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責任由責任情感、責任能力和責任行為三個方面構成。“負責任的教育”就是要辦對學生、對教師、對學校、對社會、對未來負責任的教育,其根本宗旨是造就人的責任情懷、擔當精神,以及履行責任的本領;其目標就是要讓“說負責任的話、做負責任的事、當負責任的人”成為每個人的立人之本。學校堅守“責任教育”理念,將愛與責任融入教學與管理之中,努力為學生的成才精心營造負責任的教育環(huán)境,著力推進以“責任教育”為顯著標志的特色高中建設,努力將“責任教育”理念內化于心、外化于行,取得了顯著的成果,在全國產生了一定的影響。
關鍵詞:江蘇省泰州中學;責任教育;教育責任
中圖分類號:G637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3-9094(2014)05-0044-02
收稿日期:2014-03-18
作者簡介:蔣建華,江蘇省泰州中學(江蘇泰州,225300)校長,特級教師,教授級中學高級教師,江蘇省有突出貢獻中青年專家,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專家,“江蘇人民教育家培養(yǎng)工程”首批培養(yǎng)對象。
“責任”一詞由來已久,幾乎家喻戶曉,人人皆知,但是真正做到卻并不容易。一般而言,責任由責任情感(責任意識、態(tài)度等)、責任能力和責任行為三個方面構成。
“負責任”是一個好公民的人生底色、精神氣質與道德品格。責任是道德建設的基本要素,責任是成就事業(yè)的可靠保障,“負責任”說到底就是要勇于擔當。
“負責任的教育”(以下簡稱“責任教育”),其內涵簡而言之就是要辦對學生、對教師、對學校、對社會、對未來負責任的教育;其根本宗旨是造就人的責任情懷、擔當精神,以及履行責任的本領[1];其目標就是要讓“說負責任的話、做負責任的事、當負責任的人”成為每個人的立人之本。
“負責任的教育”是引領人生、成就人生的基石,是健全人格、完善自我、實現(xiàn)夢想的翅膀,關系民族素質與國家命運。尤其在這個功利化的時代,教育往往封閉了通向靈魂的大門,對生命的異化和遮蔽使其迷失了方向,越來越遠離生命的原點,演變成為呆滯、僵化、不負責任的教育。正因為此,我們懷著對教育美好未來的憧憬和向往,懷著對生命的敬畏和尊崇,以熱切而理性的思索,努力追尋“負責任的教育”,并引導教育的實踐:將責任融于生命,將責任融于教育,讓責任融于生活,讓責任及“負責任的教育”的理念入耳、入腦、入心、入行,讓“負責任的教育”成為生命的詩意存在,讓辦好“負責任的教育”成為全社會的共識,讓營造“負責任的教育”生態(tài)環(huán)境成為政府、教育部門、學校、社會的共同追求,以攜手辦好“負責任的教育”,進一步提升教育的品位。
宋代教育家、我校精神鼻祖胡瑗有這樣的名言:“致天下之治者在人才,成天下之才者在教化,職教化者在師儒,弘教化而致之民者在郡邑之任,而教化之所本者在學校。”充分揭示了政府、學校、教師在人才培養(yǎng)方面的責任擔當。2005年,我擔任江蘇省泰州中學校長后,在深入研究我校千秋文脈及胡瑗教育思想、關注中外教育發(fā)展趨勢、反思國內教育現(xiàn)狀、聯(lián)系學校發(fā)展實際的基礎上,旗幟鮮明地率先提出“負責任的教育”的理念,通過全校師生的反復討論,最終確立以“倡導負責任的教育”作為我校的辦學理念。因而可以說,這一理念的提出基于學校千秋文脈、基于責任、基于國情、基于時代。
近年來,我校堅守“責任教育”理念,將愛與責任融入教學與管理之中,努力為學生的成才精心營造負責任的教育環(huán)境,著力推進以“責任教育”為顯著特色的特色高中建設,以教育部重點課題、全國教育科學規(guī)劃辦立項課題“發(fā)掘‘三名文化,推進‘責任教育實踐研究”為平臺,積極探索“責任教育”途徑、構建“責任育人”體系,努力將“責任教育”理念內化于心、外化于行。我們通過制定《江蘇省泰州中學責任教育行動指南》、增強“責任意識”、造就“責任團隊”、打造“責任課堂”、提升“責任本領”、營造“責任文化”、鑄塑“責任校魂”等途徑,將“責任教育”具體化、生活化,讓每位師生將“說負責任的話,做負責任的事,當負責任的人”作為自身的立人之本;讓每位師生多一些“責任情懷”“家校情懷”“家國情懷”;讓每位師生懂得好教師、好學生、好公民、好干部,都應當以責任感做事;讓每位師生對自己負責、對學校負責、對社會負責。
我們在自身踐行與堅守“負責任的教育”理念的同時,還以強烈的社會責任感關注我國的教育事業(yè)的健康發(fā)展,通過各種機遇、各種平臺、各種形式不失時機地呼吁全社會共同營造負責任的教育生態(tài)環(huán)境,形成良好的育人導向、科學的評價機制與健康的輿論氛圍,攜手辦好“負責任的教育”教育。[2]
