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美玉
^摘要:在初中數學教學中,創造輕松愉快的課堂教學環境,是全面提高教學質量和學生素質的需要。調控學生的情緒,喚起其求知欲,抓住優勢興奮中心,保持其注意力是教師進行課堂管理的根本點。本人從自身的教學經歷出發,聯系新的課堂教學評價體系及教育趨勢,理論聯系實際,從良好的開端,成功的一半;調動興趣,學習不再可怕;把握節奏,學習是美的樂章;有規矩,方成方圓;好頭不如好尾,讓學生印證成功等五個方面,談談愉悅課堂的營造。
關鍵詞:課堂;愉悅 從中學數學課堂教學現狀來看,由于長期受傳統教學模式的影響,教學總是以傳授為主要目標,以教師為主的權威性、強制性教學,這種以教師為中心的課堂教學模式,教學目標單一,組織形式僵化,忽視了學生的個性差異和能力培養,忽視了學生的主體地位,使課堂氣氛顯得沉悶,在一定程度上窒息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壓抑了學生個性的思維發展。
愉悅教學法是新一輪課程改革所倡導的以學生為主體的教學方法,心理學研究表明,動機是人發動和維持某種活動的心理傾向,而推動人進行學習的內部動機就是學習興趣。動機興趣是伴隨在一定的心理過程中產生的,獲得愉悅感往往會產生學習興趣。愉悅教學法采取了多種手段多種活動形式,營造一個寬松、舒適、和諧的課堂氛圍,激起一種積極向上、愉快的情緒與心境、使師生感到教與學是一種樂趣,不是負擔與苦惱。為此,教師要善于采用一定的方式創設愉悅課堂的氛圍,激發學生的學習情趣。是全面提高教學質量和學生素質的需要。古人曰:“人之情不能樂其所不安,不能得于其所不樂。”愉悅教學能激發學生積極學習,讓學生在其中領悟知識和求知的樂趣,上課“樂在其中”。然而,怎樣讓學生有興趣地學又是很多老師的困惑,下面本人從五個方面,談談愉悅課堂的營造。
一、良好的開端,成功的一半
俗話說,萬事開頭難,良好的開端,是成功的一半。一節課伊始,就要讓學生有愉快的、專注的神情來跟老師交流。走上講臺,一個燦爛的笑容、一個微笑就能吸引學生的注意力,緩解煩躁的情緒。進入課堂,可用一件愉快、新奇或友善的事情來進入,如善意地逗一逗預備鈴響還站著或走動的學生,開一開遲到同學的玩笑,讓他們既知道自己做得不對,又知道老師是善意的提醒;也可以通過一件嚴肅的事,讓學生的情緒高度集中,產生學習的緊迫感。如巡查上一節的課外作業,把沒有完成的學生登記起來,這會使精神渙散的學生神經立即繃緊起來。在此時,盡可能不要批評學生,避免一節課還沒有開始學生就產生不良的情緒。
當然,作為一節課的情緒調動環節不宜拖沓冗長,一般控制在5分鐘以內,然后就要進入到學習的主題,不要浪費太多的時間。
二、調動興趣,學習不再可怕
要提高學生的學習素養和學習質量,培養終生學習的人,“興趣便是最好的老師”。對課堂引入、教學內容、教學過程的興趣、以及與老師交流的興趣,每一個方面都牽引著學生們的神經,都是上好每一節課的關鍵。特別是對厭學情緒嚴重的學生,他們害怕學習,要把他們吸引到學習中來,是需要一番功夫的。
機會總是留給有準備的人,要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備課是非常關鍵的一環。備課時,可分兩步走。一是對教學內容的熟悉、思路整理、重難點及關鍵問題的探究等,這是上好一節課的前提,是通俗意義上的鉆研教材備好課;二是心懷學生,站在學生的角度來體會內容的難易和上課過程中有可能的情緒反應,緊緊地抓住學生的興致所在,時而激昂,時而平緩,做到緩急有序、動靜相生,讓學生的注意力跟著老師的激情走,這也是一節課的成敗之舉。在這個過程中,學生饒有興趣,就要順勢而為,讓他們的熱情高漲起來;肅然無味、又非講不可的,就要言簡意賅,點到為止。正如葉圣陶先生所說:“教師之為教,不在全盤授予,而在相機誘導?!?/p>
