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敏
【摘要】中職學校要與時俱進,努力培養具有創新能力和實踐能力的新型人才,教師的教育觀念就要有所轉變。這個重任自然就落在每一位中職學校教師的身上。因此,我們的教學手段要符合職業教育的規律,更要體現出時代的特征。
【關鍵詞】轉變觀念 創新能力 中職學生
【中圖分類號】G7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4)02-0184-01
在近十多年的教學中,我們在不間斷的學習初級、中級、高級的信息技術教育,并且能夠學以至用,把它應用到實際教學中,從而培養學生對信息技術的興趣,讓學生了解掌握信息技術的基本知識和基本技能。我們職業學校更應該與時俱進,為培養具有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新型人才而加快提升的步伐。因此,我們的教學手段要符合職業教育的規律,更要體現出時代的特征。
一、教師教育觀念的轉變是創新教育的前提
一個有創造性的教師不單是上好一節課,而是怎樣充分應用啟發式、討論式、參與式的教學方法把比知識更重要的東西;即獲得知識的方法教給學生。我們要使用多種教學手段,特別是信息技術手段,才能使講解示范更加標準化和規范化,例如我們上《餐巾折花》課就可以使用實物投影,將每一種折花的基本手法和操作要領通過投影機一一展現在學生的眼前,這樣重難點的手法、技法就可以較為清楚的講授了,最終使學生一目了然。所以說要進行創新教育的培養,首先要解決的是教師教育觀念的轉變,我們應該認識到,教育不應該僅僅是訓練和灌輸的工具,它應該是發展認知的一種重要手段。
二、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
學生學習,應有正確的學習動機和濃厚的學習興趣,這樣才會有主動性和積極性。只有產生了興趣,才會有動機,這樣的思維活動才能得以啟動運行、獲得信息、檢驗信息,使自己的知識水平由量變到質變,才能結出豐碩的成果。
我們知道,餐飲服務是一項技術性較強的工作。學生必須掌握各種服務技能,如果學生沒有興趣學習,根本無法掌握這些技能。那么通過多媒體教學手段就會大大提高操作的時間和效果。從而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突出以自我能力培養為中心的教學特色,進而獨立地用已學知識上升到操作的技能技巧,最終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學生學習的獨立性,激發和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要知道只有學生參與獲得知識的過程,他們才會感到學習的快樂,才會領悟到研究與學習的方法,最終從“學會”到“會學”,做一名終身學習者。
三、營造良好的創新環境是培養學生創新能力的關鍵
營造有利于創新的教學環境,這包括教學心理和計算機教學環境的營造,當學生的思維活動和結論超出教師所設計和期望的軌道時,教師不應強行把學生思維納入自己的思維模式之中,教師要善于鼓勵學生大膽質疑,歡迎學生與自己爭論,要給予學生發表意見的機會,使學生逐步具有創新的意識,那么我們怎樣才能創造出良好的創新環境呢?
首先,我們要重視學生學習的基礎
就目前來看走職業教育這條道路并不是家長們愿意的,而是因為自己的孩子實在是無法邁向大學那道門檻,才不得已讓孩子選擇中職教育這條道路的。那么,對于上中職課的老師,特別是上專業課的老師,就應該根據中職生這一特點,在教學過程中控制好難易程度,切忌走普通高中的那套模式,好高騖遠,要高標準低要求,教學中應該突出與專業相關的基礎知識的教學。不能把對普通高中生能力的要求套用為對中職生的要求,因為中職生是學以致用,而不是為了深造。要知道我們中職校培養的是企業實用性人才,著重培養的是實踐操作能力。
其次,我們要重視學生學習的能力
我們中職教學的又一特點就是要重視能力的培養,即注重文化素養和專業技能的培養。我認為,提了那么多年的素質教育,在我們東豐這個條件比較落后的農業縣城來說,真正能體現素質教育的地方也只有職業教育這塊場地了。據多年教學經驗總結出,中職生比較喜歡上專業課而不喜歡上文化基礎課,除了學生基礎差,老師要求高以外,還有一個重要原因就是:專業課動手的時間比較多,操作能力比較強。比如:鍵盤操作、機械加工、舞蹈編排等這些有活動的課的教學,讓學生既動腦又動手,同時還鍛煉和培養了他們的溝通協調能力。更重要的一點是提高了他們的自信心和求知欲。因為在這之前的學習過程中,即使有點活動也是所謂的“優等生”的事情,跟這些所謂的“后進生”是沒有關系的,他們是可望而不可及的。而現在,每個中職生都有操作的任務和機會,在他們看來是“終于可以讓我大顯身手了。”在這種情景下,他們就會更加專心地去研究,去和老師、同學一起探討一系列相關的問題。這樣,相關學科的探索熱情就會被激發起來。到那種時候你才會發現,原來這些學生一點都不差,他們甚至是某方面的天才。
再次,我們要重視教師的教法和學生的學法
“中職教師難教、學生難學”,這已不是一個新鮮的話題,說句心里話,如果中職生懂方法,每一門學科都能學好,那么他們也就不會選擇職業教育這條道路。因此,在中等職業學校上課的老師,應該反觀自己的教學方法是否恰當了。我認為,根據中職學生的特點選擇適合學生興趣發展和能力提高的方法尤為重要。教師可以在教學中提出與學生所學專業相關的問題,創設情景,引導學生通過網絡檢索等多種渠道去尋求與之相關的信息,并進行歸類,引導學生進行相互交流或實踐操作來解決問題。
中等職業學校在人才培養模式上要注重實用型人才培養,努力加強學生信息素養的培養,為社會造就大批動手能力強的實用型人才。這就需要把信息技術教育融入各專業課的教學中去并加以整合,以各專業課的知識的學習為載體,把信息技術作為工具和手段滲透到各專業課的教學中去,從而利用信息技術培養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充分培養和提高中職生的信息素養,并引導學生從實際需求出發,使學生學到的信息技術在職業實踐、實驗中能得到鞏固和提高。
作者簡介:
于 敏,吉林省東豐縣人,大學本科,中學一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