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斐 湯琳
[摘 要] 固定資產管理是事業單位財務管理的重要內容,對事業單位的持續發展具有重要意義。事業固定資產的審計按照新的事業單位會計制度理解就是對使用年限在1年以上、單位價值在1 000以上,專用設備1 500以上,并在使用過程中基本保持原來物質形態的資產以及單位價值雖不足規定標準,但耐用時間在1年以上的大批同類物資進行的審計。隨著事業單位會計制度的改革,事業單位固定資產管理工作也發生了很大變化。本文結合新的事業單位會計制度和新的內部審計準則對事業單位固定資產審計進行探析,以期為審計人員提供一些審計思路。
[關鍵詞] 事業單位;固定資產;審計
doi : 10 . 3969 / j . issn . 1673 - 0194 . 2014 . 10. 012
[中圖分類號] F123.7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3 - 0194(2014)10- 0018- 02
固定資產管理是事業單位財務管理的重要內容,對事業單位的持續發展具有重要意義。事業固定資產的審計按照新的事業單位會計制度理解就是對使用年限在1年以上、單位價值在1 000元以上,專用設備1 500元以上,并在使用過程中基本保持原來物質形態的資產以及單位價值雖不足規定標準,但耐用時間在1年以上的大批同類物資進行的審計。隨著事業單位會計制度的改革,事業單位固定資產管理工作也發生了很大變化。本文結合新的事業單位會計制度和新的內部審計準則對事業單位固定資產審計進行探析,以期為審計人員提供一些審計思路。在行文之前有必要確定一下我們對事業單位固定資產進行審計的目標。
1 事業單位固定資產審計目標
事業單位固定資產審計目標包括以下幾點:①證實固定資產的真實性。②證實固定資產的完整性。③確定固定資產的所有權。④證實固定資產分類的正確性。⑤證實固定資產計價正確性。⑥證實固定資產交易事項的合法性。⑦證實固定資產折舊方法選用的合規性及其計算的正確性。
2 固定資產入賬價值的審查
在目標確定后,我們就可以帶著這些目標對固定資產進行審計。按照新事業單位會計準則規定,事業單位的固定資產應當按成本進行初始計量。對固定資產入賬價值的審查,就是對固定資產取得的實際成本是否真實、正確的審查。具體分以下幾類討論。
2.1 對于購入的固定資產入賬價值的審計
對于購入的固定資產,審計人員應審查其入賬價值是否按實際支付的買價、相關稅費(行政單位不含稅費)以及建造該項資產至交付使用前所發生的可歸屬于該項資產的運輸費、裝卸費、安裝調試費和專業人員服務費等記賬。
2.2 對于自行建造的固定資產入賬價值的審計
對于事業賬套合并歸集的基本建設賬套自行建造的固定資產,審計人員應審查其入賬價值是否按照建造過程中實際發生的全部支出記賬。對于在原有固定資產基礎上進行改建、擴建的固定資產,審計人員應審查其入賬價值是否按原有固定資產賬面原值,減去改建、擴建過程中發生的變價收入,加上由于改建、擴建而增加的支出記賬,有無將改建、擴建期間發生的料、工、費與生產成本或管理費用相混,或將改建、擴建中發生的固定資產變價收入不入賬的情況。
2.3 對于融資租入的固定資產入賬價值的審計
對于融資租入的固定資產,審計人員應審查是否按照取得的融資租入固定資產確定的成本增加固定資產或在建工程,按照租賃價款增加長期應付款、按照兩者差額增加非流動資產基金;同時,按照支付的相關稅費,運費作為當期支出。在實際支付租金時減少長期應付款,增加非流動基金,同時列做當期支出。
2.4 對于接受捐贈、盤盈的固定資產入賬價值的審計
對于接受捐贈、盤盈的固定資產,審計人員應審查其入賬的價值是否按有憑據確認記賬,對沒有憑據的是否按照市場價格入賬,對于既沒有憑據又沒有市場價值的是否按照評估確認或者合同、協議約定的價格記賬。
2.5 對于取得的軟件入賬價值的審計
對于事業單位取得的軟件如果構成相關硬件不可缺少的組成部分是否一起作為固定資產核算。
3 固定資產增減、結存的審查
3.1 核查固定資產的真實性
法律意義上歸屬于事業單位的各項固定資產是否確實存在,需通過監盤加以證實。一般對房屋、建筑物等無移動性的固定資產,可以重點抽查驗證;對于設備,可以在小范圍內抽查驗證;對可移動的固定資產,需在較大范圍內抽查驗證。
