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亮 陳勇
【摘要】文章從發展小額貸款組織的可行性與必要性開始,農村小額貸款組織的定位與模式構想在文中可體現出來,作為民間金融組織的一種創新模式,小額貸款組織對培育多元化農村金融主體、增加農村金融的服務供給、滿足“三農”多層次的融資需求、促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有著重要的實踐意義。
【關鍵詞】新農村 農村金融 民間融資 小額貸款組織
從目前我國五個小額貸款試點地區的運作情況看,小額貸款組織的發展狀態仍然是不能充分滿足農村經濟發展的一些要求,其在資金供給的可持續性、組織經營形式、監管制度設計等方面仍然存在著較大的探討空間。國外一些成功的“小額貸款組織”模式是可值得引進和推廣的,但是由于我國幅員廣闊,各地區金融環境差異很大,必須因地制宜,設計一些靈活有效、可持續可操作、符合當地農村經濟發展的民間融資新模式。本文針對湖南省長沙市小額貸款業務發展現狀,探索建立多種模式小額信貸組織的可行性。
一、發展小額貸款組織的必要性與可行性
在目前農村金融服務體系不完備,農村資金大量外流的情況下,開展小額信貸成為豐富農村金融體系多層次格局、滿足農村金融需求的必然之選。大部分農村的金融機構基本上只剩下農村信用社一家,除農戶小額信用貸款外,其他類別貸款的條件常常限制了迫切需要金融支持的非種糧農戶及個體工商戶的借款需求。此外,農村經濟發展也缺乏適應農村種植、畜牧業周期性規律特點的信貸產品創新。反而,農村非正規經濟發展由于受政府的金融管制特別少,所以在資金供給方面表現出了非常好的適應性和靈活性,因為它是把人與人之間的信任替代了實物抵押、社會性約束與自律相結合的履約機制、反復的交易等機制有效的降低了交易成本,它也可以通過各種組織形式,例如從無組織的民間自由借貸發展到有組織的合會、儲金會等等一些,來滿足很大一批不同需求特征的金融交易,因此在促進農村經濟增長、滿足農村資金需求等方面彌補甚至可以是取代了農村正規金融。
二、農村小額貸款組織的定位與模式構想
小額貸款組織的成長對于我國擴展開來的農村金融市場,擴大對信貸弱勢群體的融資服務有著重要的意義。在借鑒國外成功或國內先行的運作模式的同時,必須去粗存精、因地制宜,而不是簡單的模仿。
(一)小額貸款組織的原則、目標及功能定位
1.堅持“只貸不存”的原則。由于目前國內商業性小額貸款組織正處于試點摸索階段,機構的人力資源積累、產品開發和管理經驗、風險控制能力均相對不足,監管部門對其也缺乏規范的監管框架和足夠的監管經驗及能力。
2.強調“商業可持續”的目標。小額貸款組織的核心是其商業性,目前試點中的民間小額貸款公司被賦予的性質是“市場化試點運作的金融性營利機構”,它不是對資金需求者進行簡單的慈善性的捐助,而是期望通過商業性的貸款,提高借款人的生產能力并產生商業性回報,從而實現小額信貸機構的自我維持和商業上的可持續性發展。
3.應當具有“聚、補、扶、救”的功能。即具備聚資、補遺、扶弱、救急等四大功能,通過聚集民間大量存在的閑散資金,或對原本相對集中的各種資金重新進行資源配置,以合適的模式新建或重組各類組織或機構,擴大對農村弱勢群體的信貸扶持力度,達到填補正規金融機構空白,并盡可能滿足那些急需獲得信貸支持的借款人的合理資金需求。
4.應當滿足“利率市場化”的要求。市場經濟條件下,民間組織從事風險大、管理運營成本高的小額貸款必然要求更高的收益,高利率將是小額貸款市場吸引民間資金的重要因素之一。
(二)小額貸款組織的幾種模式構想與設計
