的發病率飆升,患者中也逐漸出現了越來越多的年輕人。基于腦卒中疾病的種種特點,對于腦卒中疾病實施及時診斷和治療,應該引起多有醫護人員的高度重視。對于腦卒中患者實施的康復護理,有效提高臨床效果,真正做到盡早發現,盡早治療,在患者發病早期,對其進行康復訓練和功能訓練,對于患者神經功能的減弱具有更顯著的療效,有效降低患者肢體功能運動障礙的發生率,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康復護理所帶來的療效更有助于提高患者的信心,正視治療,更加配合醫生的治療。
本次試驗的研究數據足以說明,兩組患者在經過護理以后,患側上肢運動功能評分和日常生活能力評分均有顯著提高,護理的重要作用凸顯。觀察組的評分比護理組要高很多,證明康復護理可以取得更為明顯的臨床效果,對于患者的病情,康復護理可以做到更有效得控制。更有效得降低患者繼發性功能障礙發生的次數,安全性也更高。
康復護理具有較顯著的臨床效果,應該引起醫護人員乃至全社會的關注,不斷探索更加完善的康復護理措施,真正做到為每一位患者負責,為患者的康復而不斷努力,為改善醫患關系做出應有的貢獻。
參考文獻:
[1]王翠玲,王洪菊,董紅,徐明,劉向榮. 神經內科護理人員對腦卒中康復護理的認知調查[J]. 護理學雜志,2007,17:42-43.
[2]王玉紅,劉冰之. 神經內科護理中對腦卒中康復護理的臨床觀察[J]. 吉林醫學,2011,09:1834.
[3]陳佳麗. 神經內科護理中對腦卒中康復護理的臨床研究[J]. 當代醫學,2011,32:116-117.
[4]王燕. 神經內科護理中對腦卒中康復護理的臨床觀察[J]. 內蒙古中醫藥,2013,17:134-135.
[5]王曉麗,王嬌. 神經內科護理中對腦卒中康復護理的臨床研究[J]. 中國當代醫藥,2013,23:150-151+1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