隨著“責任教育”的不斷推進,這一理念已在全國產生了一定的影響,一些領導、專家、學者、校友、家長分別給予關注與好評。例如,2013年8月,在全省普通高中校長暑期學習會上,江蘇省教育廳廳長沈健、時任副廳長胡金波在講話中分別稱贊我校“負責任的教育”理念。中國教育科學研究院原院長、我校1976屆校友袁振國寄語:“責任是人的立身之本,責任教育是育人的靈魂。”《人民教育》原總編輯傅國亮寄語:“責任教育是教育的責任。泰州中學的責任教育是探索培養(yǎng)什么人、怎樣培養(yǎng)人的成功經驗,為基礎教育內涵發(fā)展貢獻了寶貴的理論思考和實踐策略。”[3]著名教育專家傅東纓來泰州中學講學時寄語“責任教育”——“興于泰州中學的‘負責任教育文脈淵遠,意旨博大,自下理接地氣,至上大道通天。其境大氣,根為大愛,魂為大任,核為大智”。江蘇教育學會會長、江蘇省教科院原副院長楊九俊寄語:“泰州中學所倡導的‘責任教育要義可概括為:天職意識、摯愛情懷、科學精神、大家品位。”著名語文教育家、我校原副校長洪宗禮寄語:“教會學生做人是教師最大的責任,學會做人之道是學子最重要的責任,關注教師、學生的發(fā)展是校長應盡的責任。一句話:泰中辦學的主題詞就是兩個字:責任。”《人民日報》《光明日報》《人民教育》《中小學管理》《江蘇教育》《江蘇教育報》、人民網、中國教育新聞網等媒體相繼宣傳報道“責任教育”理念內涵、實踐探索與初步成效。2011年6月,“打造‘責任教育品牌”實踐活動被教育部創(chuàng)先爭優(yōu)活動領導小組辦公室表彰為全國中小學創(chuàng)先爭優(yōu)活動優(yōu)秀載體特別推薦獎。
參考文獻:
[1]蔣建華.踐行負責任的教育[N].光明日報,2013-04-01.
[2]蔣建華.以“千秋文脈”引領“責任育人”[J].教育發(fā)展研究,2014(2).
[3]蔣建華.著力內涵發(fā)展 提升辦學品位[J].人民教育,2013(8).
責任編輯:楊孝如
Promoting Responsibility Education and Fulfilling Educational Responsibility
JIANG Jian-hua
(Taizhou High School, Taizhou 225300, China)
Abstract: Responsibility is composed of responsibility emotion, competence and behavior. Responsible education indicates education which is responsible for students, teachers, schools, society and the future; its fundamental objective is to cultivate humans responsible emotions and spirit; and its goal is to develop everyones character of responsible remarks, actions and humans. Schools should stick to the idea of responsibility education, incorporate love and duties into teaching and administration, and construct the responsible educational environment for students growth, so that we could greatly promote the constructing of senior high school with characteristics. Eventually the idea of responsibility education could be internalized into ones heart and externalized into ones action.
Key words: Jiangsu Provincial Taizhou High School; responsibility education; educational responsibili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