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實行會計委派制,有利于從新的視角對國有企業財務管理體制進行改革。本文探討了我國國有企業會計委派制的模式,實踐,利弊,并對其未來發展提出了幾點思考。
【關鍵詞】國有企業 會計委派制 財務管理體制
在場經濟環境下,國有企業已成為自主經營、自負盈虧的經濟體,國有企業領導人權力過大,“一言堂”現象日益普遍,加強對企業領導人的監督是當前國有企業管理的一項重要工作。財務管理和生產經營活動是企業管理的重要內容,而這都需要會計工作支撐。
2000年9月,財政部、監察部聯合印發了《關于試行會計委派制度工作的意見》,標志著會計委派制在全國正式推行,有助于有效地約束與監督企業會計工作,加強對企業的管理。目前會計委派制已成為國有企業,黨政機關以及財政撥款的事業單位財務管理體制中的一項重要內容。
在原有的財務管理體系下,容易產生委托代理問題。會計人員的獨立性很難得到保證,容易產生嚴重的會計信息失真的現象。而在會計委任制的財務管理體制中,會計人員的獨立性可以得到保證,起碼解決了會計失真問題,加強了會計基礎工作。
一、國有企業會計委任制的模式
國有企業規模大小不同,組織形式各異,在實踐上,會計委任制也有著不同的模式。歸納起來大致有三種:
一是財務總監模式。一般適用于國有大型企業。財政部門,國有資產管理部門作為產權管理部門向企業委派財務總監。財務總監作為股東代表人進入公司監事會并列席董事會負責公司重大財務問題的決策以及財務報表的審查。其工資、獎金等納入財政預算,人事關系也隸屬于上級委派部門,以確保其獨立性。
二是主管會計委派模式。這種模式一般適用于中小型國有企業。財政或上級主管部門向企業委派會計主管人員,按照“統一管理、統一委任、分職任免”的管理辦法對委派會計人員進行管理。會計人員的工資獎金、福利待遇,人事檔案均實行統一管理,而會計人員的工作調動,職務任免也由主管部門統一決定。
三是企業集團內部委任模式。一般適用于大型國有控股企業集團內部。一般由團公司或母公司向其下屬企業或子公司派出會計人員,統一管理下派的會計人員的人事檔案、工資獎金及福利待遇。委派人員的工作調動以及職務任免也有集團公司的人力資源部門和組織部門進行管理。這種企業集團內部委任模式實際上是主管會計委派模式在企業集團內部的運用。
二、國有企業采用會計委任制的積極作用
(一)有利于解決委托代理問題,保障會計信息質量
會計委派制解決了會計人員工作獨立性的難題,會計人員由上級部門委派,對上級部門負責,保證了會計人員能夠獨立客觀地開展會計工作,真正做到嚴格按照會計準則、財經法規和企業制度辦事。對受派單位進行會計監督,確保了會計信息真實可靠。上級管理部門也能掌握企業的真實情況。有效地杜絕了內部人代理問題,保障了會計信息的質量。
(二)降低財務監督成本,保障會計監督職能的實現
一般國有企業為了控制下級單位的財務管理活動,防止舞弊現象,都會在企業內部設置各類審計監督機構,進行頻繁的內部審計和財務檢查工作。這些審計和財務監督活動既增加了財務監督成本,又加重了下級單位會計人員的工作壓力,使其無暇在單位有效地開展財務管理工作。而且這種內部監督活動都是事后監督,往往損失已經造成,無法挽回。
實行會計委派制之后,獨立的會計人員對上級委派單位負責,可以在日常的管理中履行財務監管責任,落實他們的行政和法律責任。實現了日常財務管理工作中的事中監督。既能保證財務監督效果,又降低了內部監督成本。
三、國有企業采用會計委派制的消極影響
自2000年意見發布后,會計委派制在國有企業推廣程度并不高。主要由于在實踐中會計委派制仍存在一些問題,需要解決。
(一)侵犯企業的自主經營權
市場經濟體制建立后,國有企業也已經成為自負盈虧,自主經營的獨立經濟體。在日常管理中,財務管理是一項十分重要的內容。會計委派制影響了企業獨立的財務管理權,其自主經營行為會受到上級部門的干預。侵犯了企業的自主經營權,也挫傷了企業的積極性。
(二)削弱了企業的財務管理
會計委派制是在企業財務機構中派出了部分財會人員,這些財會人員作為企業外部人員,工作重心是監督企業財務管理的合法性和合規性,而忽視了日常財務工作,另外,委派人員與企業內部人員由于人事關系不同,立場會產生分歧,容易在工作中產生摩擦,這都削弱了企業的財務管理效率。
四、完善我國會計委派制的思考
目前在我國的國有企業中,會計委派制的實施還不是很完善,會計委派制本身的缺陷制約它的推廣和實施。針對我國會計委派制的現狀,筆者提出了幾點看法思考,以求完善我國的會計委派制,真正發揮其在企業財務管理體制中的作用。
(一)完善與會計委派制相匹配的法律法規
目前我國尚沒有專門規范和指導會計委派制的法律、法規。新修訂的《會計法》中雖明文規定財政部門是會計工作的主管部門,但并沒有明確委派會計工作應該由誰管理。近年來,各地方政府相繼出臺了一些針對會計委派制度的試行意見和指導法案,但始終缺乏全國性的綱領性文件。亟待財政部出臺一些框架性的文件,保證會計委派制工作有法可依。
(二)明確界定會計委派人員的職責權限
要確保會計委派工作能在日常財務管理中取得實效,必須要清晰的界定委派人員的職責權限,厘清與被委派單位的關系。在充分保證被委派單位財務自主權的前提下,最大限度的發揮會計委派人員的管理和監督職能。在日常工作中要處理好委派會計與被委派單位的關系,委派會計應服從于單位領導,為企業生產經營提供優質的會計服務。要正確處理監督與被監督的關系,委派會計是代上級部門執行會計監督職能的主體,而受派單位則是被監督對象。最后,為了保證委派會計人員的獨立性,防止被受派單位同化或形成特權。要嚴格界定委派人員的權利義務,做好委派人員的統一管理工作。
(三)加強會計委派人員的素質
作為執行會計監督職能的會計委派人員,加強自身素質十分必要。這種素質要求包括兩個方面,一要提高委派人員的法律素質和會計道德,保證他們能夠依法辦事,循章辦事,確保會計監督的真實性;另一方面,要提高會計委派人員的專業素質,可以引入競爭機制,激勵會計人員提高自身素質。此外,要切實做好會計人員后續教育,對于委派人員要做好上崗前的考試,對于已經上崗的委派會計要做好后續培訓工作。
參考文獻
[1]樊子君.會計委派制的歷史回顧[J].審計研究,2001(2).
[2]對國有企業實行會計委派制的探討[J].集團經濟研究,2007(9).
[3]張祥國有大型企業實行分級全員會計委派制的探討[J].會計之友,2013(2).
作者簡介:賈玉山(1964-),男,安徽太和人,會計師,從事企業財務管理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