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芬
作文教學是初中語文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初中語文教學的難點。而在當前初中作文教學中,相當多的教師仍沿用老掉牙的教學方法,而且多灌輸少感染,多說教少陶冶。在這樣的作文教學和學法演練下,學生的棱角磨平,靈感盡失,創造力和想象力嚴重受到壓抑。加上學生的時間所限,讀書少,對生活體驗不夠,涉事不深,領悟不透,缺乏對生活的真實感受和理論上的升華,結果學生寫作思維狹窄,寫出的作文語言無味,千人一腔,缺乏個性與真情,少了靈氣和活力。因此,作文教學要走出傳統寫作教學的教條囹圄,使學生作文寫出真實的生活,寫出由衷的心聲,寫出充滿斑斕的個性。為著達到這樣的目標,必須在作文指導和作文訓練中大膽創新。
一、注重創新思維的訓練
創新思維是人的個性集中表現,是人類思維方式的最高形式,是最奇特、最活躍、最生動、最富于生命力的。因此,在作文教學中要使學生能夠寫出有見解獨到、有新意的好作文,必須培養學生的寫作創新思維。在平時作文教學過程中,我十分重視學生創新思維的培養,把思維訓練放在十分重要的地位。如在指導學生寫作文時,可對學生進行發散性思維與集中的思維等創新思維的訓練,特別是對發散性思維的三種形式——逆向思維、側向思維、多向思維進行了一系列訓練,從創新思維方法指導到思維的訓練,做到有步驟、有計劃、循序漸進地進行,讓學生的創新思維逐步形成。學生經過一段時間后,很多學生都能寫出與眾不同的好文章。同時,在平時教學中十分注重對學生想象思維能力的培養,讓同學們充分發揮自己的想象,在作文教學中通過續寫、改寫、擴寫一些新穎的內容,從而培養學生的想象力。如在上完《羅布泊,消失的仙湖》后,我布置了假如你是一位世紀老人,見證了羅布泊的百年滄桑,你將向人們訴說什么這篇作文,并指導學生充分發揮想象來寫,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二、打破思維定式,立意求新
“文章以意為主”“意猶帥也”。就是說,主題是文章的靈魂,是決定一篇作文的質量、價值的主要依據。教師要指導學生學會尋求不同角度去尋求新意。人們的思維能力盡管是千差萬別的,但寫文章時,對于同一材料、同一問題,往往會趨于相同的思維,寫出的文章流于形式化,造成千篇一面,要么就是老生常談,毫無新意。要出新意就要變向思維,選取不同的寫作角度。例如,“育人”這個話題,大多數學生都是寫大人教育小孩的事情,可是有一位學生則寫出了成年人整天打麻將、酗酒賭博、見死不救、等“小事”歸結出“救救大人”這一新穎而又令人深思的主題來。
三、構建作文創新能力訓練體系
可以舉辦各種各樣的活動,激發學生的創作興趣和創新思維,提高學生的表達寫作能力。
1.舉辦征文比賽。結合學校各行政部門的要求,舉行各種各樣的征文比賽,征文比賽的結果要在升旗儀式上公布并頒獎,同時擇優發表在校刊上以及擇優推薦到一些作文期刊上。
2.舉行演講比賽。多開展演講活動,鍛煉學生的口才,可以在班內或認真組織學生參加全校開展演講活動,通過培養說的能力,從而提高寫的能力。
3.舉行課前兩分鐘活動。在語文課上,每節課的課前兩分鐘,課開展一系列豐富多彩的活動,例如,可以由學生主持開展成語接龍、繞口令、猜謎語、講故事、腦筋急轉彎、即興演講等,以期豐富學生的作文素材,提高寫作能力。
四、構建創新作文評價體系
新課程下的語文作文教學,要求對學生作文評價要做到科學有效,促進作文水平提高。所以,我在對學生的作文評價的時候,按照新課程的標準,也應順應這一時代的洪流,同時結合學生實際,做到人性化的評價,以此促進學生的作文進步。
1.隨改隨評。學生的任何一篇作文,都是學生在寫作成長過程中的一個腳印,我們的評價標準應從有利于學生的寫作進步,有利于激發學生的寫作熱情的角度出發,多肯定多鼓勵學生的習作。在批改作文的過程中,一旦發現優秀作文,我就會利用課前兩三分鐘的時間在全班朗讀,時時給學生以驚喜。在朗讀作文的過程中,學生知道老師重視作文訓練,因而也就不敢有絲毫的松懈。被朗誦作文的學生,知道自己的努力沒有白費,因而也就更加勤奮,而其他的學生則心向往之。通過對作文的隨改隨評,不僅激發了學生的寫作熱情,同時學生也對關注生活、感受身邊小事、表情達意從小處著筆等寫作技巧有了全面的認識。
2.當面評點,平等對話。教師把與學生的當面講評當作是一次與學生的平等的對話。先從作文中的可取之處講起,給學生以成就感,然后一一指出文章的不足之處。和風細雨以潤心田,每一次的當面評講都是學生前進的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