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國土資源經濟研究院
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為我國謀劃了新一輪發展藍圖,2014年被視為全面深化改革的第一年。復雜多變的國內外經濟形勢,深刻影響著國土資源市場和供需管理格局。國土資源工作應結合新形勢、新任務,在盤點已有工作的基礎上系統梳理2014年工作思路,為展開新一年的實踐探索提供參考。
形勢篇:穩中求進謀發展
2013年是貫徹落實黨的十八大精神的開局之年,國土資源管理以“轉變職能改進作風,維護權益行政為民”為重點任務,堅持一張藍圖繪到底,突出“保護資源、保障發展、維護權益”三大主題,國土資源工作取得積極成效。展望2014年,中央明確經濟工作的核心是堅持穩中求進、改革創新,總基調是統籌穩增長、調結構、促改革。在保持宏觀經濟政策穩定性和連續性的同時,要著力防控日益凸顯的地方債務風險,化解部分行業的過剩產能,理性看待GDP增速放緩,全面認識持續健康發展和生產總值增長的關系,努力實現經濟發展質量和效益得到提高又不會帶來后遺癥的速度。
【全球經濟】
2013年,世界經濟緩慢復蘇,多數國家和地區,尤其是發達國家經濟艱難向好,但世界經濟增長的動力仍然較弱,缺乏持續增長的支撐。從各國家、地區來看,美國在財政整頓進程放緩、支持性貨幣政策以及消費者需求強勁的影響下,經濟復蘇勢頭明顯。歐元區在第二季度擺脫了連續6個季度的萎縮態勢,實現首次增長,意味著歐元區蹣跚復蘇。但區域內國家呈現失衡狀態,德法等核心國經濟好于預期,外圍重債國仍處在經濟衰退期。日本實現4個季度正增長,其“經濟短期恢復得益于超寬松貨幣政策、日元急速貶值和政府的大規模公共投資刺激”。新興經濟體國家俄羅斯、印度、巴西等國均在增長期,但其增速在放緩,并且在金融市場動蕩局面中,各國面臨的金融風險增大,經濟增長前景減弱。
【國內經濟】
面對嚴峻復雜的國內外形勢,黨中央、國務院未對經濟進行大規模直接干預,使經濟增長主要指標保持在合理區間和預期目標之內,實現了宏觀經濟繼續穩中向好。2013年,我國經濟運行總體平穩,呈現先抑后揚的態勢,前三季度GDP增長率分別為7.7%、7.5%和7.8%,預計全年實現增長7.7%左右。從拉動經濟增長的三大需求來看,內需是拉動經濟增長的主要因素。
綜合目前國內外的發展環境來看,我國經濟增長主要面臨自身結構性調整、人民幣升值、產能過剩、外部需求疲軟、歐債危機等各種因素的影響,存在很多不確定性,具有較大的下行壓力。2014年經濟形勢將錯綜復雜,是改革攻堅克難、經濟結構調整的關鍵時期,經濟增速或略低于2013年,預期GDP漲幅在7.0%~7.5%之間。
【土地市場】
2013年,土地供應總量持續增加,土地供應結構與布局不斷優化。單位新增土地產出效益持續減少,通過擴大土地供應推動經濟發展的發展模式仍未根本改變。土地市場升溫迅速,土地出讓均價再創新高。土地抵押貸款持續上升,土地金融風險日趨增大。土地財政高溫不下,地方政府性債務對土地出讓收入依賴程度較高。房地產投資保持增長,銷售穩中有升,房價上漲速度出現分化,一線城市漲幅遠高于二、三線城市。土地違法態勢得到有效抑制,耕地增量提質成效顯著,但形勢依然嚴峻。
2014年,預計我國房地產市場將呈現“中速增長、結構分化”特征。房地產投資有望保持穩定,但是銷售增速會有所放緩,房價上漲速度加快分化,不排除房價下跌城市數目進一步增加。
同時,預計2014年土地供應總量會與2013年持平或小幅增加,供應結構上會相應減少工礦倉儲用地和基礎設施用地,保障性安居工程用地、商品住房用地,以及商服用地預計仍會持續增加,區域布局也會傾向中西部土地供應,減少東部地區新增建設用地供應。
此外,如果沒有強有力的調控政策,預計2014年土地市場仍會持續升溫,防止土地市場泡沫出現的壓力加大。如果地方政府的收入來源維持現狀,那么他們對土地財政的追求仍然不會停止,為了償還巨大的政府債務,“賣地還債”仍然會繼續。
【礦產資源】
2013年我國礦產資源經濟形勢復雜多變,市場監測指數呈現先抑后揚“V”型走勢,整體延續近年來逐漸下行的格局。煤炭、油氣、鐵礦石和有色金屬等主要礦產品產量持續增長。大宗礦產品進口繼續增長,對外依存度居高不下。大宗礦產品價格整體上處于下跌狀態,但仍屬價格高位震蕩范疇。采礦業固定資產投資增長平穩,但投資增速低于全國固定資產投資增速。國際國內資本市場礦業板塊表現欠佳,涉礦企業股票市值明顯縮水。資源稅穩步提升,探礦權出讓價款大幅上升,采礦權出讓價款明顯下滑。總體而言,我國礦產資源經濟發展機遇與挑戰并存,穩中求進、穩中求好的基礎比較扎實。
【地質勘查】
當前多數發達國家經濟增長趨穩,部分新興經濟體增速顯現放緩跡象,主要礦產品價格一路走低,中小勘查企業融資困難,全球固體礦產勘查投入同比下降30%;國內經濟增速放緩,固體礦產勘查投入結束了多年來的連續增長,預計下降20%。全球勘查活動指數急劇下降后趨于平穩,我國地質勘查活動指數整體呈下降趨勢。國內新立探礦權出現量價齊升,有效探礦權數量逐步趨于穩定,月度環比變化幅度微弱。2013年地勘經濟形勢不容樂觀,多數地勘單位近年來高速增長勢頭難以延續,預期同比增長僅為4%左右,部分單位收入同比下降20%~30%。受宏觀經濟與礦業市場影響,預計2014年社會資金投入地質勘查將繼續下滑,整體投入不足,影響地質找礦進展。復雜多變的國內外經濟形勢,深刻影響著國土資源市場和供需管理格局。
