繆玲娟
【摘要】現階段盡管有許多教育工作者意識到了音樂教育在中職院校中所面對的困境,但對于具體問題的分析顯然不夠充分。文章首先闡述了中職音樂教學的普遍性問題,根據問題嘗試利用協同性教學思維來對中職音樂教育進行結構性優化。
【關鍵詞】中職音樂;音樂教育;協同性;教學思維
中職教育在我國經歷數十年的發展歷程,在這個過程當中盡管屢受挫折,但學術體系、教育水平及師資力量仍然處于穩步上升狀態,但目前許多中職院校面臨著一些現實問題,例如生源不足、社會偏見、辦學特色不夠突出等等,在這樣的背景下,中職音樂教育也受到了很大影響。能夠一舉解決中職音樂教育問題的方法并不存在,許多教育工作者在這一問題上陷入了誤區,顯得有些心態浮躁、急功近利,今天讓我們將問題回歸到本質,去討論中職音樂教育所面對的難點具體有哪些,通過問題來歸納對策。
一、中職音樂教學普遍性問題
(一)學生音樂素養不高
就讀于中職院校的學生普遍在中學或高中階段學習成績不夠突出,在一些外部因素的影響下限制了潛能的發揮,而這些學生往往缺乏教師的關愛,自信心不足,所以中職音樂教學面對的學生群體在音樂素養方面顯得有些薄弱,許多音樂課程難以做到有效銜接,這為音樂教學布置帶來了許多困難。素養方面的欠缺主要體現在以下三點:首先對五線譜基礎知識仍然存在誤區,在嚴重缺乏基礎音樂知識的情況下便投入到了中職音樂課程學習;其次是樂器方面,絕大多數中職學生都無法獨立演奏樂器,在過去的學習階段中鮮有學生經歷過系統化的演奏課程培訓;最后對我國傳統音樂知識的掌握能力層次不一,這一現狀區別于以五線譜為主的基礎知識掌握,在這種情況下,中職學生既無法識譜、演唱,更談不上演奏樂器,而且大多數學生對音樂教育興趣不足,認為音樂知識學習與未來就業不存在聯系。
(二)學生對音樂課程的認識存在誤區
音樂課程在我國義務教育階段大多數都是以副課的形式出現,不參與期末考試測驗,在教學評價中的地位也十分尷尬,教師和學生對待音樂課程的態度相對散漫,音樂課同語文、數學、英語等一些主課形成了鮮明對比,長此以往,某些學生甚至習慣性地將音樂課堂當作放松身心的場所,在觀念上存在誤區。而實際上,音樂課程在我國教育體系中具有很高的價值,它能夠培養一個人的審美觀及創造性,對身心意志的培養也十分出眾,音樂課程還具備社交價值以及傳統文化傳承等一些重要因素。
(三)音樂課程設置存在問題
在大多數中職院校當中,音樂課程的設置都相當隨意,幾乎是根據任課教師特長、專業課結構特性來進行設置的,沒有被歸納到中職教育體系的整體發展戰略當中,甚至有一些中職院校會在中途取消音樂課,或是為專業課讓路,或是任課教師離職等原因,足見音樂課程設置之松散。實際上我國教育部門對中職課程設置曾做出過明確指示,相關文件提出:中職教育作為學生的重要學校教育階段,有必要參照高中教育模式來開設公共基礎課,全面提高學生的文化知識水平,促進學生的素質教育、學習能力以及職業道德建設,樹立正確的思想政治觀念,引導學生建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以及世界觀。
二、利用協同性教學思維來解決問題
馬克思認為,藝術是反映人類生活的一種形式,在社會生活中,音樂具體反映社會意識形態的屬性,它憑借著聲音這一載體,充分調動人類聽覺器官的情緒反應,為人們的生活帶來藝術氣息。音樂教學強調培養學生的審美能力,升華學生的內心層次,但是盲目強調提高音樂教育基礎設施投入、加大音樂教育師資力量等一些觀點,盡管方向上符合中職教育體系發展,但實際應用中存在許多困難,所以本文認為要高度結合中職院校自身情況,在現有基礎上利用教學模式優化來解決問題,讓協同性教學思維進入到中職院校。
(一)音樂知識與鑒賞能力之間的協同
如前文所介紹的那樣,中職院校開辦音樂課程面對相當多的阻礙,尤其在學生群體中間存在一些硬傷,所以音樂教育開展之初,有必要針對協同性要素加以強化,步驟主要分為以下三種:首先是普及音樂教育的意義,讓學生能夠正確辨識音樂學習與自身素質培養之間的關系;其次進入到音樂基礎知識學習,兼顧不同的學生層次,讓學生們先掌握基礎,由淺入深地學習音樂課程,讓平均素質實現協同;最后著重培養學生的音樂鑒賞能力,讓大家能夠了解音樂、喜愛音樂,當學生群體具備了對音樂的鑒賞標準,具體的音樂教育方能夠順利展開。
(二)演唱、演奏之間的協同
中職音樂教育特性決定了要以實用為核心,與其長篇大論地為學生講解音樂知識,不如根據學生性格特點來安排具有實用價值的音樂教學。在這方面,可以嘗試讓演唱與演奏之間形成協同,盡可能地讓學生們參與到音樂課堂,利用音樂課來展現自己,將所學的音樂知識得以應用,組織學生進行演唱與演奏,通過音樂來表達不同形式的個人感情,利用音樂來與他人建立溝通,并且參照具體情況加入演奏教學,讓學生能夠體驗親手樂器演奏。
(三)歌唱與創作之間的協同
在傳統中職教育模式的影響下,很少有學生能夠在音樂課程學習中迸發出創新意識,讓音樂課程學習與未來就業聯系到一起,這使得中職學生缺乏獨立學習的相關能力。在歌唱與創作之間建立協同性,目的在于激發學生的音樂靈感,當前廣播電視媒體經常會播放一些音樂選秀節目,這在年輕人中間深受喜愛,音樂教師可以利用成功案例作為樣本,為大家分析歌手在音樂之路上取得成就所需要付出的努力,如果你想要利用音樂脫穎而出,那么應該從哪些方面進行努力,在積極組織歌唱的同時,鼓勵大家進行簡單的音樂創作,為學生表現自我提供舞臺,真正做到音樂課程“學習與參與”之間的根本性協同。
總之,音樂教育在中職院校面對著許多難題,在對這方面問題進行研究的過程中,人們往往會忽視問題的本質,總是從宏觀角度提出意見,而本文則著眼于現實問題,也就是音樂教育所面對的真實困境,嘗試在教育環節中逐步實現協同,為中職音樂教學提供優化途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