實物監盤前,應先將固定資產明細賬與固定資產卡片進行核對,做到賬卡相符。清查時,一方面注意固定資產是否完整存在,如主機、輔機、應有的備件是否齊全;另一方面應注意審查固定資產的維護保養情況,鑒定其新舊程度與賬面記錄是否一致,必要時請專家對其實際價值進行估價。
監盤后,對于盤盈、盤虧的固定資產進行深入的調查,如發現因憑證手續不全所造成的賬外資產應補記入賬,對盤虧的固定資產要查明原因,并進行必要的賬務處理。
3.2 查驗固定資產的所有權
查驗固定資產的所有權就是對存在于企業的固定資產進行核實,審計人員需收集各種憑證,如契約、產權證明書、財產稅單、發票等,以確定固定資產確實屬企業所有。當再次審計時,審計人員仍要查驗固定資產的所有權,所采用的方法可以與初次審計有所不同,可視內部控制情況,抽取一部分資產記錄與資產本身進行查對,特別對記錄中的一些增減項目進行查對。
3.3 新增固定資產的審查
對于事業單位新增固定資產主要審查新增資產是否履行了報批手續,采購計劃是否納入了年度預算;審查新增資產是否執行了政府采購;采購的方式是否恰當;審查會計處理是否按照新事業單位會計準則的規定進行了業務處理。
3.4 固定資產減少的審查
固定資產的減少,包括報廢、出售、向其他單位投資轉出、盤虧等。固定資產減少的審查主要審查減少的資產是否履行了報批手續,是否取得了上級部門的批準,后期的處置收入是否按照收支兩條線的規定上繳國庫。
3.5 融資租賃固定資產的審查
融資租賃固定資產的審查要點主要有:租賃合同是否合法、合規,手續是否完備;融資租入的固定資產計價是否正確;是否按合同規定,按期支付租金;是否在租賃期和租入固定資產尚可使用年限兩者較短者計提折舊;審查支付租金時的賬務處理是否正確;合同到期,所有權轉移是否按原定條件執行。
3.6 核實期末固定資產價值
期末固定資產價值核實主要審查折舊計提的范圍是否準確,文物、陳列品、動植物、圖書、檔案和以名義金額計量的固定資產是否也計提了折舊;審查折舊期限和折舊方法是否恰當,是否對計提的固定資產折舊沖減非流動資產基金;審查已提足折舊期限的資產是否繼續計提折舊;審查為日常使用而發生的日常維修等后續支出是否也錯計入了固定資產價值。
3.7 審查固定資產披露正確性
固定資產披露正確性主要審查收入支出總表基本建設支出和其他資本性支出科目是否恰當反映和披露;審查支出決算明細表基本建設支出和資本性支出科目是否恰當反映和披露;審查年度決算報表中的資產負債簡表固定資產原價、累計折舊、固定資產凈值、非流動資產基金科目是否恰當反映和披露;審查國有資產收益表資產出租出借收入、資產處置收入、單位資產收益收入合計、單位資產收益支出合計等科目是否恰當反映和披露;審查資產情況表中資產中房屋、汽車、單價在20萬元以上的設備、其他固定資產科目是否恰當反映和披露;審查事業單位基金增減變動情況表中非流動定資產基金中固定資產、在建工程、專用基金中的修購基金上年結余、本年增加、本年減少、年末結余科目是否恰當反映和披露;非稅收入征繳情況表金額是否恰當反映和披露;非稅收入征繳情況明細表國有資源(資產)有償使用收入金額是否恰當反映和披露;審查科學研究情況補充資料表儀器設備數金額是否恰當反映和披露;審查主要指標變動情況表年末資產負債情況中有關資產的變動金額是否恰當反映和披露。
綜上,本文在探討事業單位固定資產審計目標的基礎上探析了固定資產入賬價值的審查和固定資產增減、結存的審查的內容。這些內容的探討和審查指導思想對以后事業單位固定資產清查審計提供了思路。
主要參考文獻
[1]李娟,趙竹明. 解讀新《科學事業單位財務制度》[J]. 中國農業會計,2012(11):36-38.
[2]于津,趙竹明,張雯. 從審計角度談科技經費預算執行問題及對策[J]. 會計之友,2013(1):59-61.
[3]謝長根. 行政事業單位固定資產審計需把握三個環節[N]. 中國審計報,2006-06-07(002).
[4]趙艷平. 探討國庫集中支付背景下的政府采購固定資產會計核算方法[J]. 會計師,2013(23):73-74.
[5]李書會. 論行政事業單位固定資產審計[J]. 價值工程,2011(21):133.