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如何增強大學生的創新能力是高等教育工作中的一個重要話題。隨著我省高教強省戰略的全面實施,社會對高校人才培養質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經濟管理類大學生培養目標是具有創新能力的應用型人才,必須能有效而直接服務于地方經濟社會建設和管理工作。如何提升經濟管理類大學生的創新能力成為高等學校人才培養過程中的重要使命,建構科學合理的人才培養機制和適當的路徑選擇對于完成這一使命具有重要現實意義。
【關鍵詞】經管類大學生 創新能力 培養機制
【中圖分類號】G6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4)02-0199-01
一、加強創新能力培養機制建設,全力促進經管類大學生創新能力提升。
第一、科學的的組織機構和管理制度是開展創新工作的有力保障。
在高校建立各層級大學生科技創新工作機構,領導和組織開展創新工作。科學規劃和制定高校創新工作章程、工作條例、辦法。建構高級別創新工作溝通協調機制保證學校創新工作的切實資源支持。在學校層面設立由教學科研副校長、主管學生工作副書記擔任組長,由學生處、團委、科研處、教務處、財務處等職能處室領導組成學校科技創新領導小組,統領學校相關工作。同時學校聘請校內外知名專家學者組成創新工作專家組,專家組獨立開展工作,指導評估學校創新工作的組織實施、評審。各基層學院設立由院長、書記、主管副院長、副書記組成的創新工作領導小組。設立由學辦主任、團委書記、教科辦主任、專業主任、實驗室主任組成常設創新工作機構。經常性開展不同層面創新能力培養研討活動確定創新工作發展方向、制定規劃、營造氛圍、協調實施、提供服務。
第二、完善的創新能力培養方案是開展創新工作的重要依據。
基層教學單位根據學院培養方案結合專業特征制定出經管類大學生創新培養方案。著力提高學生發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實施教學和課程內容改革,在大學頭兩年內設置創新創業必修課程,嚴格課程的考試考核制度,強化創新基礎意識培養和基礎理論教育。制定激勵懲罰導向政策,引導學生積極參與創新活動,培養創新能力。引入彈性創新學分,作為學生評獎、評優、專業調整等重要考評的依據,未達到相應創新學分的取消參評資格。對學生參加科研項目、撰寫學術論文、參與社會實踐等大學生科技創新活動進行量化。設立低年級重點考核大學生創新基礎理論和創新方法,高年級考核創新實踐和創新競賽的培養考評體系。提高學院跨學科跨專業整合能力,充分發揮群策群力、協同作戰的集體優勢。
第三、充足的經費保障是開展創新工作動力支撐。
學院通過開源節流、政策傾斜多種渠道籌措創新活動資金。每年學院都從教學業務費中撥付專項資金用于扶持創新教育工作。鼓勵教師通過創新項目吸納社會資金,教師和參與項目的學生通過橫向課題與企事業單位建立緊密型的合作伙伴關系。積極尋求校友、社會助教人士募集創新獎勵基金。規范教師重點、重大項目課題資金的使用范圍,確保科研資金的合理利用和分配。
二、選擇科學合理的創新培養路徑,扎實推進學校創新工作。
1.打造互聯網視域下的全媒體數字化互動式教學平臺,提升大學生創新能力。
網絡的誕生和普及,改變著人際關系和人際交往形態。依托互聯網建立的網絡教學平臺改變了傳統的教學方式,創建了一種新型師生關系,教師與學生直接通過平臺獲取信息、滿足自身需要,從而提升了學習的交互性、娛樂性、及時性。提高了創新意識和創新能力培養。采用案例分析,啟發式教學,角色扮演,多媒體等手段營造師生互動式的教學環境,以實現不同觀點碰撞交融,激發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探索性從而激發學生的創新意識,培養學生產生新認識、新思想和創新事物的創新能力。
2.強化創新教育師資隊伍建設,發揮創新導師示范引領作用。
創新工作的開展需要依靠高水平、高素質的教師來進行有效的指導。學生創新意識的養成,創新能力的提高、創新方向的明確都離不開導師的言傳身教、身體力行。除了從制度層面建立教師參與和激勵以外,最重要的是提高教師的指導能力和水平是當務之急。推行青年骨干教師到國內名校進修交流相關課程、先進經驗和做法。引進國內高水平大學的高層次教師和博士人才。選聘其他高校企事業單位從事創新研究的專家學者充實到我院創新實踐工作。真正把本科生導師制落在實處,目前限于師資力量有限個別專業導師所帶學生諸多,指導起來良莠不齊,搭便車現象大有人在。在低年級開展本科導師制將教師的形態由傳授型轉換為指導型,學生的角色也由接受驗證型轉為主動參與探索型,提升了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主動性,實現教與學的相互促進,有利于創新型人才的培養。
3.提升大學生創新計劃項目質量、打造精品創新教育教學實踐基地。
大學生創新計劃項目在培養高校大學生創新能力、科研能力和實際動手能力方面發揮舉足輕重作用。通過加強宣傳、加大指導教師的工作力度,盡快提升項目質量。加強初審、外審、專家評審力度,嚴格控制項目的質量,確保高質量創新項目進入到校級和省級國家級的比賽。通過大學生創新計劃項目激發學生的創新思維和創新意識,提高大學生的創新能力和實踐能力,實現培養高素質創新人才的目的。學院積極利用和依托現有資源創建經濟管理類專業實踐實習基地。大學生通過參與教師橫向科研項目和課題、頂崗實習、實踐觀摩等方式為學生能力培養提供了良好的平臺。參與企事業單位密切相關的科研實踐、千方百計創造機會投身社會實踐是培養了學生的獨立性、團隊協作精神、創新精神、創新能力的重要途徑。
參考文獻:
[1]于浩淼.互動式教學對學生創新能力培養的推動作用研究[J]教育與職業,2010,(7):141-143.
[2]郭晟,王金洲. 管理類大學生創新能力培養模式研究[J]. 大慶師范學院學報,2008,(7):152 -155.
[3]何志林. 通過橫向項目培養學生創新能力[J]. 中國科技信息,2010,(10):237-238.
作者簡介:
張金華,男,生于1970年12月27日,漢族,吉林省吉林市人,北華大學經濟管理學院黨委副書記、副教授、經濟學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