我常常充分利用每一個章前圖,利用生活中熟悉的事物,聯系本節的內容進行渲染,讓學生感受到數學知識有意思,學有所用,真切地體驗到數學來源于生活,又服務于生活。
三、把握節奏,學習是美的樂章
課堂教學既要達到目的,又要緩急有序、動靜相生、起伏有致、詳略得當。如何恰到好處地運用板書、手勢、眼神,充分體現教學設計的慎密程度和教學經驗。這個過程中,教師的教學語言有著舉足輕重的作用。蘇霍姆林斯基曾經說過:“教師的語言修養在極大程度上決定著學生在課堂上腦力勞動的效率?!备鶕枰?,或嚴謹慎密、或抑揚頓挫、或親切詼諧,讓整個課堂的講解充滿了美感。只有老師自我感覺好,才有可能打動學生,讓學生受到你的吸引、感染。著名特級教師李吉林老師說:“美能激智,美能發辭,美能怡情,美能育德。美對兒童發展產生的全方位的功能是無可非議的”。
新課的講解探索時間不宜過長,當學生的頭腦、聽覺開始疲憊,對新知的吸納能力趨飽和,則新知的學習要適可而止,教學環節可進入練習階段。這時,既是學生活學活用、及時鞏固的過程,也是他們對新知識的整理、消化、遷移、升華的過程。習題的重要性、難易程度的把握、題目的吸引力等,都影響到練習的效果。既要讓學生有信心做,也要有一定的挑戰性,激發他們動手動腦的熱情,讓學習的趣味更持久。
四、有規矩,方成方圓
日常的教學,難免存在課堂紀律不好的情況,特別是生源較差的學校。有的學生紀律性很差,也有的是新舊知識難以銜接的,無法集中精神的。上課閑聊、看課外書、玩手機等等時有發生,這對老師的情緒和教學效果有很大的影響。當教學受到他們多次的干擾,老師會一改溫和的形象大聲呵斥,這使得學生心目中留下老師粗暴的印記,也起不到教育的效果。作為老師,作為一個教育工作者,我們該怎么做呢?
老師不能因為把學習的主動權交給學生而放任不管,俗話說:“無規矩,不成方圓?!蔽覀円J真對待違反紀律的情況,教育時,既要顧及學生的感受,又要顧及全班同學的情緒,可以說服教育、嚴厲批評和微笑著制止相結合,采取多種方式、恩威并重,既讓學生知道違反紀律不妥,也要給他們改正的機會,溫和耐心地等待他們的轉變。
我常常繼續保持講課的語調,悄悄地走過去,站在他們身旁,微笑著注視著他們,他們常常會意地中止手頭的事情,收回了渙散的心。從老師的關注里,學生看到了自己行為的不協調;從老師的微笑里,學生看到了關愛、包容和信任。
五、好頭不如好尾,讓學生印證成功
一節課結束時,可以讓學生總結反思、自我評價:這節課有什么收獲?我們是用怎樣的方法學到這些知識的?你認為自己表現怎樣?……借助這些問題,讓學生主動對學習內容、學習方法、學習結果等作出回顧,通過回顧和反思獲取更多信息,使學生了解學習中存在的優勢和問題,同時使新知識有效地納入學生已有的知識結構中去,促進學生自主地積累學習經驗,加深對知識的鞏固、擴展、延伸和遷移。同時也讓學生有學習的成就感,為下一節課的學習奠定了良好的前提。
作業的布置也要盡量在下課鈴響之前,才能引起學生的重視。量要適可而止,內容的選擇要注重本節課的重難點,要兼顧上、中、下層學生。隨著下課鈴一響,老師一聲鏗鏘有力的“下課”,讓學生感受到充實、快樂和收獲之后的滿足。
總之,在數學教學中,教師應改變傳統的教學模式,調動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動性、獨立性、獨特性、合作性,營造一個生動活潑的,主動和富有個性的教學場景,變“帶著知識走向學生”為“帶著學生走向知識”,使數學課堂真正成為學生自主學習的愉快平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