為此,國土資源領域改革應圍繞“3個定位”,即盡職盡責保護國土資源、節約集約利用國土資源和全心全意維護群眾權益,堅持推進3項改革:積極穩妥推進土地管理制度改革,夯實土地權能、改革征地制度、推進城鄉統一、維護群眾權益;研究夯實自然資源管理制度和體制改革的基礎,加快不動產統一登記、推進資源有償使用改革、加強用途管制制度;加快行政審批制度改革,簡政放權、改善服務、加強監管。
展望篇:深化改革新征程
2014年,國土資源管理工作要圍繞全面深化改革這一主線,依法履行好保護資源、節約集約利用資源、維護群眾權益3項職責,積極參與加快生態文明制度建設,著力完善國土資源管理制度,探索土地管理制度和自然資源管理制度改革,加快推進行政審批制度改革,努力構建市場起決定作用的資源配置機制,統籌部署推進國土資源管理各項工作。
【制度創新】
以全面深化改革為主線,著力完善國土資源管理制度。按照明確方向、守住底線、試點先行、穩步推進的改革原則,著力破解國土資源利用和保護中的突出問題,全面推進資源有償使用制度改革,落實國土空間用途管制制度,為構建生態文明制度體系、建立健全有利于保障和促進科學發展的新型自然資源管理制度體系,提供實踐經驗和政策儲備。其中,要積極穩妥推進自然資源管理職能調整,認真研究探索完善自然資源統一監管體制。探索構建自然資源綜合監管支撐系統,使國有自然資源資產所有權人和國家自然資源管理者相互獨立、相互配合、相互監督。探索對各類自然生態空間實行統一的用途管制制度,根據空間規劃體系,針對資源利用和生態環境保護的整體性和關聯性,對自然資源實行統一監管。
開展自然資源管理制度改革,加快推進落實以土地為核心的自然資源不動產統一確權登記制度。建議加快組建不動產統一登記機構,全面完成土地、房屋、草原、林地、海域等不動產登記的職能整合,探索構建自然資源資產管理體制。研究探索編制自然資源資產負債表,建立目標考核與責任追究制度,明確自然資源資產權益所有者和代理者的法律關系,調整資源開發收益分配政策。探索構建自然資源綜合監管支撐系統,使國有自然資源資產所有權人和國家自然資源管理者相互獨立、相互配合、相互監督。探索對各類自然生態空間實行統一的用途管制制度,根據空間規劃體系,針對資源利用和生態環境保護的整體性和關聯性,對自然資源實行統一監管。
【管理改革】
探索土地管理改革,推進城鄉統一建設用地市場建設。一方面,建立農村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流轉制度。加快建立城鄉建設用地的統一登記信息查詢和更新系統,研究出臺《農村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使用權流轉指導意見》,選擇廣東、成都等地開展試點,慎重穩妥推進農村宅基地退出機制。另一方面,加強城鄉統一建設用地市場配套制度建設,做好《土地管理法》修改與《物權法》、《擔保法》、《城市房地產管理法》等法律法規的銜接。結合第二次全國土地調查成果發布,強化相關成果應用,為城鄉統一建設用地市場建設夯實基礎。培育和發展城鄉統一建設用地市場信息、交易代理、市場咨詢、地價評估、土地登記代理、糾紛仲裁等服務機構。三是加強土地形勢分析和監測預警。加快構建國土資源供需平衡的分析決策機制,建立完善國家級、省級層面土地形勢的分析制度,建立統一的區域形勢分析評價指標體系、土地與金融市場監管聯動機制,及時對地方經濟發展動態和土地市場進行分析和預測,通過定量化、空間化和可視化的土地信息監測和預警。此外,完善國家土地督察制度。整合土地督察與行政監察力量,探索建立統一的自然資源督察制度。
提升國土空間用途管制作用,統籌國土資源保護和開發利用。盡快啟動《國土資源“十三五”規劃》研究編制工作,以國土資源“十三五”規劃為核心,對國土資源管理工作進行統籌謀劃布局。加快推進《全國國土規劃綱要》出臺發布、宣傳和組織實施,盡快開展全國省級和區域國土規劃編制工作。客觀應用第二次全國土地調查成果,穩妥開展《土地利用總體規劃》修編,科學劃定永久基本農田、城市建設邊界、生態功能區“三條紅線”。同時,盡快啟動第三輪《礦產資源規劃》研究編制工作,加快專項規劃研究編制,強化礦產資源保護、綜合勘查開發、綠色礦業等規劃內容。認真推進實施國土整治規劃。建立資源環境承載力動態監測和預警機制。探索基于資源環境承載力的國土資源用途管制體制機制,妥善處理限制開發區、禁止開發區的劃定與當地經濟發展之間的矛盾。
在此基礎上,堅持依法行政,履行好國土資源管理3項職責。盡職盡責保護資源,嚴格耕地保護,堅守耕地數量和質量“雙紅線”。
(本文節選自《2013年度國土資源工作盤點與形勢分析展望報告》)
2014年,預計我國房地產市場將呈現“中速增長、結構分化”特征。房地產投資有望保持穩定,但是銷售增速會有所放緩,房價上漲速度加快分化,不排除房價下跌城市數目進一步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