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勝美 魏建
摘要:本文主要論述了中職餐旅專業“訂單式”人才培養模式的構建問題。指出“訂單式”培養是中職學校教育發展的必然要求與發展趨勢,是實現校企合作雙贏的有效方式,是培養企業需要的技能人才的有效途徑。
關鍵詞:中職;餐旅專業;“訂單式”;人才培養模式這里所說的“訂單式”培養模式是指學校和企業共同簽訂餐旅專業人才培養協議,包括:培養目標、培養規格、知識技能要求、課程設置、教學內容、教學評價等的一種模式。
其運行方式是:企業根據發展需要向學校提出培養餐旅專業人才要求,包括:培養人數、培養時間、技能等級要求、技能人才整體素質要求等。經學校同意后正式簽訂“訂單式”培養協議。由學校根據企業培養要求進行“訂單式”培養,學生畢業后直接到該企業就業。
這種模式是直接面向用人單位培養實用型技能人才,它有利于技能人才培養的針對性、計劃性、實用性;它有利于學生明確學習目標,增強學習主動性;它有利于學生職業素養的形成,增強企業的適應性;它有利于實現企業、學校、與學生的共贏;它還可使培養的學生具有較扎實的理論知識和實踐技能,還具備了一定的職業素養,深受企業的歡迎。
那么,如何實踐中職餐旅專業“訂單式”人才培養模式呢?
一、確定“訂單”合作企業
學校要深入調查當地餐飲服務行業的相關情況,包括:星級企業家數,上規模、上檔次的無星級企業家數,其他企業家數等。了解餐飲企業生產規模及其發展趨勢,了解大中企業合作意向,用人要求,預測該專業人才需求的類型及數量。企業能為學生提供頂崗實習的條件等,為學校提供實施“訂單式”培養應有的信息。
在確定“訂單”合作企業前,學校有關部門應分析企業發展前景,企業經營情況、管理情況、生產規模、經濟效益等,為“訂單”式培養保證穩固的基礎。同時要考慮企業對“訂單式”辦學的意向與積極性,理想的做法是企業自愿并有較高的積極性,才能保證合作的穩固性、持續性。還須摸清企業在社會上的信譽度等。學校應選擇信譽度高的企業作為合作單位。這樣,才能保證“訂單式”培養的成功率。另外,“訂單”的數量也是一個值得考慮的問題。因為“訂單”數量的多少關系到辦學的規模和效益。
二、簽訂“訂單”協議
校企“訂單式”人才培養協議的簽訂須在雙方自愿的基礎上進行。簽訂的原則是“互需互愿,互利互惠,互尊互信,相互合作,共同參與”。簽訂的內容包括:學校、企業、學生在“訂單式”人才培養過程各自的責、權、義務等。企業對學校培養的要求,包括數量、規格、技能等級要求、該專業課程設置、培養目標、教學內容、師資配備、教學與實習設施、設備要求、考核評價辦法等。
企業應承擔的義務,如安排學生頂崗實習的崗位,學生實習期間的待遇,實習工作服的制作與發放,實習應注意的問題等。學校應承擔的義務,負責培養學生在校期間的學習、實習、教育與管理、安全等問題。學生實習應注意的問題,學生實習的獎勵與違約責任。簽訂要求,包括各方應認真履行的責職,違約責任和法律責任等。
三、“訂單式”人才培養的組織實施
首先,要成立校企合作“訂單式”培養改革領導小組。成員有校企協商解決,具體領導和指導這一工作。其次,校企雙方要以多種形式對學生展開宣傳,讓學會生明確“訂單”企業的有關信息,如企業規模、經濟效益、發展前景、工作崗位、基本待遇、養老保險等情況。第三,對報名的學生要作適當的考核和挑選。如文化基礎課筆試、基本素質面試、身體檢查、綜合考評等,以確保“訂單式”培養的質量。
制定校企合作人才培養方案。該方案由校企雙方共同協商制定。方案內容包括餐旅專業人才培養目標、課程設置、師資配備、考核評價、技能要求、實習實訓、頂崗實習待遇等。實施具體措施:包括實習保障機制、交通安全機制、學生管理規章制度、校企領導、教師具體負責機制等。
打造一支“雙師型”的教師隊伍。“訂單式”培養模式要求學生有扎實的基本理論和熟練的動手能力,有獨立工作的能力、分析和處理問題的能力,良好的人際交往能力、信息的收集和處理能力等。因此,“雙師型”師資隊伍建設是關鍵。學校和企業要為創建一支“雙師型”師資隊伍獻計獻策,制定師資培養方案,采取切實措施,加強師資隊伍建設。
制定“訂單式”人才培養評價標準。餐旅專業人才培養的質量是校企雙方共同關注的焦點。為確保人才培養的質量,學校和企業須共同制定評價標準。包括教學過程評價、學生學習和實習評價、到企業“頂崗實習”評價、技能等級評價、職業道德評價、學習與實習態度評價等。
四、中職餐旅專業“訂單式”人才培養模式構建應注意的問題
“訂單式”人才培養模式是中職學校教育發展的必然要求。可是在實施過程中會碰到不少困難,如訂單數量少、企業發展不平衡、校企聯系不緊密、學生工作量差異大、學生所得報酬不公等。這些問題需要學校和企業共同協商解決,并且要及時。
要解決好學生在校學習與下企實習的矛盾。對于“訂單式”培養的班級,學校在制定教學計劃時就應注意在校學習的時間和下企實習實訓的時間安排,處理好兩者的關系,使學生在校學習與下企頂崗實習有序進行,達到學習、實習“雙贏”。
要處理好學生頂崗實習時的福利待遇問題。如工作服的問題、勞動報酬的問題等。這些校企雙方都要妥善協商解決好,使學生可全身心投入工作,提高工作效率。參考文獻:
[1] 張濤 謝璐。“訂單式”培養模式發展存在的問題及對策研究[N]。淮南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07年第2期。
[2] 張秉釗。校企合作“訂單式”人才培養模式的實踐探索[J]。高教探索,2005年第4期。
[3] 朱懷忠。對高等職業教育建立“訂單式”培養長效機制的思考[J],《中國職業技術教育》,2007年第1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