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桂煜
摘要:恰當的課堂提問是教學的重要手段,它不但能鞏固知識,及時反饋教學信息,而且能激發學生的求知欲望。通過“洛倫茲力與現代技術”“牛頓第一定律”及“比值定義法”的教學為例,得出物理教學中提問要問在關鍵處,問在分歧處,問在模糊處的建議,供讀者參考。
關鍵詞:高中; 物理;有效 ;提問古人云“學起于思,思源于疑” 我國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也曾指出:“發明千千萬,起點是一問,人力勝天工,只在每事問。”恰當的課堂提問是教學的重要手段,它不但能鞏固知識,及時反饋教學信息,而且能激發學生的求知欲望。可以說精彩的提問是開啟學生思維的金鑰匙,它能開啟學生智慧大門,啟迪學生思維,發展學生的心智技能和口頭表達能力。但教學中不是所有的問都那么恰當、那么精彩,有的老師還信口提問,問得含糊,學生弄不清意圖,不好回答;或問得籠統,答案范圍過大,學生也無從下手。
那么,怎樣優化課堂提問,問得巧妙,易于解答,以獲取較好的教學效果呢?下面就自身教學經驗談談物理教學中提問的技巧。
一、問在關鍵處——巧引導,破難點
美籍匈牙利數學家波利亞說:“學習任何知識的最佳途徑是學會質疑與釋疑,理解才能最深,也容易掌握其中的規律、性質和聯系。”物理教學中,教師若能在學生思維的關鍵處巧妙引導,教會質疑與釋疑,學生定會有所發現,有所收獲。
如在教學“洛倫茲力與現代技術”的內容,為了引導學生搞清楚問題的關鍵所在,即“質譜儀”其主要構成部分是什么時,為師創設了一定的問題情景,讓學生回顧安培力的相關知識,為學習洛倫茲力的知識搭橋引路。
1.創設情景:鞏固判斷安培力方向的左手定則,為判斷洛倫茲力的方向提供方法,讓學生通過圖示標出安培力的方向?
2. 復習產生安培力的條件,為探究 “磁場中運動的電荷是否也受到力的作用”的實驗中,給學生提供猜想依據并為設計實驗步驟提出如下問題:是不是只要通電導體在磁場中都會受到安培力的作用?如果不是,那什么時候沒有?什么時候最大?
學生思路日漸明朗,再問:磁場對運動的電荷是否也存在力的作用呢?有,是不是任何情況下都有?沒有,是不是什么情況下都沒有?以此引導學生運用對比思想探究“磁場中運動的電荷是否也受到力的作用” ,讓學生把該知識與安培力進行類比,培養、深化學生的對比思維,突破教學的難點。
二、問在分歧處——巧設問,清思路
有些問題的答案容易讓學生產生分歧,或者是一些答案不唯一,面對這種情況,教師應該巧設一些問題來引導,激發學生思維,開拓他們的思路。
如教學牛頓第一定律中關于“力與運動”關系時,學生出現了以下幾種分歧:A、力是維持物體運動的原因 B.只要有力作用在物體上,物體就一定會運動。C.沒有力作用在物體上,物體就慢慢停下來。D.物體由運動變為靜止時,它一定受到了力的作用。
為了幫助學生理清思路,為師邊進行演示實驗,邊提問:
演示(1):一輛車(有輪子,正放)靜止在水平桌面上,用力推車運動一段時間后停止用力。
演示(2):一輛車(輪子朝上,倒放)靜止在水平桌面上,用力推車運動一段時間后停止用力。
演示(3):一輛車(有輪子,正放)靜止在水平氣墊導軌上,用力推車運動一段時間后停止用力。
教師提問 1、誰能描述剛才實驗中的現象?根據你看到的現象,你什么想法?請說明理由。 2、如果將小車放在水平氣墊導軌上來做實驗,或將水平氣墊導軌再加長一點,那小車的運動情況將會怎樣呢?
3、如果水平氣墊是光滑的,而且很長很長,同學們推理一下,小車的運動情況又將會怎樣呢?
通過演示后再巧妙設問,層層深入,讓學生自主尋求答案,得出結論,逐步理清了思路,也從中培養了學生的思維能力。所以在物理課堂教學中教師要善于引導,巧設問,以促使學生通過自己的思考去獲取知識。
其實對于力是不是改變物體運動的原因,這一學生極易混淆的問題,我們還可以引導學生從生活中的具體情況去分析:當你騎車來學校,在快到學校時,你停止蹬車,車子停下來了嗎?當籃球離開手后,為什么籃球可以繼續在空中飛行?以提問激發學生求知欲望,從而讓學生明白車子繼續前進,和籃球出手后能在空中繼續飛行都說明了力不是維持物體運動的原因,而是慣性原理。
三、問在模糊處——巧點撥,見明月
孔子說:“不憤不啟,不扉不發。” 針對學生認識模糊、易疏漏的地方,巧妙加以點撥,即在學生思維的矛盾沖突處進行啟發式追問,往往可以引導學生把新知理解得更深更透,同時對培養學生思維的深刻性具有事半功倍的效果。
如由于學生頭腦中早已有了與亞里士多德“力是維持物體運動的原因”的理論的類似觀念,因此在學習了“牛頓第一運動定律”和“慣性”這兩方面內容時,不能正確運用“牛頓第一運動定律”去解釋原來已處于運動狀態的物體,在不受力的作用后的運動情況,為了讓學生模糊的認識得以疏通,我設計了這樣一個問題:“你坐在向前勻速直線運動的汽車里,將手中的鑰匙豎直向上拋出,當鑰匙落下時,是落在手里,還是落在后面?為什么?”一石激起千層浪,學生有猜測有演示,經討論后終于弄明白了 “鑰匙拋出后,雖然在豎直方向上做先上后下的運動,但水平方向上它還將保持拋出時鑰匙隨汽車一起做勻速直線運動的狀態”這一知識點。
通過點撥思路,引發思維,問一問,再比一比,并借助已知的知識去引導理解和探求未知的知識,促使學生主動探索教學規律,為他們撥開心頭云霧,學生很快就明白了其中的奧秘,從而加深對正確結論的認識。
總之,教師有效的課堂提問猶如一把金鑰匙,善于引導學生質疑問難,有利于提高學生思維能力、開啟學生心智。巧用之,不僅能提高自己的教學水平,且能及時喚起學生的求知欲望,啟迪學生思維。所以在課堂教學中,應根據學生的認知規律,精心設置各種問題情境,運用不同的形式去啟發學生質疑、解疑,久而久之,學生的思維能力必然會得到顯著提高。參考文獻:
[1]王忠明《淺議新課標下高中物理教學中的課堂提問》
[2]謝慧英《論高中物理課堂教學中學生提問能力的培養方法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