模式一:“陽光化”的小額貸款組織。通過降低金融準入門檻,允許股東人數、資本金、經營者資格及所需要的條件達到法律規定標準的具備一定規模的標會、私人錢莊等民間金融組織以股份制的形式進行注冊登記,組建成各種類型的金融公司,專注于創造滿足借款人特定需求的信貸產品和服務,同時是要按照正規金融監管的要求進行規范化管理,接受監督,使其逐步轉變為合規的民間金融組織。
模式二:“商業化”的小額貸款組織。其一是通過政策來引領私人資本或商業資本培育非政府組織的商業化小額貸款機構,例如只經營小額信貸的銀行,那些無法或難以從銀行獲得貸款的人群提供貸款服務也可以是他們的客戶;其二是以部分公益性小額貸款組織為基礎,聯合商業資本或私人資本共同出資,充分利用當前小額信貸的所給的有關政策,注冊并轉化成為商業性小額信貸公司,從而可以改變先前因資金的缺乏而所造成的金融服務的短期后果。
模式三:“重組化”的小額貸款組織。通過重組、聯合的方式將小額信貸業務從現在所依托的非政府組織中脫離出來,如將有政府部門參與的各種擔保公司、合作金融和典當行重新組建成專門的非政府組織小額貸款機構組織。又如將農戶小額信用貸款的政策性功能從農村信用社的貸款業務中分離出來,由此類小額貸款機構接過這一“政策接力棒”,使農村信用社完全走上商業化道路。這種組織形式獨立或聯合都是有益的。
模式四:“互助化”的小額貸款組織。農村私營企業主、由農戶、個體工商戶共同出資,按照自愿申請、共同管理、股份合作、比例分紅的經營原則,共同組建農村互助型小額貸款組織。用以上成員聯保替代抵押擔保,向具有“短、平、快”特征的流動資金需求的農村生產、經營者發放短周期、高利率的小額貸款。在這種方式下,組織的地域范圍不會很大依然不會很小,大可至幾個鄰近鄉鎮,小可至以一個自然村為一個單位,貸款發放的范圍也可以是覆蓋面較廣的綜合性農業生產和農村規模化經營,也可是專業分工性質明顯的單一品種的特色種養業。
模式五:“臨時性”的小額貸款組織。農業收獲季節性較強,臨時性的生產也較多,為了更好的完成一個季節性所需要的生產項目和階段性交易,有必要進行臨時性的融資,而通常的做法就是向民間進行融資。在這種情況下,一個小額貸款組織是可以由農村專業經濟組織自身構建,處于生產淡季,資金暫時閑置的另一類專業這就是臨時性經營資金的組織的目標,臨時性經營資金的組織可以以借款人的身份向它們融資。反之,當其交易或項目結束后,又可以貸款人的身份向其他急需資金的組織進行放貸,自然而然就可以在眾多經濟組織之間形成資金余缺調劑的局面。目前閩北部分地區就存在著一些如水煮筍協會與茶葉合作社的經濟組織以這種方式互相融資。
三、結語
正確理性對待,充分發揮小額貸款組織作用;賦予政策空間,引導小額貸款組織健康發展;加強有效監管,規范小額貸款組織正常發展;健全保險保障機制,防范小額貸款組織金融風險;加快信用體系建設,營造小額貸款組織發展氛圍。要想小額貸款組織的發展長久,適度的政策導向指引、寬松的社會輿論環境、完善的法律監管框架、有效的保險保障機制以及小額貸款者自身的信用意識的培育等,都是不可或缺的必要條件。
參考文獻
[1]吳曉靈.形成農村金融競爭格局培育小額貸款組織[N].金融時報,2004.08.
[2]靜大祝.縣域小額信貸組織模式選擇與構想[J].金融參考,2005年,(12).
[3]曹子娟.中國小額信貸發展研究[M].中國時代經濟出版社,2006.
[4]仝志輝.農村民間組織與中國農村發展[M].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5.
作者簡介:洪亮(1979-),男,漢族,湖南常德人,碩士在讀,任職于湖南機電職業技術學院,講師,政工師,研究方向:經濟學及學生管理;陳勇(1979-),男,漢族,湖南醴陵人,中國社科院金融所博士后,經濟學博士,任職于湖南大學金融與統計學院,副教授,研究方向:資本市場、金融資產定價和房地產金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