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萍
^“安全”無論在何時何地都是各項工作中的重點,尤其對于學校而言,“安全”是教師能安心教學,學生能快樂學習的保障。而校園的安全并不僅僅是學校保安的責任,做為老師的我們除了要給孩子創造一個有利的學習環境以外,為孩子創造健康而安全的成長環境,培養孩子自衛、自救的能力也有義不容辭的責任。
那么教師應該怎樣做呢?我認為可以根據所教學科的特點在課堂上適時的滲透安全教育。我在數學課堂上是這樣做的。
一、制定教學計劃的同時,制定課堂安全計劃
安全工作不是臨時性的工作,如果教師在制定教學計劃、教學方案的同時,能考慮到本學期、本節課在課堂紀律、學生活動等方面有可能發生的安全問題,就能提前對那些可能產生安全隱患的方面進行避免和預防,并能使自己的教學安全工作有據可依,有據可查。
例如數學課堂上,在教學部分幾何知識時,教師常常會讓學生準備剪刀、膠水等操作工具,這是教學中必須讓學生準備的,如果學生沒有準備好則會影響數學知識的教學質量。教師在制定這類教案時就應該充分考慮到學生在課堂上,特別對于低段自控能力較差的學生使用剪刀這類工具肯定會有一定的危險,那么在教具準備中就應提前與學生進行紀律上的約定,規定只能在相應環節規范的使用工具,活動完畢立即妥善放置,放學立即帶回家不再帶到學校。有了事先的計劃和準備,才能對可能發生的事故進行防范,也更能規范教師、學生的課堂行為。
二、結合具體教學內容適時滲透安全教育
新課程改革下的數學教材,非常重視學生的全面發展以及學生的生活經驗,眾多知識的傳授都與學生的個人生活經驗息息相關。眾多數學知識的引出都是以主題圖的形式程現給學生,而這些主題圖大多來源于學生的生活,教師如果能適時抓住圖中的信息對學生進行安全教育也能收到很好的效果。
例如,我校校門口正處在一條主干道上,車流量較大,曾經發生因為學生不遵守道法要求橫穿馬路而被車輛撞傷的慘痛事件。因此我在教學一年級上冊《比較高矮》一課時,就充分利用教學內容對新入學的一年級新生進行交通安全的教育。這節教材的主題圖程現的是街口紅綠燈兩位小朋友扶老奶奶過馬路的情景。于是,在課開始前,我問孩子:從圖里你能得到什么信息?孩子們站起紛紛發表自己的意見,有的說老奶奶比小朋友高,有的說他們走的是斑馬線。當孩子說到與交通安全有關的信息時,我緊緊抓住孩子的發言反問到:為什么必須走斑馬線?不走行不行?什么時候才能過馬路?并讓孩子親自上臺來表演。通過這樣的反問和現場模擬,讓剛剛入學的孩子懂得只有遵守交通規則才能保護自己,建立起規范的過馬路等交通安全意識。這樣在很自然的情況下,孩子就受到了一次安全教育,效果非常好。
三、在學生課堂活動中進行安全活動的教育
新課程理念下的課堂教學非常注重學生的親自參與和動手操作能力。教師常常會在課堂的教學環節中安排小組合作學習的環節,這有利于培養學生合作學習意識,同時這也是進行課堂安全活動教育的有利契機。
例如我在教學方向和位置一課時,根據預定的教學安排,上課地點是在操場上,這就增加了教師對課堂紀律、學生調控方面的難度。因此我在學生們準備進行分散的各小組學習之前,就明確的向學生的提出了需要注意的安全事宜:1.在操場學習的目的是研究本課知識,因此不能做與此無關的事情;2.操場上有正在上體育課的學生在做踢球等活動,因此要注意避讓;3.活動時間結束迅速回到指定集合地點。通過這樣對學生紀律的事先約定,能最大限度的調控好學生的活動行為,避免學生活動時因為無明確紀律約束而產生的無法預計和及時控制的危險行為。
四、利用突發情況及時對學生進行安全教育
教師在進行教學設計時都希望自己的課堂是一帆風順的,但在實際上課過程中通常會有一些突然發生的情況打亂預定的教學計劃,這時就需要教師利用經驗和機智來解決這些突發情況。
我執教的年段是小學低段,受年齡和心理的限制,這一階段的孩子也正是自我防護意識最弱的年段,很需要教師進行關心和指導。近段時間正值春季,氣溫上升,各種傳染病菌活躍,小孩子抵抗力弱,在課堂上時有學生出現發燒、嘔吐等現象。每當遇到這樣的情況,我通常會把課停下來,請其他學生在座位上先靜息,然后詢問生病的學生哪里不舒服,需不需要給家長打電話等,并請能干的學生班干部到辦公室請來沒有上課的教師把生病的孩子帶到學校醫務室,最后還要在課堂上向全體學生強調時令變化時要注意增減衣服、課間休息不要跑出滿身大汗等生活常識。雖然這樣做會耽誤一些上課的時間,打亂教學計劃,但卻是必不可少的環節。因為教師不僅僅是科學知識的傳授者,還是學生成長路上最溫暖的守護神。
學校是學生快樂成長的搖籃,課堂是學生汲取知識的地方,教師是學生健康成長的引領者,而安全則是師生快樂成長、汲取知識的保障,所以無論何時都應敲響安全的警鐘,樹立安全第一的意識。
課堂教學雖然只是一個空間有限的場所,但在這一小小的空間里卻包含了方方面面的內容。課堂上教師除了教授學生知識外,尤其應充分重視課堂教學的安全,只有安全保障了才能真正的讓學生快樂成長,讓學生茁壯成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