瞿義 張健 馬奧洋
摘 要 作為一種在現代社會才發展起來的新興學科,環境藝術設計是一種能夠改變人們現有居住環境的產業,它與同是新興產業的計算機技術能夠完美的進行融合,通過數字化的虛擬技術可以使得環境藝術設計帶給人們一種與以往不同的觀賞感受,在這些新興技術的影響下環境藝術設計得到了越來越多的認可,同時也向我們展現了它的應用前景是不可限量的。
關鍵詞 環境藝術設計 數字化 虛擬技術
中圖分類號:B834 文獻標識碼:A
美學的發展不是現代就有的,我國古代就有很多藝術家,傳統的藝術表現都是通過畫筆、水彩來完成的,隨著社會的發展,計算機被越來越廣泛的運用,與藝術設計也能夠得到完美的契合,因此環境藝術設計工作已經從最初始的畫筆轉化為鼠標來完成。
1環境藝術設計的轉型過程
我們知道,早期的環境藝術設計都是用筆畫在紙上的藝術圖,但是想要通過紙質的藝術圖來表現一些比較有層次關系的空間圖就需要很高超的藝術,因此,很多環境藝術設計的前輩們都有著很高超的繪畫技術,他們所繪制的圖很多都具有很高的藝術價值,因此,現在的很多繪圖軟件都將這些藝術圖當做素材保存在庫里邊。每一個環境藝術設計者都應當能夠掌握手繪這種技巧,畢竟這是一種基本技能。一個有能力的環境藝術設計師,必定是一個能夠將手繪技術和計算機繪圖技術完美結合的高超藝術家,只有在紙上經歷了多次的草圖的繪制,才能夠在心里有一個大致的方向,從而在計算機上在進行操作時更加能夠得心應手,才能夠將想要的空間效果設計的更加有條理,更加細致。在科技飛速發展的現代,從最初始的簡單繪圖到現在的虛擬技術,計算機繪圖已經發展得越來越成熟。已經可以用過計算機繪圖模擬出接近現實的場景,實現了從傳統的繪圖形式轉變到數字背景下的虛擬繪圖形式。
2環境藝術設計中的虛擬手段
在現代數字化技術的影響下,計算機繪圖也已經逐漸從2D轉化為3D。3D技術已經廣泛的應用的各行各業中,環境藝術設計中應用的最廣泛的虛擬技術便是3D虛擬技術,這種虛擬交互技術在環境藝術設計中有著十分優越的作用,譬如當我們要進行城市規劃師,完全可以通過3D技術向觀眾們實現動畫漫游,觀眾們可以在動畫中看到與現實相差無幾的樓盤、綠化等。虛擬現實技術是將計算機圖形學,多媒體技術,傳感器技術,顯示技術,仿真技術等多種學課綜合起來的一種新型環境模擬技術,其中三維技術是虛擬現實交互技術中最重要的技術,我們現在所能夠用眼睛直觀看到的所有圖片都是在三維空間展示的,因此能夠完美地處理三維圖像是虛擬現實技術中最核心的問題。這種通過計算機實現的交互技術是一種能夠自適應人類的技術,將虛擬現實交互技術應用在環境藝術設計中,觀眾們能顧從視覺、聽覺甚至觸覺上更加真實地感受到一種身臨其境的滿足感。
3通過計算機虛擬手段實現環境藝術設計的優勢
通過將數字化技術應用到環境藝術設計中,可以向觀眾們展現以往的環境藝術設計不能達到的優勢。
3.1可以突破傳統環境藝術設計所不能達到的高度
傳統的藝術表現書法,都是通過畫筆畫在紙上的二維圖片,然而計算機虛擬手段可以向人們實現三維仿真技術,這種新時代下的產物可以說是達到了一個傳統傳統環境藝術設計所不能達到的高度,是一種全面的突破和創新。
3.2能夠全方位的向人們展示環境藝術的設計效果
通過各種高精度的,可靠的三維人機交互設備以及傳感器,可以向觀眾們多廣角的立體顯示出所設計出的藝術作品,觀眾們可以直接的看到該設計所要達到的效果。觀眾們可以從這些藝術作品的切實的感受到一種空間存在感。
3.3可以及時的向設計者反饋當前設計中的不足
環境藝術設計工作者可以完成作品后將這些作品直接通過網絡發給客戶,客戶用相應的軟件打開后便可以直接看到效果圖,如果有什么不滿意的地方再反饋給設計者,設計者可以在現有的圖上繼續進行一些改動,方便快捷,不像傳統的設計圖,一旦完成便很難進行改正,若是非要改正便需要重新畫一張圖。這樣便可以大大的節省時間,節省成本。
3.4可以及時的向設計者提供數據
當設計者要完成一件作品需要廣泛的應用到社會上的作品時,還可以征募一些體驗者來進行現實的體驗,然后設計者可以通過他們的使用建議來對作品進行進一步的改善,用科學的數據分析來支持自己所設計的作品,可以使得設計出的作品更加成熟,更受歡迎。
4結束語
隨著社會的發展,人們對數字化虛擬技術有著越來愈多的需求,將數字化技術應用在環境藝術設計中也必將受到更加廣泛的歡迎。通過數字化交互技術做設計出的環境效果更加細膩、真實、能夠得到更極廣泛的傳播,還能夠迎合數字化社會下觀眾們的審美方式。數字化手段,能夠節省很多不必要的資源,能夠使得環境藝術設計向可持續發展的大方向前進,從而達到環境效益雙豐收的雙贏效果。
參考文獻
[1] 孔凡坤.以數字化手段運用于環境藝術設計剖析虛擬美學[J].金田,2014,09:498.
[2] 陳黃慶.環境藝術設計中數字技術的運用和發展[D].安徽工程大學,2012.
[3] 童宜潔.改革開放以來我國藝術設計的發展特征研究[D].武漢理工大學,2012.
[4] 侯立平.文化轉型與中國當今設計學學科本科教育課程設計的變革[D].中央美術學院,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